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S网络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的应用
2013-12-12翟伟林田学军霍印峰
翟伟林,田学军,王 乾,霍印峰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00)
一、引 言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把农村集体土地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11〕103号)文件精神,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等相关技术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二、工作区概况
工作区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山亭区处于泰沂山脉西南麓,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8.6%。地势东高西低,处于自然倾斜状态。全区最低处海拔为80 m,相对高差为540 m,境内起伏较大,褶皱连绵,大小山头共有1234个,平均每平方千米就有1.2个,其中海拔高度400 m以上的山头161个。全区总面积1018 km2,东南西北斜长 47.5 km,东西最宽处39 km,辖10个乡镇(街),268个行政村。行政村界大部分都在山上,在区内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测量工作要面临着范围广、工作量大及地形复杂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采用何种方法来对界址点进行测量。
三、解析法实测界址点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中规定“界址点测量方法包括解析法和图解法”。在本工作区的测量工作中,按照规定使用解析法对界址点进行实测。解析法是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用解析法获取的界址点精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解析法测量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根据工作区测量条件及界址点的精度要求,采用RTK技术来对界址点进行实测。常规RTK技术关键在于使用了GPS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利用了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观测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分米甚至厘米级)的定位。但常规RTK方法也有其无法避免的缺点,即参考站校正数据的有效作用距离,当流动站离参考站较近(不超过10~15 km)时,一般效果较好,然而随着流动站和参考站间距离的增加,这种误差相关性将变得越来越差。为克服这个缺点,CORS系统应时而生,它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自动地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与传统的GPS作业相比CORS站具有作用范围广、精度高、野外单机作业等众多优点。因此,在工作区利用山东省CORS网络RTK技术能很好地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开展工作。
四、作业要求
1)测量界址点所使用的GPS必须是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GPS接收机的架设、观测和计算须按照《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执行。
2)为了获取测区RTK坐标系统的转换参数,笔者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测区C级GPS点求解全测区的统一转换参数,得到的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大于0.05 cm,高程参差不大于0.07 cm。
3)取得山东省CORS卡后,放入GPS接收机中,根据要求对机器进行设置,接入山东省CORS网络,然后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需要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作业,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4)设置一个已知点来作为检核点,每次作业开始与结束前,均应进行已知点的检核,以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笔者在居住点附近做了一个已知点,这样可以方便各个工作组进行检核,遇到问题可以及时互相解决。
5)界址点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5 cm。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
五、结束语
利用CORS网络RTK技术进行界址点测量,不需要建立当地的基准站,也不用安排专人看护基准站,可以实现单人作业,使得作业单位的投入大大减少;再加上此技术不受天气、地形的影响,可以全天候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在预期之内完成。因为所有的网络RTK用户都是在统一的坐标框架内进行作业,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不同起算点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及不同时期工程间的误差。但是RTK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即在茂密的树林中、山谷的深处及房屋密集处其信号会大大减弱,一般很难得到固定解,这就需要配合其他的方法进行测量。总之,在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测量工作中,CORS网络RTK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了所得到的界址点坐标是准确的,得到的行政村界是准确、清晰的。
[1]郑亚玲.GPS-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09(31):782-792.
[2]曹趣.广东CORS网络系统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3):1-6.
[3]张英俊,关海鹰,刘明河.山东省CORS系统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11):319-310.
[4]郭秋,刘贺春.网络RTK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中的应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170-171.
[5]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6]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7]韩世静,苗书锋.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1(6):82-83.
[8]吴俐民,陈云波.昆明市连续运行GPS参考站系统的研究及建设[J].测绘科学,2006,31(3):47-49.
[9]罗满建,廖超明,冯一军.RTK测量精度检定方法探讨[J].测绘通报,2004(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