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与发展: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3-12-10马晓丹李化树

菏泽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中学生思维

马晓丹,李化树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637000)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禀赋,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既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中学时代是培养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最佳时机,由此探讨中学生创造性培养问题,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里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独特性,是指对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独创性是创新性思维的较高层次,体现在敢于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敢于另辟蹊径、独立思考。例如:“万绿从中一点红”、“锦上添花”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流畅性,是思维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的能力,流畅性反应的是一个人在情境面前反映的速度快还是慢,思维流畅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如我们常形容一个人“下笔如行云流水”就是创造性思维流畅性高的表现;变通性,指能用多种方法表达同一事物,能从不同角度讨论或演绎事物及同一主题,思路开阔。我们常以“穷则变,变则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展现创造性思维变通性高。

中学生在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基本特征上均表现明显,其中思维流畅性的优势最突出,其次是思维的变通性,再次是思维的独特性。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有其明显的年级特征。创造性思维呈现出如下特点: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想象逐渐现实化、主动化;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抽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且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也得到提高,在完成任务时候能够坚持不懈。此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国张景焕采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对我国初一至高三年级的青少年实施了测试。研究结果符合托兰斯的结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测验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但是初三年级发展缓慢,高三年级出现下降(图1)。我国胡卫平等人的研究中,中学生的语文创造力发展趋势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图1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出现“低潮”的主要原因有:随着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身心发展的过渡阶段,青少年容易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如学校中应试教育的现状,家庭中父母的期望,社会习俗的压力。14 岁正好是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心里的敏感性很容易受社会压力、学校压力、老师压力及同伴压力等的影响而产生不安全感和不可靠的感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主体性成长需要安全感,需要和谐环境,此时的压力使得创造性思维培养变得困难。再者,初三和高三面临着升学考试压力,教师也更加重视模式训练,素质教育推进困难,阻碍了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此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有健康、稳定、正常的心理,只有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具有真正的创造。

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条件下社会发展的要求

人类历史上所获得的每一项科学发现,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新的科学理论通过物化为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然而学生时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通过教育使青少年获得初步的科学知识及经历初步的创新实践,这些成长经历为他们日后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是我国课程改革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是中学生主体成长的本性要求

青少年是天生的创造者,他们还是能动的创新主体,中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以及他们对教育活动强烈的参与性。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没有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并参与创新实践,那么青少年的创新行为也将是海市蜃楼。

三、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虽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精心培养的过程。只有创造性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丰富基础知识,夯实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新人才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结合体,中学培养创新人才,主要做的事是打基础、做铺垫的工作。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犹如高楼大厦的地基,掌握知识是思维的基础。大家知道,思维活跃,具有创见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而思维僵化,没有主见的人往往知识贫乏。比如,中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都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科技创新。基础知识越牢固,感知材料越丰富,思维就越广阔。因此,我们应采取多种方法,如做实验、讲故事、参观访问、阅读课外书籍等等,尽量扩大中学生的视野,充实他们的头脑。这样,他们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感性材料,就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对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自主的思维空间。要让学生创造思维得到发挥,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背景,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然后教师综合学生的不同答案最后确定正确结果。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等手段提出假设和设想,使学生学会运用假设和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受到创新思维的熏陶,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认识课堂发言的价值,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

老师帮助学生认识到课堂发言的价值,明白每一个回答在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最有创意的资优学生,他们往往跟别人看同样的事情却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意见,只有教师能够具有接受学生不同意见的雅量,才能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用如下语言引导学生课堂发言:1.认真倾听授课内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2.筛选信息并将其记住;3.提炼个人观点,大胆举手,试着回答问题;4.如果回答正确,那就太棒了!如果回答错误,也不要灰心!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你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为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做出了贡献。5.记住正确答案,并欣赏自己对学习过程的参与。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再预测不同的解决办法,在教学中可以一组人员聚集在一起,对同一问题联想不同的解决办法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从培养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多采用急骤性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要让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展示出概念来,展示愈快,讲得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善于触类旁通,灵活地学习迁移,不局限于某一方面。青少年在学习中要以正确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培养自己猜测的勇气、能力和习惯的自觉性,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鼓励学生积极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

自我实现者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中心,对同一个问题可以重复考虑,找寻不同的解决方法和进一步完善的方法,反对盲目遵从。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生明白,没有批判,没有质疑,就没有创造。要鼓励学生不能拘泥于一个正确答案,而是提出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对已有的答案用于提出质疑、批判,这种质疑、批判不是毫无根据的全盘否定,而是以科学的态度证明自己思维的正确,并提出独具自身见解的建设性意见。具有智慧批判风格的学生,从来不把自己的见解当做绝对正确和完善无误的真理,他能看到自己见解的正确的方面和不足方面,力求在实践中检验和考验自己的见解。

(四)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让教育蕴涵艺术力量

计算机辅助教育作为一门现代教育技术,其含义是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用于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用计算机帮助或者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也就是课件,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直接为学生服务;计算机管理教学是指针对不同的目的设计开发的信息管理和处理程序,用于管理和指导教学过程、帮助老师构造测试和评分、管理教学计划、教学资源等,直接为老师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课件能提供有趣的动画、动听的声音,丰富的表现力,让教育新颖美妙且蕴涵艺术力量,更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光、色、形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良好的交互性,文体结构的使用,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线性结构缺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容易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网络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限制互相交流,使得每一个学生或老师能够拥有几乎无限的信息来源,方便师生思想交流、利于资源高度共享。因而大大加强合作学习的可能性,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恰恰就是创造性思维开花结果之时。

结语

寓创造性思维培养于中学生成长,首先要保护中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求知欲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思索问题的强大动力。因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应该受到鼓励和奖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地给他们创设有变化而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环境,对他们感到奥秘而提出的各种问题,或给予解答,或启发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运用问题性教学,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1]陈海英.高等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171-179.

[2]吴秋霞.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初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01-103

[3]李新胜.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之我见[J].科学教育,2010,(6):30-31.

[4]张彩霞.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124-126.

[5]罗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导刊,2010,(9):94-95.

[6]杨子奇.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探究[J].教学研究,2010,(4):106-107.

[7]王屯兵.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教育科学,2006,(5):52-54.

[8]谷玉冰.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105-108.

[9]张兵.学分制下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73-174.

[10]陈隆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1]Gererd Dixie 著.王健 译.有效的课堂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06.

[12]陶国富著.教育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13]张景焕,等.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研究[J].当代教育研究,2004,(5):52-54.

[14]徐丽华,等.教师与学生创新行为的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创造性中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