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倒逼皮革业转型
2013-12-11徐卫星
文/徐卫星
笔者近日在中国皮革行业2012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未来国内皮革行业环保政策趋紧已成必然。据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透露,经二次征求意见后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望于今年正式发布实施。此外,由工信部委托中国皮革协会起草的《制革行业准入条件》初稿也已基本完成,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台。
皮革行业能否主动转型?
“美丽中国呼唤生态制造,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将逼迫皮革行业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绿色皮革业。”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皮革工业已经走过了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时代,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协会有责任推动行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皮革协会制定的2013年主要工作计划表中,编制清洁化生产技术指南、开展制革行业环保核查、技术和标准推广及培训、开展承接转移制革基地示范点建设和老基地环保改造、提升工作等被放在了突出位置。
“就皮革行业的特点来看,皮革业本身是一个符合循环经济范畴的行业,它是把废弃的动物皮张变成光鲜、亮丽的皮革,最终制成各种的皮革制品。这个过程不仅避免了生皮的浪费及其因腐烂变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完成了对生皮充分的利用。”苏超英认为,皮革行业的主要污染来自制革,所以为了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革业的节能减排也是皮革行业探索循环经济道路的重要任务。
据统计,我国制革行业的污水量约为1.2亿吨/年,占全国工业污水量的0.5%左右。目前的污染治理技术已经成熟,治理成本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平均每平方英尺皮革的治理费用约0.1元~0.3元。同时,行业越来越重视制革清洁化生产技术,其中废铬液废灰液循环利用、保毛脱毛、固废资源化利用以及中水回用等技术已经在行业得到推广。
201 0年初,中国皮革协会牵头成立“制革行业环境自律行动小组”,其中,协助环境保护部开展环保核查成为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7家制革企业通过环保部核查,列入制革行业环保达标公告名单。
生态皮革能拯救行业吗?
200 3年,中国皮革协会在“真皮标志”的基础上,推出的适用于生态成品革的商标“生态皮革”,对成品革的生产过程清洁化和产品性能生态化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生态皮革推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将近10年,从最初的12家生态皮革企业发展到现在的49家,生态皮革企业的产能达到我国制革行业总产能的1/8左右。”苏超英告诉笔者,生态皮革促进了制革行业提高环保意识,积极采用清洁化生产工艺、绿色化学品和先进的制革设备,生产出符合国内国际市场要求的皮革,同时要求制革企业加大环保管理、治理,采用先进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制革和污水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全面体现环保理念。
据生态皮革年度统计显示,2011年生态皮革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在产量与上年持平的情况下,废水排放量减少3.7%,氨氮减排9.6%,COD减排7%。
“为了鼓励更多真皮标志企业使用生态皮革,未来还将组织成立真皮标志与生态皮革合作联盟。”苏超英向笔者透露,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提升并彰显整个皮革产业链的生态特性,来满足消费者对生态绿色皮革产品的需求。
怎么应对环保压力?
“客观来看,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仍然很大。”苏超英认为,目前主要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家环保要求和标准越来越严,企业必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新技术,去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其次,环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使得部分本应早早关闭的不规范小制革作坊仍然存在;再次,如何处理发展和环保的关系仍然是重大挑战,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不仅有了资金支持,同时技术能力也能够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但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劳动力就业,提高老百姓收入,同时又要兼顾环保,这是有一定矛盾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执法部门一定要达成共识,就是发展皮革产业必须本着环保先行的原则,否则民生问题只是空谈。一旦环保没跟上,国家环保重锤一落,企业都要关闭或停产,根本谈不上老百姓就业和致富。”苏超英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