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排球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3-12-06孙俊
孙 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已经发生了改变。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排球项目是我国三大球项目中唯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项目,上海作为我国体育竞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排球竞赛成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上海男排曾取得了九连冠,并连续二次获得全运会冠军。上海女排也曾获得过全运会冠军。然而,如何保持上海在排球竞技水平发展中的优势才是最关键的。本文试图分析上海在排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因素和目前存在的一些的问题,为上海市排球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国内外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1 国外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体坛霸主,有着许多世界知名的俱乐部和体育明星。美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依靠各类学校,即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或俱乐部。美国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每个能力不同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并从中学会自我表现和与他人合作。美国大学是优秀运动员的“孵化”基地。大学竞技运动水平非常高,竞技体育备受重视。大学拥有现代化的运动训练、竞赛设施和优秀教练员,为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美国有500余所大学,每年向10 000多名体育优秀后备人才提供奖学金,免去学费、住宿费。美国各高校通常设立竞技体育管理部门或体育俱乐部,教练由体育教师担任或另外聘请专职教练。美国参加奥运会的田径和游泳选手,约有80%是来自各大高校。除此之外,全美高校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程度较高,尽管中学体育和高校体育在美国被归入业余体育类,但它们已有了半职业化倾向。学校竞技体育经费一方面离不开学校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主要来自棒球队、篮球队、美式足球队和其他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队给学校带来的巨大收益。美国竞技体育具有如此多的体育后备人才,主要与自由教育理念和业余体育精神分不开的。
俄罗斯是体育人才辈出的国家,它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运动员和为数不少的世界著名运动员及世界纪录创造者。俄罗斯大批优秀运动员是在全民健身的基础上,在完善体育设施、先进的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体系中培养出来的。
高等体育院校是俄罗斯主要的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的基地。俄罗斯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体育院校是莫斯科国立中央体育学院(俄罗斯独立后改名为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和列宁格勒(现名为圣彼得堡)体育学院。在俄罗斯综合性的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中还设立了体育系,专门培养运动员和体育师资人才。因此,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大都拥有一批青少年优秀运动员。目前共有各层次各类型体育运动学校4 600多所,约250万青少年从事各个运动项目训练。俄罗斯的后备人才培养是围绕奥运会制定的,4年一个周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的“举国体制”,如今,这部金牌制造机器转得越来越不顺畅,违背竞技运动发展规律的弊端也越来越清晰,原有的政府办体育的体制已无法适应。
德国,世界体育强国之一,其竞技体育是以全民体育作为基础的。德国利用举办奥运会和世界杯机会兴建一批基础体育设施,让普通民众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体育俱乐部是公民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各俱乐部和体育联合会是“自治”的民间组织,并且确定了“自我负责”和“独立”的基本原则。全国体育管理由社会体育组织来完成,经济资助则是政府最重要的体育政策,其目的是为让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提供优惠条件。
德国体育俱乐部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成熟的发展模式。较大规模的业余体育俱乐部都有青少年部,并定期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旨在负责青少年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职业体育俱乐部不仅拥有职业运动队,而且还拥有大量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和业余爱好者。众所周知,如今的体育圈不乏一些身价不菲的优秀运动员,如:梅西、克里斯蒂亚罗纳尔多、姚明、科比等等,他们都属于运动员中十分稀缺的人力资源,俱乐部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引进运动员,当然,这并非是所有俱乐部都能够承受的,所以各家俱乐部都非常重视自我培养。一旦自我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人才,不但可以通过转会的方式转让到其他俱乐部,赚取高昂的转会费及商业利润,更可以直接吸收到自己的俱乐部职业队。
1.2 我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采用的是举国体制培养模式,已经建立起了一种举国体制下三级训练网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举国体制对我国建国后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了极为重大的作用。从1955年开始创办业余体校。从最初的3所学校,550名学生,到现在全国各类各级体校、竞校232所,在训学生67 516人,各类少儿体校2 679所,在训学生330 923人。诚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模式以独特的资源整合优势,培养了一大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为竞技体育的起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竞技体育同样也朝着市场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举国体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其拥有巨大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缺陷:(1)学训矛盾。体育后备人才从小从事专门的运动训练,缺少正常文化教育,文化素养较差;(2)成才率低。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由于各种原因退役之后,因为文化教育和其他技能的缺失而造成个人发展困难;(3)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家长存在着不愿意让子女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状况;(4)机制问题。政府包办体育,严重束缚社会机构能动性和创造力,以致造成了体育后备人才严重匮乏。
2 国内外排球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2.1 国外排球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2.1.1 美国
成立于1925年的美国排球协会是美国排球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全国开展排球运动的组织和社会团体都接受它的领导。对于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大学和中学。NAIA(全国大学校际体协)、N C A A(全国大学体育联合会)、NJCAA(全国学院体协)等3大高校体育组织均为美国排球协会的加盟组织,每年都各自举行排球联赛。而美国排球协会管理全美40个地区,每个地区排球协会负责当地排球运动,每年举办排球竞赛及相关一些活动。市场化运作、一些基金会援助、媒体转播报道收益、政府拨款是最大的经费收入。特许经营权转让、会员缴纳的会费及比赛报名费作为补充经费,从而有相当充足的经费来保证排球运动的开展。
美国采用小学—中学—大学的培养模式,实行层层向上选拔的体制。该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中小学体育教育基础雄厚,参与排球运动人数众多。2007年,在美国排球协会注册的7~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有近168 000余人,其中约有10万多人为中学生。从1980年开始,美国排球协会在每年夏季都会举办全美青少年排球锦标赛,这是全美青少年最高水平、最大规模的排球赛事。青少年锦标赛男女比赛分12~18岁7个年龄组分别进行,每个年龄组又分成2、3 个级别,男、女参赛队伍各有约400支和800支,运动员约6 000 人和10 000余人。这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为美国排球运动奠定扎实后备人才基础。
2.1.2 日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女排2次获得奥运会比赛冠军,极大振奋日本国民的精神,并被誉为“东洋魔女”。从此,排球运动成为日本国民喜爱的运动项目。日本排球竞赛分为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比赛。地方比赛优胜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比赛。日本国内选拔优秀运动员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企事业团队”或是一般梯队队伍—国家队逐层选拔;另一种是,直接从高中或大学校队中抽出优秀运动员选入国家队。如今,日本已经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
2003年,以日本全国排球锦标赛为例,小学、初中、高中参赛队高达25 000多支。据统计,全日本大学生排球锦标赛中,参赛男队130支,女队120支。体现出排球运动在日本学校的普及程度相当高,为发展排球运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从另一面也反映出日本排球后备人才的基础普及。
2.2 国内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2.2.1 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培养
我国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以体育系统排球一、二线专业队为主,另一种则是以排球传统高等院校为主的高校系统。
以体育系统专业队为例。目前,全国只有十几个省市有排球专业队、俱乐部队。其中,男女成年队,规模为500余人;男女青年队,规模为400余人,其后备人才主要来源于体育运动学校。全运会、全国排球锦标赛、全国排球大奖赛、全国排球联赛等4种比赛是国内目前最高水平的排球赛事。虽然近几年提出以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为改革方向,然而全国排球比赛的市场规模不大,观众人数屈指可数,经济效益不如人意。市场化开发不足,媒体宣传不够,职业化改革停滞,社会效应不强。
全国约有30余所大学开办了高水平排球队,男女运动员大约有数百人。2009年,由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第3届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来自20多个省市的60余支高校男女运动队参赛。大学生排球队,运动员主要来自各省市专业队的退役运动员,有着排球传统特色高级中学,各业余体校排球运动队。运动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想要再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难度很大。所以,高校排球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与一线专业队相比,势必存在着较大差距。
近几年来,我国受到金牌战略的影响,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导致全国排球队伍规模急剧缩小,后备人才大量缺乏,忽视了对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和基本功的训练。同时也丢掉了中国排球过去基本功扎实、串连技术和小球技术好的特点,队伍的训练和管理不严,技战术很少有创新,既没有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也没有紧跟现代排球的先进潮流。中国的排球发展速度落后于世界发展速度。
2.2.2 现阶段国内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高校排球运动队的招生问题
我国高校运动队生源主要来自于专业运动队的退役运动员、传统特色高级中学和各类业余体校。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受到金牌战略及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和产生效率因素影响,纷纷减少排球运动员招生人数或者停止招收排球运动员。例如上海市原招收排球运动员的高校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第二医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数十所高校。而现在继续保留有高水平排球队且招收排球后备人才的高校只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高校排球队的萎缩、招生人数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许多基层排球队的教练考虑到运动员出路问题,只能减少招生人数,这样无形中缩小了排球人口。
(2)“学与训”矛盾的解决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半读半训的学生运动员来说,课堂学习和课外训练是难以同步完成的工作。两者在时间上的安排必然无法做到两全其美,更需要自己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学习也不影响训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特别难。学生运动员往往利用放学后时间进行训练,在完成训练之后,十分疲惫学生运动员回家还需要完成学校课堂中所布置的作业。由于文化基础的薄弱,他们往往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平衡训练与学习。由此,在时间的分配和合理利用上必然产生矛盾,而我国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主要是以降分和免试的形式,这也更加加剧了“学与训”矛盾的激化。
(3)运动员就业问题
中国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体育界和政府工作的一大难题,运动员再就业“难”,想要立足社会更要靠自己。据统计,全国在役运动员约15 000多人,按照优秀运动员10%~20%的年更新率,平均每年有近3 500名运动员退役。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政策安置和市场化安置并重原则,鼓励运动员自谋出路。优秀运动员退役之后通过推荐、考试等形式进入大学校园进行再教育,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些优秀运动员在结束运动生涯之后,通过大学深造,加强文化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后能从事社会各领域工作。可是,专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进入大学学习,由于他们受到过去基础教育薄弱困扰,依靠自身完成学业有着很大的难度,所以仅凭进入大学后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就业难度很大。
2.2.3 加强排球运动的普及程度,调动群众对排球运动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排球运动普及程度远远低于足球和篮球,有高水平排球队的学校更少。排球运动的普及扩大排球人口数量是推动我国排球运动发展重要前提。政府要利用政策杠杆向排球运动倾斜,充分调动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积极性,增加排球运动人口数量,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交流政策,让运动员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也增加挖掘具有潜力的优秀排球后备人才的机会。其次,体育媒体要加大对排球运动宣传力度,增强排球运动社会正效应,使得排球运动能够迅速让群众所喜爱,调动群众参加排球运动的积极性。最后,增加各级各类排球比赛的数量,让基层运动员得到充分的锻炼,争取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2.2.4 制定和规划实施科学发展的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政策
根据我国目前排球竞技水平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 结合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制定出排球后备人才发展的长远规划,依靠国家宏观政策,扩大社会需求,最大限度的充实排球后备人才的资源,确保后备人才供求平衡。
3 上海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
3.1 现行“体教结合”模式及特点
“体教结合”富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一种是以各类学校为主体,运动员的训练、学习、生活和管理都在学校,由学校聘任教练员或由体育局派遣教练员到学校对运动员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另一种,则是由教练员带领运动员学生在市、区体育局提供训练基地进行训练和管理,运动员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集中到学校,或者由学校的教师到体育基地上课。目前,上海有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甚至有些学校运动队曾经代表国家或上海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取得较好成绩,也获得了很好社会效应。如:复旦大学男女排、上海大学男排、市北中学男排、复兴高级中学女排等。
上海市排球教练员大多集中在30~45岁,拥有6~20年的执教经验,另外,这个年龄段的教练员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运动员的训练工作中。所以说上海市具有合理的排球教练员骨干群体。上海市排球教练员另一大优势是学历,70%的教练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余也具备了专科学历。技术职称方面,85%具有了二级及以上专业水平,45%为中级职称。可见专业理论水平相对于技术水平还稍显不足。
上海市高级和中级教练员挑起初级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大梁,为上海市输送了大量的竞技排球后备人才,为上海市竞技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上海市排球竞技后备人才教练员具有较高的整体业务水平。运动员方面,上海市排球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男17~18岁,女15~16岁之间。半数以上运动员具二级及以上专业水平,平均训练年限2~7年。可以说后备人才库的整体素质较高。
3.2 上海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
首先是经费方面,上海市现采用1991年国家教委颁布的《试点中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各级试点中学和教育部门要确保开展学校课余训练所必须的经费,试点中学必须对体育场馆、设施经常做维修维护工作。上海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于还是属于学校自筹,学校通过重视体育投入,提高学校知名度,吸引生源。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投入居第二、第三,分别占到25%和15%。外来赞助费用仅占很少部分。由于大部分经费用于维修和添置器材,比赛费用相对少,管理运动队和聘请教练员的费用几乎是空白。所以运动员参加各级比赛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对于培养运动员的实战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上海市排球运动的比赛,主要由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教委主办,相关区县体育局和教育局承办,上海市排球协会和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协办,若要使中学体育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如今的管理体制难以实现。
3.3 上海市排球培养后备人才所取得的成绩
上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内涵与理念,为优秀的运动队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条件。教育改革和体教结合从机制上保证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金字塔”型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正逐步完善,为培养优秀排球后备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体育明星的加盟更是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效应。浦东新区进才中学,自聘请前中国女排国手李国君,近几年,她已经为上海女排和国家青年女排输送了几十名队员;闸北区的市北中学自聘请前中国男排国手余国华,多次囊获市级比赛冠军,并多次代表上海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另外,其他体育项目也有诸如此类的例子,
2000年以来,上海有30个运动队改变了身份:上海女排名字前多了复旦大学,男排“迁”进上海大学。“体教结合”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载体。
3.4 完善上海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虽然学校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体育局系统中所属的业余体校、青年队仍然占据了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中小学阶段,运动员虽然有潜力和一定技术水平,还需要继续培养和深造。大学阶段,普通大学运动队很难进入现有竞技体育体系之中,实际上是那些不能成为专业运动员和专业退役运动员的中转站,绝大部分人,经过高等教育的“镀金”之后,没有从事与体育相关的领域,造成了体育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为能完善上海市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尚需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学校领导层对排球运动的重视。应该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当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只有校领导的重视才能理顺学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关系,发挥最大的作用。(2)体育职能部门与教育部门更紧密合作,做到权与利相统一,调动起各部门积极性。(3)完善排球运动员的招生机制,对各个学校运动员的招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拓宽信息渠道,建立运动员的信息网。(4)完善排球竞赛机制。尤其是高校,应当扶持和培养高校自己的联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的目的。(5)拓宽排球经费来源的渠道。要切切实实的完全意义上的“体教结合”,必须要确保运动队的经费,光靠一点启动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配套政策跟进保证运动队正常运作,此外,还需加大社会的舆论宣传,鼓励企业以及个人赞助学校。
4 小结
4.1 上海市体教结合试办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学校的教练员队伍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但由于高资质教练员比例太少,导致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执教经验较为欠缺,综合实力不强;排球教练员承担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对其的考核系统不够完善,在工作绩效上缺乏准确的评估;带队训练的报酬不高,导致教练员的积极性不高。中学和高校在学生的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学相对高校的管理都比较严格和规范,而高校管理的较松散、滞后,不够规范,难以与中学建立有效的训练衔接。
4.2 当前急需解决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必须为学生运动员提供专门的学习计划安排,对于个别或小部分运动员由于文化基础差可适当考虑延长学习年限,或者采用特殊政策来缓减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4.3 上海市排球运动的竞赛体制亟需完善,改变高校运动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平联赛的局面。
[1]梁晓龙,鲍明晓,张林.举国体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2]杨建国.“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3 7-3 9
[3]沈晔.论“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6,1
[4]祈社生,朱学雷.上海市优秀运动队“体教结合”运作情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研,2003,24(5):39-41
[5]吴金元,任海.我国三大球的滑坡与后备力量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4
[6]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和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2):8-11
[8]杨再淮,李国君,项贤林.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投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9,vol.23(5):8 2-8 5
[9]赵翼虎.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发展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0]姜冠军.我国男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培养方法的研[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