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球类项目学生不会比赛”谈起
2013-12-06□汪华
□汪 华
(江苏省如东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 226400)
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在一些体育运动条件还算不错体育教学也算正常的学校,球类项目在安排教学课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比重。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阶段三大球至少上了上百节课,但真正会打球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很小。仅以篮球比赛为例,比赛时大部分学生不知球往哪儿传、篮不知怎么投、不懂如何跑位、怎样合理防守,更谈不上合理使用技战术了,一场比赛得分寥寥。同样,排球场上,因为排球技术含量更高、比赛难度更大、景象就更惨。总之一句话球类项目学生不会比赛。
球类项目因为具有极强的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更是青少年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什么既然有那么好的条件,那么多的教学资源,而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呢?笔者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四:
1.学生基本功不过硬。有些教师上课时只满足于这样:技术教过、练习过。但学生学的是花拳绣腿,毫无实用价值,一旦到比赛环境下就成了 “四不像”。
2.教学时练与赛严重脱节。球类项目每一样技术学过了就必须拿到比赛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去检验。比如,学生在无人防守状态下,三步跑篮还算得过去。但是,在有人防守的状态下你能用吗?教学时就应该要求学生在防守状态下、在较强的对抗中能够跑篮。这样,比赛时才有可能运用起来。
3.教学程序一味书本化、程式化。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太多地抠技术细节,凭有限的体育课教学,学生的技术也不可能太成熟。因此,球类教学一定要花大力气,在学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后培养学生的比赛能力,不要等一整套技术都成型了再去练习比赛,那样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不可能有比赛时间了。更多的是教师要通过教学比赛的手段教会学生如何比赛,如何自己去组织比赛。可以这样说,球类项目不会比赛就失去了趣味性,没有趣味性就失去了原始动力与群众基础,就不可能普及开来,也不可能养成终身习惯。
4.教学比赛的机会太少。学生缺少必要的磨合时间,球类比赛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参与者默契熟练的配合为基础,而默契熟练是建立在大量有效练习、教学比赛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比赛之上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有效的在充满激烈对抗的比赛环境中才能成长,才能学到真本领。
球类项目让学生学会赛起来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学会赛起来,首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欲望。学生在快乐状态下练习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现实中我们也看到NBA、CBA有些大腕们其技术从理论的角度讲也不规范,但他们有激情,会打球能进球,场面照样精彩。青少年学生比赛欲望强烈,比赛中在规范与舆论的限制下,他们能自觉规范行为,接受指导,主动矫正不正确动作,积极完善心里品质,增强阅读与驾驭比赛的能力,力求表现完美。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高尚的人格。通过球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而球类项目由于其运动类型的趣味性、运动方式的游戏性,运动量的灵活性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一种愉悦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种诱惑一旦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将会支撑人的一生,成为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懂得比赛的人、会比赛的人,其人际关系融洽,人与人容易沟通,心与心容易共鸣,责任意识特别强。在赛场上懂得别人最需要什么,懂得自己应该付出什么,什么时候应该站出来挽救集体,有开阔的视野与大局观及团队意识,这些都会帮助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格与世界观并影响他的终身。
第三,能以赛促练,以练促赛,促进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实践告诉我们,只学不练、只练不赛的课堂学生不会产生兴趣。比赛需要逐步诱导长期磨合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要想使学生在比赛中比较自如地运用技战术,做到比赛有激情,场面好看,过程流畅,真枪真刀的比赛是任何方式都替代不了的。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加各类比赛,不管是什么级别,什么形式的比赛,有比赛的氛围,有积分,有胜负就行。那样才能使学生长技能、长见识、上水平,才能懂得比赛的辩证法。
在教学中,教师进行球类项目教学时要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大胆进行改革,实施有效教学,增强教学比赛的比重。学生所学的每一项技术都要在比赛状态下或对抗形式下予以强化与检验,使之成为有用的技术与能力,不管场面如何先让学生放开手脚赛起来再说。在比赛中不要用生硬的规则去限制学生,要简化规则,逐步诱导。如篮球比赛,在比赛初期可淡化走步、非法运球及时间违例与轻微的犯规,待学生学会比赛了再严格要求,营造适合学生比赛与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在学校求学阶段尽快学会比赛。
总之,球类项目让学生赛起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要下大气力,有意引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球场上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