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3-12-06尤超英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精品教材专业

范 峰 尤超英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029)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范 峰 尤超英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029)

概略回顾了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发展之路,介绍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介。体育教材是供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是传承体育文化和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载体,在体育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是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宏观上来看,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间接呈现了国家的政治意识、文化传统和公民的社会责任;就微观上而言,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传承了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对于提高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简要回顾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大部分学校处于接管、恢复和调整阶段,还没有统一的体育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文件,体育教学所需的教材,一部分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编写讲义,另一部分则借用建国前的教材。从1953年起,我国借鉴苏联的体育教学模式,制定了体育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一系列教学文件,发表了许多介绍苏联体育教学的文章,并引进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苏联体育教材,在短时间内为我国体育专业的发展和构建体育专业教材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体育专业教材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教材的统一编写工作,遴选了一批在全国各院校各领域的专家成立了全国统编教材委员会。196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教材,这改变了建国后体育专业无自编教材的格局。此后,人民体育出版社相继编写出版了一批体育专业教材。这时期的体育专业教材受苏联教材的影响较大,尚未形成我国体育专业的教材体系。此外,由于串编工作做得不到位,有的教材在内容上前后交叉重复情况较突出,文字也不够精炼。“文化大革命”期间,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国家体委重新组织了体育专业教材的统一编写工作,并于1980年成立了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1986年又成立了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取代了原有的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这期间,人民体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在编写体系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同时也注重了教材的先进性,基本满足了体育院校教学的需求。但这一阶段的教材也存在着品种单一、教材编写各自为战、术科教材以技术为中心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发展的需要,1980年,国家教委启动了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通用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从1985年开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材,基本满足了高校体育专业对教材的需求。198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涵盖了通用教材、普修教材、专修教材、函授教材和专业教材等层次。198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一套供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用的体育专业教材。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批大学出版社的恢复和建立,改变了原有体育专业教材出版单一的格局,拓展了高师体育专业教材建设渠道,使得高校体育专业教材更加丰富、完善。

2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现状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走过了从解决有无到注重教材质量的提高,从沿袭他人教材模式到结合国情研发适合我国体育专业教学需求的教材体系,从单本教材的选题策划到对一个专业、一个项目的系列研发,从传统纸介质教材出版到立体化教材、整体教学资源研发,从一般教材出版到以及注重国家级教材的申报和精品教材的研发的发展之路,形成了我国特色的体育专业教材体系。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教材建设主体更加多元

自196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教材至今,先后有人民体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加入到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行列,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出版资源。

2.2品种、规模有了长足的进步

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部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这不仅为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为相关教材的建设提供了机遇,高等学校的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也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体育学科下属的几大专业都有相应的专业教材,教材的门类齐、涵盖面广、品种多,教材建设向纵深发展。

2.3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变化

当前,随着我国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深入发展,体育专业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内容上,更加强调专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更加突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研发上,逐渐淡化统编教材的色彩,更加突出出版社选题策划的能力;在形式上,开始由传统的纸介质教材向整体教学资源研发转变,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材形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习题集和案例集等;教材的载体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包括纸介质教材、影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其中,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包括电子教案、电子图书、教学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素材库等。教材的呈现方式也出现了书配盘、书配课程网站等形式。

2.4课程建设有了新导向

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当前,随着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推进,原有的国家精品课程都要向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方向转型,这是未来国家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重要发展契机。

3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步伐还略显缓慢,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1缺乏对教材科学、系统的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存在着理论、经验和方法上的缺失。长期以来,对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加之对体育专业教学规律和理论的研究不足,导致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教材整体建设相对落后、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教材结构设置不合理、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强,教材的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此外,对国外同类教材的纵向研究和对国内教材的横向比较研究较少,对教材的使用情况了解很少,对教材出版后的跟踪研究几乎是空白。

3.2教材整体建设落后

当前,我国体育本科专业教材整体上存在以下问题: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地位、学时比重关注不够;与相关学科的沟通联系少,学科与学科之间缺少必要和有效的衔接;较少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可读性差;教材内容繁杂,越编越厚,简单知识内容复杂化现象突出;术科教材用大量篇幅教授专项知识,对动作方法的描述极为细致,但对学生所需的动作教法和教学能力的内容却明显不够,特别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设计在现有的教材中少之又少;教材基本上还停留在纸介质、单本教材建设阶段,对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率极低,对新一轮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把握不够。

3.3教材编写质量不高,教材编写不规范

当前,许多我国体育专业教材编写质量不高,其原因在于:第一,教材编写者自身能力有限、责任感不强。教材编写者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专业改革关注不够,不了解读者对象的需求,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深,编写时间和统稿时间不够,以及编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所处地域、文字修养等都会严重影响到书稿的质量。个别编者缺少社会责任感,不想放弃编写教材所能获得的荣誉,但又没时间下功夫精心打磨教材,敷衍了事,甚至由学生代笔。第二,教材编写不符合程序。长期以来,我国教材编写多采用主编负责制的编写模式。好的教材需要主编全面协调,宏观把控,需要编写组成员统一思想、统一规范,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精心打磨,通常要召开大纲编审会、编写会或统稿会。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教材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当前我国体育专业的许多教材,有的从组稿到出书只召开了一次编写会,有的甚至从未召开过编写会等,这必然导致主编与编者在整体上未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有效的探讨,必然影响教材的整体质量。第三,教材出版环节不规范。教材进入出版环节,通常要经过三审三校环节。但一些出版社为了省时省力,往往省去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环节,这也会直接影响书稿的整体质量。

3.4编辑的专业素质有待增强

在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初期,许多其他专业的老编辑为新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立下了功劳,没有他们的奉献就没有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的今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出版资源的增加,体育专业教材编辑队伍也在不断增添新生力量,其学科、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一批高学历、专业化的毕业生加入到专业编辑队伍中,大大增强了专业教材建设的实力,为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编辑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年轻编辑对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在选题策划、对书稿的整体掌控及编辑加工的经验等方面有待提高。另外,编辑的学科背景、学识、策划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等,也都制约着体育专业教材的发展。

4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学和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4.1政府、协会、学校齐抓共管

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离不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评估以及提供咨询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在体育专业教材建设中应积极发挥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在教指委中成立专门的教材编审小组,制定相关的教材编写和评审规定,在宏观上指导全国体育专业教材建设。

在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成立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程教材研究会(组)。它有两项任务:一是专门研究高等学校体育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教材规划、教材编写、教材评价、教材选用、教材编辑培养等一系列与教材建设相关的问题,二是将与体育专业教材建设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系统科学等理论融入“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呈现与传递、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创新”中。

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研究教材、编写教材,对教师申报国家级教材和参加国家级教材的编写要给予大力支持,并在年终考核中加大评分权重。

4.2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编写队伍

教材编写应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老中青相结合的教材编写队伍。编写者要做到对整个学科有较全面的把握,对所编写内容有深入的研究,了解教学规律,懂得学生心理。由于教材的特殊性,编写者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材编写中要做到反复推敲、精雕细刻。编写队伍最好是老中青结合,既有老专家的丰富经验,又有中年学者的传、帮、带,还有青年教师带来的活力,保证编写队伍的多元优化组合,以利于教材的修订、完善和长期发展。教材出版后,编者和教材出版商应共同关注教材出版后的调研、评介工作,了解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在一轮一轮滚动式的修订中锤炼教材内容,凝练优秀教材。

4.3关注教材的内涵建设

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应研究教材,关注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研究,找准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突出教材的适用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需求,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和学科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不断完善教材体系。应尝试用多学科、多视角的方法来编写教材, 广泛吸取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使体育教材不断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使教材内容不断有新发展。应关注同类教材的编制情况,认真吸收同类教材的合理经验和跟教材相关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的理论体系。

4.4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新一轮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导向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引领下,各省(区、市)、校将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定位,加强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省、校多级,本科、高职和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这是今后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流。新一轮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应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目标导向,大力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在这一背景下,体育专业教材建设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教材编者在不断完善教材内容结构的同时,应将教材的导学、知识呈现、辅学和课后作业(思考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知识呈现为主体,发挥导学的引导功能以及辅学的协助、提高功能,发挥课后作业的提升、强化功能。同时在教材载体上也要打破原有的大而全、面面俱到的纸质教材编写模式,做到教学资源立体化、多元化,实现纸质教材与网络资源互动,使基本资源(主要指少而精、紧贴课时要求的教材)与拓展资源(网络资源)互补,不断提升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形成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资源化教学系统。

[1] 刘欣.美国、印度、日本教科书制度发展史及其启示[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29(3):120-124.

[2] 尤超英,肖彤岭.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的回顾[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8(10):30-32.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第一次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04号)[Z],2011.11.18.

[4] 林向阳,周红妹.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材的形式结构要素与功能类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34-37.

[5] 王崇喜,郭潇.体育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5,12(6).

[6] 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StudyonSportsSpecializedTeachingmeterialinUniversities

Fan Feng,You Chaoying

(Higer Education Press,Beijing 100029)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overview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ports specialized teaching material in China. Some met in are discussed and accordingly th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it’s future construction.

colledge;sports specialty;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2013-09-02;

2013-09-22

范峰(1976-),男,江苏无锡人,硕士,高级编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教材出版。

G807.4

A

1672-1365(2013)05-0087-03

猜你喜欢

精品教材专业
教材精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