从英汉礼貌用语的对比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2013-12-12于逢
于逢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西方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英汉语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礼貌作为交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要通过言语表现出来。它对人们的影响巨大,并促使人们按照其本民族的礼貌习惯进行交际,即使是许多有跨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也很难摆脱文化习俗的羁绊。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语言的使用不适当而引起误解或冲突,从而致使人际关系出现紧张。而礼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上个世纪,西方的语言学家针对礼貌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人们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内也有大量学者对与礼貌有关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礼貌用语对于文化交际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少有学者通过全面对比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由浅入深来分析其根源,即中西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社会伦理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此论文通过对跨文化交流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来阐明其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
二、中西方不同的礼貌原则对比
中西方学者对礼貌有不同的定义。然而综合各种定义,我们大体得出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出的谦虚、赞誉、恭敬等情感。
Brown和Levinson第一次对礼貌、“面子”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Leech[1]结合Grice的合作原则来研究礼貌用语,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其包括得体准则 (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顾日国曾提出汉语文化中的四个礼貌原则:尊重、谦逊、态度热以及文雅。之后,他[2]又提出了五条更详细的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并指出其中第一条原则“贬己尊人”是中国式礼貌现象的突出特点。由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的礼貌原则具有一定相似之处,又有自己特有的规律。
三、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对比
礼貌言语行为是礼貌现象的直接表现者,是英汉两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意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具有功能上的差异,而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一)英语的赞同原则和汉语的贬己尊人原则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当被别人恭维时,被恭维人礼貌的做法就是遵循Leech的“赞同原则”(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欣然接受对方对自己的恭维并表示谢意。而汉文化则信奉顾日国所说的“贬己尊人”的准则,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总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对自己进行贬低,以此来表示自己的谦虚,如果接受了别人的恭维就是骄傲自大的表现或更严重的是说明你缺乏教养。比如,当西方人受到赞扬是会自然地回答“Thank you”,接受恭维,来表示一种礼貌,而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常常用“没有、没有”、“惭愧、惭愧”来应答,以此表示谦虚,或者“这是我应该做的”等来回应。因此当英语使用者很真诚的赞美却换来 “No,No,you’re just kidding”,“I feel ashamed”,或者直译为“It’s my duty”之类的回答时,往往会让西方人士觉得很尴尬。这些回答让他们以为你觉得他们的真诚赞美只是虚假的套话,或者你的帮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出自自愿。
(二)称谓语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亲属之间的称呼一般都比较笼统,没有特别的讲究,不像中国人分得那样细,比如,英语的Cousin(表亲),在汉语中就可能有多种含义:堂(表)兄、表(弟/姊/妹)等。关于对亲属的称呼,英语中不管是不是长辈通常可以直接称呼名字,而且多用昵称。 比如,把 Robert称为 Bob,Michael称为 Mike,等等。而且,小孩子在称呼爷爷奶奶的时候也通常不用正式的“grandpa”和“grandma”,而往往是直呼其名的。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亲切、合理,而中国人却认为这样没教养。称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言的独有特征,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贬己尊人”的礼貌原则。在家庭成员之间,各种关系都有详细表示辈分的称呼,即使如果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有时候为了表示敬重之情,也会在称呼非亲属年长的人时在其姓之前冠以一些亲属的称呼,比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这些称谓。这种亲属称呼泛化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集体观念和归属关系。此外,在社会中,也要根据个人的职业、地位等,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称呼,如X老师、X经理等,而很少直接称呼名字。顾曰国[3]在论述“汉语礼貌五准则”的时候,谈到称谓原则时就认为:中国人视见面打招呼为礼貌,而打招呼就得有合适的称呼语。汉语称呼语比较复杂,主要可归纳为职务名称、职称名称、职业名称、礼貌标记词、人名和亲属语。
(三)日常寒暄用语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寒暄用语的表达方式也会不同。在英语中,可以用“Hi”或“Hello”跟对方打招呼,也可在其后面加上对方的名字,如“Hi,Jack”。此外,也可用祝愿性质的话语打招呼,如 “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等等。此外还有如西方人经常以天气、工作为话题来打招呼, 如:“What a nice day!” “How are you doing?”而类似这种的寒暄语在中国人的交际之中却很少用到。汉语中常用的招寒暄语有“吃饭了么、干什么去了”等。然而在英语中,这种话就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来获取真实信息的方式。如果见面时我们就这样问西方人,他们就会以为你干涉了他们的隐私,而不是表示友好。
(四)致谢以及道歉语的差异
中国人也使用“谢谢”、“对不起”以及有这种含义的词,但是使用他们的频率远远不及西方人。西方人把“Thank you”,“sorry”常常挂在嘴上,即使是夫妻或朋友之间也不例外,同辈可以对同辈说,长辈也可以对晚辈说。因为在他们看来,人人是平等的,别人帮助你不是理所当然的;而中国人一般在家人以及朋友之间很少说“谢谢”、“对不起”,因为他们相信,作为家人或好朋友对方应知道自己的感谢或者抱歉之情,不用再表达出来,否则就是见外了。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种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认为自己花钱享受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不用表达谢意。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五)中西隐私语和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两种文化里都有许多礼貌禁忌语,比如,对死亡、性等都有委婉的表达方式。但是,由于西方国家和汉民族在文化背景上的不同,在礼貌禁忌语的具体表达上还是存在着差异。
禁忌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着明显的文化印记。例如,在中西方的文化里,宗教信仰、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以及饮食等方面,有很多禁忌语,在这些方面,中西文化有很显著的差异。比如说“老” (old,senor,elderly)的概念,在英语中用“老”来称呼年长的人是不合适的,因为西方人认为被称“老”有“无用”之意。但是在中国,“老”象征着智慧和经验, 比如说“老当益壮”,称呼年龄大的人可在其姓之前加上“老”字以示对对方的敬意或亲昵,比如“老李、老马”。 李悦娥和范宏雅[4]说过中国人在交往时处处体现尊老爱幼的美德,但直接称呼西方人老的话,那就冒犯了人家。
此外,对于死亡这些能引起人类恐惧和反感的词语,本能地,重西方人士都不约而同地用委婉语进行表达,例如:英语中用pass away代替 die,汉语中用“去西天了”来代替“死”。英语中解雇不说“dismiss”却说“discontinue one’s serve”,而汉语中用“炒鱿鱼”来表达“解职”这一概念。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了解这些带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能够有助于双方交流的有效进行。
四、礼貌用语差异的文化根源
语言与文化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礼貌语言和行为只是文化的表层现象,是文化价值在语言中的反映。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民族语言表达和文化交流的关键。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与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体现中西文化价值观的两个基本概念,又称“我们文化”(We-culture)与“我文化”(I-culture)。在东方传统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永远在第一位。中国人强调集体利益,认为集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集体利益至上文化推崇的思想是集体的利益永远大于个人的利益。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要突出个性化是不被允许的,而是要求个体应该迎合集体的要求。汉语里“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词语典型地代表了这一观念。而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利益至上,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在英文书面语中,“I”都要大写,在汉语中,“你”、“我”、“他”这些第一人称词不存在大写。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中国人通常称呼自己为在下、鄙人、不才、奴婢等。即使封建社会的皇帝也称自己为“寡人”或“孤”这种谦虚,甚至略带卑微感的称谓。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先人后己、尊重他人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
伦理道德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所推崇的是儒家的伦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以家庭宗法制度为中心,从而影响人们倾向于用各种亲属的称呼来称呼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平常与非亲属关系的人打招呼经常用的 “李奶奶”、“张叔叔”。此外,为了进一步表示亲切,表示自己真的关心对方,就会询问一些非常个人的问题,比如“你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结婚啊”,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亲密的表现,是人们所说的 “人情味”。然而在西方社会,询问这些太个人的问题会让对方很不自在,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从之前的论述可以看出西方的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为主的,在这种伦理观念的支配下,等级和身份的划分微不足道。熟人相见,不论年纪大小,职位高低,都用很平常的“你好”(hello)等以示问候;晚辈称呼长辈时也可以直呼其名。此外,美国人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往往是直截了当的,而这在中国人看来就会有点无礼。对于中国人的谦虚,西方人则常常认为是“假装”,是不真诚的表现。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用来输入、加工和输出信息的方法。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导致不同言语形式的形成。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根据美国语言学家Kaplan的理论,认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呈直线型的,而东方人是呈螺旋形的。所以西方人喜欢直接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听话者能够有效地吸收自己的想法。而中国人受儒家、道家与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一贯遵守着中庸之道,在交往过程中注重温婉含蓄地表达思想。因此,周文博[5]得出结论正是由于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邀请、致歉和致谢等礼貌言语行为方面,美国人和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
五、结语
周春秀[6]援引自Wolfson的说法:“在与外国人接触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句法错误。相反,违反讲话规则常常被认为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总之,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礼貌原则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方式,这就要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要有对礼貌原则的意识才能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需要交际双方能够做到“移情”,也就是交际双方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尽量符合对方的礼貌原则。比如,中国人习惯用“吃了么(Have you eaten?)”来打招呼,可以改成用“How are you doing?”等西方人的习惯用语。
因此,在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应该认真了解对方的文化,尤其是礼貌用语,在交流中主动向对方文化靠拢,“Do as Romans do”,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在交流过程中增强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摩擦和冲突,促成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1]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2]Gu Yueguo.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65-72.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5-16.
[4]李悦娥,范宏雅.“招呼语”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1):25-27.
[5]周文博.中西礼貌原则对比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0):117-119.
[6]周春秀.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用语语误现象及其纠正[J].福州大学学报,2003(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