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智能终端HTML5技术与标准研究

2013-12-11闵栋魏凯文婷

中兴通讯技术 2013年6期
关键词:应用服务引擎浏览器

闵栋 魏凯 文婷

提出了中国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5(HTML5)技术的发展策略:以操作系统Web化路径为发展主线,坚持以原生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在原生操作系统基础上研发和部署自主的Web运行环境,并行支持原生应用与Web应用两种应用生态;以平台型浏览器路径为发展辅线,大力支持中国自主平台型浏览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并推动自主浏览器与自主操作系统在终端能力调用、性能及功耗优化、应用生态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HTML5技术;移动互联网;Web应用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HTML5 technology.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path is the web-based OS. We take the native OS as basis for innovating HTML5 technology and use it to develop and deploy the web execution environment. The native OS supports both native APPs and web APPs. The second path is developing a platform-based browser that can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s own platform-based browser and promote cooperative device API calling,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n ecosystem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browser and OS.

HTML5 technology; mobile Internet; Web service

1 Web技术

当前,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对应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掌控上。2008年以来,以苹果App Store、谷歌Google Play为代表的应用程序商店实现了爆发性增长,成为当前应用生态系统的主导模式。但以浏览器为入口,类似目前PC互联网的Web应用服务模式亦实现高速增长,并在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5(HTML5)、云计算等新技术驱动下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向“Web应用+原生应用”阶段发展。

Web应用服务系统是以HTM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技术为基础构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主要由Web应用服务、终端Web应用运行环境、应用生成开发工具、服务部署托管平台等部分组成,其系统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移动Web应用服务可分为前端技术、后端技术和应用层网络协议3部分。前端技术用于Web应用服务在终端Web运行环境上的内容展现与逻辑执行,主要包括HTML、CSS、DOM、Java Script等技术;后端技术用于Web应用服务器端的逻辑执行与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动态网页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应用层网络协议用于Web应用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信息交互与数据传送,主要包括HT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等。

终端Web应用运行环境是Web应用在终端上展现及执行的环境,可以是操作系统Web引擎、浏览器、Widget引擎等。其中,浏览器内核是Web应用运行环境的核心,可分为渲染引擎和Java Script引擎两种:渲染引擎负责HTML、CSS、DOM等网页标记语言的渲染,Java Script引擎负责Java Script脚本的逻辑执行。此外,Web应用运行环境还可通过Java Script扩展应用编程接口(API)调用终端、网络及业务平台拥有的能力和资源。

应用生成开发工具主要包括应用开发框架、集成开发环境以及模拟器等,帮助开发者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应用质量,目前流行的Web应用开发工具有Adobe PhoneGap、jQuery等。服务部署托管平台为Web应用服务提供代码部署与运行的一套完整环境,使开发者可以不用维护服务器、数据库等,而直接把Web应用服务部署在托管平台上。

当前,Web应用服务系统的创新发展主要集中在Web应用前端技术上,包括W3C与WHATWG制订的HTML5、CSS3、SVG等标准以及ECMA制订的Java Script标准等。而HTML5作为Web应用前端技术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标准,已经成为整个新一代Web前端技术的代称。

HTML5标准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程。HTML最初由CERN提出,后转到IETF继续相关工作。1994年,W3C正式成立,成为HTML标准的主要推动组织。1998年,HTML4版本完成,并于1999年发布其修订版HTML4.01,成为当前业界使用最广泛的版本。1998年之后,W3C终止了HTML4的后续演进,转而进行XHTML标准制订。于是,Opera、苹果、Mozilla等企业自发成立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即WHATWG),开始HTML5标准的研发。直到2008年,W3C放弃其原先支持的XHTML道路,开始与WHATWG合作推动HTML5标准。2012年12月,W3C宣布HTML5标准进入候选标准阶段,标志其主要特性已基本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7月,WHATWG与W3C再次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WHATWG的标准不再有版本号,被称为“活”标准,根据市场或技术情况进行动态演进,其标准版本将无完成的概念;而W3C坚持传统标准路线,标准一旦颁布将无法修改,新增特性只能在新版本中体现。WHATWG的“活”标准将在较为稳定之后被W3C分阶段吸纳成为相应的“快照版”。

2 HTML5技术特性及发展

走向

相比HTML4,HTML5标准主要注重提升Web在终端上的语义化、交互、系统能力调用、多媒体等方面的能力,致力于推动Web从原先提供信息浏览的简单网页转变为实现复杂功能的Web应用。在HTML5的支持下,终端Web应用运行环境(包括浏览器、Web引擎、Widget引擎等)将成为操作系统之外新的标准化、全功能应用承载平台,从而带来应用服务跨平台发展的重大机遇。

总体来说,HTML5主要引入了以下几方面的新特性:

(1)结构化、语义化的标签体系

HTML5新增加了一系列结构化的网页标签,例如

HTML5技术按照Web运行环境不同可以分为4种不同的实现路线,分别为操作系统Web化路线、平台型浏览器路线、Widget引擎路线以及Web操作系统路线,各科技巨头分别依托各自优势选择不同的路径。

操作系统Web化路径是在原生操作系统中深度整合Web引擎,或者搭载并优化自有浏览器,以支持HTML5应用,代表企业为终端、操作系统厂商,例如苹果、谷歌深度优化自带浏览器对HTML5的支持,微软在Windows 8操作系统中内嵌Web引擎,并提供HTML5应用开发工具。

平台型浏览器路径是以适配不同终端与操作系统的平台型浏览器作为Web应用运行环境,代表企业主要为浏览器厂商与大型互联网公司。例如Opera、Mozilla、亚马逊等企业都推出针对不同终端及操作系统的浏览器产品,Facebook也推出浏览器兼容性测试套件Ringmark。

Widget引擎路径是以网络能力API为核心打造Widget引擎平台,承载运行Widget形式的Web应用,主要支持者为电信运营商,例如全球24家运营商组建的大规模应用联盟(WAC)、中国移动的BAE、韩国的K-APPs等。

Web操作系统路径可看作是操作系统Web化的极端产物,其完全放弃原生应用框架,只搭载Web应用运行环境,并对整个操作系统架构进行了深度修改和优化。例如,谷歌推出的Chrome OS操作系统,Mozilla与西班牙电信合作推出的移动Web操作系统Firefox OS、英特尔与三星等公司合作推出的Tizen等。

除以上实现路线之外,目前还出现了混合编程应用框架,将HTML5等Web语言编写的代码编译成适配不同操作系统的原生应用,例如Adobe PhoneGap应用框架等。混合编程应用框架是HTML5技术与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时期的过渡方案,借力原生应用的发布渠道(应用商店)和货币化模式(前向收费),将加速HTML5应用的发展进程[3]。

目前,中国产业链上的典型企业也已经开始布局HTML5技术,展现了强劲的本土化创新能力,HTML5的主要路径已全面覆盖,并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和市场基础,有可能抓住当前技术变革机遇建立竞争优势。

首先,操作系统Web化已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研发方向,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在兼顾原生应用的同时,也通过搭建Web运行环境来支持HTML5 Web应用服务,例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云OS、盛大乐众ROM、联想乐OS等。同时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已有强大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了云端一体化的Web生态系统。

其次,国产浏览器初具实力,UC浏览器、海豚浏览器、QQ浏览器、360浏览器、百度浏览器、中国移动冲浪浏览器等百花齐放,已占领中国市场主要份额,并具备国际拓展能力。国产浏览器技术水平也取得实质性提高,在HTML5支持度、Java Script引擎效率、硬件加速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并有不少自主创新技术。同时,UC优视、腾讯等企业还基于其浏览器产品构建了HTML5应用商店。

第三,中国三大电信运营企业都推出自己的Widget引擎,虽然目前只在运营商定制终端上小范围应用,但是中国企业在WAC等组织中制订的电信网络能力API等标准将对Web技术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4]。

此外,中国已有多家企业推出类似PhoneGap的混合应用开发框架,例如AppCan等,支持原生与HTML5混合应用编程开发,并通过Java Script扩展API向开发者开放终端本地能力,甚至提供微博、搜索、即时消息等第三方开放平台接口。

4 中国HTML5技术发展策略

目前,以HTML5为代表的新一代Web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发展方向和产业规则均尚未最终形成。中国企业应抓住新一代Web技术发展契机,采取“一主一辅”路线:以操作系统Web化路径为发展主线,坚持以原生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在原生操作系统基础上研发和部署自主的Web运行环境,并行支持原生应用与Web应用两种应用生态;同时,以平台型浏览器路径为发展辅线,大力支持中国自主平台型浏览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并推动自主浏览器与自主操作系统在终端能力调用、性能及功耗优化、应用生态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从技术研发、标准制订、公共评测、应用生态培育等方面积极布局、重点着力:第一,依托重大专项等项目,统一推进中国HTML5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突破浏览器内核、操作系统Web引擎、浏览器、Web应用开发工具等关键技术;第二,加快标准的统一规划与推进,确定并维护统一的HTML5标准基本支持集,制订支付、定位等关键能力API标准,构建中国自主的HTML5安全标准体系;第三,建设HTML5评测公共服务平台,对浏览器、操作系统Web引擎、Web应用等的标准符合性、功能、性能、安全等开展统一评测;第四,构建统一的Web应用开发者社区和应用商店,打造HTML5广告平台、支付平台、能力运营平台等,促进可持续的Web应用生态形成。

参考文献

[1] 陈博, 顾霞. 移动终端HTML5Web应用技术与标准 [J]. 电信网技术, 2012,05:5-9.

[2] 闵栋. 移动互联网技术产业进展与发展趋势 [J]. 现代电信科技, 2013,Z1:22-26.

[3] 杨志强, 张炎. 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打造“开放花园” [J]. 中兴通讯技术, 2009,04:1-4.

[4] 张智江, 严斌峰. 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探讨 [J]. 中兴通讯技术, 2009,04: 5-7.

猜你喜欢

应用服务引擎浏览器
全球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及我国的发展策略
反浏览器指纹追踪
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服务
蓝谷: “涉蓝”新引擎
环球浏览器
再见,那些年我们嘲笑过的IE浏览器
全国征集卫星应用服务解决方案
无形的引擎
应用服务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ocos2d引擎的PuzzleGame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