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蓝河梁庄水闸加固工程计划编制中P3软件的应用
2013-12-07张梦宇侯景梅韩建海
张梦宇,侯景梅,韩建海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2.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3.开封市引黄管理处,河南 开封 475004;4.开封黄河河务局,河南 开封 475001)
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影响因素多,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处理,其进度计划编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靠手工是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很好地完成。 P3 项目管理软件是一款动态的项目管理软件,可实施计划—协调—跟踪—控制工作[1~2]。 国内大多数大中型工程(如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二滩电站、崔家营航电工程、小湾电站、溪洛渡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 都在采用P3 软件进行管理,也有些业主在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中明确提出要用P3 软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进度计划与资源需求计划编制中用好P3 软件具有重要意义。
1 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概况
蓝河梁庄水闸位于郏县县城东北16 km 蓝河下游的冢头镇梁庄村西。 该闸于1976 年动工兴建,1978 年建成投入使用。 蓝河梁庄水闸原为水力自控翻板闸,其中翻板闸5 孔,每孔净宽4.0 m,闸墩厚0.7 m;河道左岸有一平板式冲沙闸1 孔,净宽1.5 m,闸墩厚0.8 m,启闭型式为3 t 螺杆式手摇启闭机。 闸室长7.0 m,闸底板高程92.00 m,闸门顶高程94.00 m,消力池长10.0 m,宽29.7 m,无海漫段。上下游翼墙均为重力式浆砌块石结构。 设计闸门翻倒水位94.20 m,最大泄流量600 m3/s;正常蓄水位94.00 m,拦蓄水量10 万m3。 闸上为宽2.0 m、标准“农用2t”的交通桥,桥面高程96.25 m。
经《河南省郏县蓝河梁庄水力自控翻板闸安全评价报告》鉴定,该闸病险严重,为三类闸,需进行除险加固。 经研究,该闸的加固方案为:在老闸址处建7 孔拦河闸,每孔净宽6 m;两岸设扶壁式挡土墙或空箱式挡土墙; 增加启闭机房和卷扬式启闭机;加长黏土铺盖;新修加固消力池;新建海漫和防冲槽。
2 P3软件在水闸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2.1 基于P3的进度计划编制
P3 软件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流程为: 建立项目→定义WBS→定义作业→计算进度。 为了定义WBS 和定义作业,编制表1 所示的工作明细表[3],运用P3 软件,建立了进度计划网络(如图1 所示)。
表1 拦河闸工程工作明细表Table 1 Regulating dam engineering work schedule
2.2 基于P3的资源需求计划编制
图1 蓝河梁庄闸施工进度计划Fig.1 Lan River Liangzhuang sluice construction progress plan
此处的资源是指完成作业上工作所需的人、材、机等。 运用P3 软件,建立资源需求计划的流程如下:
(1)定义资源,例如定义混凝土资源、土方开挖、土方填筑等。
(2)在进度计划作业上加载、分配资源。
(3)提取资源直方图。 本工程资源需求计划如图2~图5所示。
图2 梁庄水闸劳动力供应曲线Fig.2 Liangzhuang sluice labor supply curves
图3 梁庄水闸土方开挖强度图Fig.3 Liangzhuang sluice soil excavation intensity
图4 梁庄水闸土方填筑强度图Fig.4 Liangzhuang sluice earthwork filling intensity
图5 梁庄水闸混凝土浇筑强度图Fig.5 Liangzhuang sluice concrete pouring intensity
根据得到的资源强度柱形图,可以确定开挖机械、混凝土搅拌系统的生产能力和临时住房的面积等。 比如,本工程主体建筑物混凝土用量为3 048 m3,施工期间,混凝土浇筑最大强度发生在第二年一季度,平均日强度为27 m3,最大日高峰强度为31 m3。混凝土拌和系统的生产能力应能满足工程施工高峰期所需。 根据以上高峰强度,确定配备0.8 m3混凝土拌和机1 台,5.6m3/台时,日最大拌和能力约为112 m3(按高峰期每天工作20 h 计)。
3 结语
(1)运用P3 项目管理软件编制进度计划,不仅美观快捷,而且适用市场及招标人的需求。
(2)运用P3 软件绘制的资源需求计划直方图简洁直观,为确定施工机械及临时施工设施提供设计参数。
[1] 何丰. 从Primavera(P3e/c)学习项目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6.
[2] 沈雄伟.Primavera(P3e/c)应用指导:水电篇[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6-18.
[3] 聂相田. 建设项目进度控制[M].2 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