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形成性考核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013-12-06郑永春

关键词:交流平台数据表考核

郑永春

(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12)

1 项目状况

1.1 项目背景

多年来,在我国普通高校课程考核体系中,多数都是以学期末的终结性考核成绩为主,并作为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主要评价依据。

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

“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重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的精神。”同时建议“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因此改革当前的人才考核模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以改进为目的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形式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形成性考核方式的应用多数都是在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体系中实现的。对我国来讲,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日校本科生教育考核体系中,并没有太多的实践与应用,可参考的文献也不多见。考核过程中多数都是以学生出勤情况、平时作业成绩、阶段测试成绩、期末试卷综合测试成绩组成。那么形成性考核能否突破传统的人才考核模式,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条件,创建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平台,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一套系统而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非常值得去尝试。

1.2 解决方案

本文的研究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培养高级专门型人才为目标,尝试突破普通高等院校传统的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NET平台,采用B/S模式构建了一套在线形成性考核系统。这套考核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将整个考核系统分为用户交流平台及教学考核平台两大部分。

1.3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在线形成性考核系统根据系统需求分为用户交流平台及教学考核平台两大部分,其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用户交流平台主要用于学生和教师共享学习资源、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及交流、调查问卷等功能,而教学考核平台则根据用户角色拆分为管理员、教师、学生3个子系统。

图1 在线形成性考核系统功能结构

1.3.1 用户交流平台

用户交流平台主要用于教师上传学习资源、学生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及交流和在线调查问卷等功能。主要功能有:

(1)教师上传资源模块。用于任课教师上传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在线学习模块。用于学生下载教师上传的各种教学资源,并对学生下载的资源进行记录,以便教师分析学生学习的偏好及取向。

(3)在线答疑及交流模块。用于教师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及答疑。

(4)在线调查问卷模块。用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形成性考核系统的适应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调查统计分析等。

1.3.2 教学考核平台

根据用户角色分为教师、学生、管理员3个子系统。主要功能有:(1)教师子系统,主要实现教师对所教授课程的成绩管理、作业设置管理、测试考核管理等功能。主要包括对平时考勤成绩、平时提问成绩、书写作业成绩的录入或批量导入功能;对各项成绩的查询及成绩统计分析功能;对课后作业题目布置、提交时间限定、完成班级、抽取方式等设置功能;对作业的在线评阅功能;对测试题目的设置、考核时间、考核班级、抽取方式等设置功能;对考核试卷的在线评阅功能。(2)学生子系统,主要实现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在线作业提交、在线考核测试提交,各项成绩查询等功能。(3)管理员子系统,主要完成对系统基础数据的初始化工作,如对学期、专业、班级、课程、教师、学生、教学计划、教师授课、在线调查等初始化工作。

2 系统的实现技术

2.1 系统构建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08标准版;编程语言:C#;数据库:Sql Server 2005。

2.2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2.2.1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本系统设计了以下符合关系范式的数据表,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数据表(如学生、学期、专业、班级、课程、教师、教学计划、授课等信息表),学生成绩表、成绩类型表、作业信息表、详细作业信息表、作业提交表、测试信息表、详细测试信息表、试题提交表、教学资源信息表、文章信息表、回复信息表等。

2.2.2 触发器技术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用了数据库中的触发器技术对数据库中的相关表进行级联更新,强制数据完整性。主要有基于学生成绩信息表的insert触发器Tr_Score,实现教师向成绩信息表中录入或批量导入学生成绩时,系统自动修改FLAG的值,使其值在原有值基础上增1;基于学生成绩信息表的insert触发器WorkSubmit,实现教师向成绩信息表中录入或批量导入学生成绩时,系统自动修改作业提交表中的status的值,使其状态值为“批阅完成,成绩已登录”。

2.2.3 类设计

系统在应用服务器端采用了三层体系结构,组件层分别由数据访问层与数据访问接口层、业务逻辑层、页面表示层构成,并在各层分别进行相关类的设计及编程。

(1)数据访问层。在数据访问层主要创建了Database类,用于完成所有对数据表中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基本操作,以及对数据库的链接、关闭链接等操作。

(2)数据访问接口层。数据访问接口层实现对数据访问层的一些辅助和包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类:GetSafeData类和 SqlStringFormate类,Get-SafeData类用于从DataRow对象中安全获取数据,包含一些静态方法;SqlStringFormat类用于将文本转换成Sql语句里使用的安全字符串。

(3)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完成在线形成性考核系统的功能,包括Users类、Score类、Test类、Home类、Source类、Topic类等。Users类实现了在线形成性考核系统的所有用户的增删改查操作,Score类为教师登录、查询、修改、统计学生各次考核成绩,为学生查询各次考核成绩;Test类可以为教师添加、修改、查询、设置课程测试的相关信息,为学生查询各次考核成绩;Home类可以为教师添加、修改、查询、设置平时作业的相关信息,为学生查询各次作业成绩;Source类可以为教师提交学习资源以及学生下载学习资源进行服务;Topic类实现对用户发表的文章的相关操作。

2.2.4 Excel表中数据的导入实现

由于多数学校平时采用Excel数据表的形式记载学生及各班级成员的信息,对管理员来说将这些信息重新录入到数据库会浪费很多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在本系统中用C#代码实现了将Excel表中数据导入到SQL SERVER数据库中。其主要实现过程为:

(1)建立一个LoadData方法用于取出某个Excel表中某个数据表中的数据并插入到学生信息(或班级成员)表中,该方法形式如下:

(2)建立打开Excel表的连接字符串,并打开相应数据表,其代码如下:

(3)建立打开SQL数据库中学生信息表的连接字符串,其代码如下:

(4)将从Excel表中取出的记录插入到学生信息表中,其代码如下:

3 结语

本文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培养高级专门型人才为目标,尝试突破普通高等院校传统的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教学考核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探讨构建了一种趋近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考核系统。主要的设计思想是将在线形成性考核系统设计为用户交流平台及教学考核平台两大部分。

(1)用户交流平台的搭建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尤其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享受丰富的教师资源作为学习的辅助资料,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映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又提供了与教师在线交流的方式及调查问卷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话语权,为在线形成性考核评价在学生方面收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提供了大量的参考,增强了整个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

(2)教学考核平台主要是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来实现的,把考核成绩进行阶段性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期末终结性考试一锤定音的模式。同时加入在线的测试与作业考核环节,突破了传统的纸质试卷考核方法。各阶段成绩可以随时查询,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果透明化、规范化,有效地监控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得最后的学生能力综合测评变得更加客观,统计分析的结果更有说服力。用户交流平台与教学考核平台两者的结合使整个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考核系统,而是加入了大量的学生元素,为教学体系后续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一个必要的参考和有力的保障,也为学工部门的优秀学生评选等工作提供真实的参考。

[1]胡胜亮,白培康.形成性考核评价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33-37.

[2]B.S.布鲁姆.教育评价[M].邱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张丽艳.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中的表现性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12-15.

[4]丁科,罗迎社.在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考核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65-67.

[5]张丽艳.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中的表现性评价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10-13.

[6]王健.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62-68.

猜你喜欢

交流平台数据表考核
内部考核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表(2.26-3.25)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数据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基于列控工程数据表建立线路拓扑关系的研究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