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深山致富路
2013-12-05冯娅
/冯娅
临安是个典型的山区市,80%以上农民靠山吃山。崎岖的山路,不仅拉远了山区百姓与山外世界的距离,更隔断了山区林农的致富路。为使临安境内数百条崎岖山路变成当地农民的致富路,临安市人大展开了持续的监督。
这是一条通往深山的林道,更是深山农民摆脱贫穷的致富路。
“今年收毛竹还打算请帮工吗?”
“不请了,现在路修到了山脚,可以直接用车装了。这样一来,我家一年至少可以节省1000多元的帮工费哩。”
2012年8月,临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就山区林道建设开展调研时,玲珑街道化龙村村委会主任夏卓伟回想起以前的日子苦不堪言,他指着牛石坞的林道说:“原来这里只有一条不足半米宽的羊肠小道,村民砍伐毛竹全靠肩挑背扛,十分不便。”
自林道开通以来,车子可直接开进林区。看着一辆辆满载毛竹、山核桃的货车在山林间来回穿梭,当地林农都对临安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心怀感激,要不然,他们又得忙着找帮工背毛竹、山核桃了。
崎岖山路阻断富民之路
临安市“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76.55%,山林面积391万亩,农村人口80%以上分布在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对临安市40多万山区农民来说,打通一条通往山林的道路,就是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而这,也正是当地林农期盼已久的梦想。
“每到毛竹砍伐季节,所有毛竹都得靠人工背下山。肩上压着二三百斤重的毛竹,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实在费力,肩膀磨肿、脚底起泡,甚至流血化脓,都是常有的事。”说起自己背毛竹下山的经历,高虹镇林农王志财连连摇头。
“天下着雨,山路泥泞不好走,我背着两百斤的山核桃从山上下来,脚下一滑,连人带核桃滚下山去。”讲到这里,岛石镇林农帅永武已是泣不成声,“命是保住了,人却瘫了,医药费花了十几万不说,还成了家里人的累赘!”
…………
林农们的抱怨和疾苦让来自农村一线的人大代表感同身受,他们当即表示,要把林农的呼声带到人代会上去。
2008年1月,王立标等11名市人大代表向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要求出台林道建设资金补助若干政策的建议》。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王立标代表直言:“像清凉峰镇地势凶险,林道建设每公里至少要花费15万至20万元,还要补偿道路农作物经济损失,政府如果不补助,光靠镇政府和村里这点钱,林道怎么建得起来?”
在2009年的临安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郑瑞云等12名人大代表再次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要求市政府对林道建设进行重点立项补助的建议》,强烈呼吁政府部门根据地区差异实施补助政策,对偏远山区的主要林道建设加大补助力度。
“每次山核桃采收时,林农们都得肩挑背驮,仅雇用工人的劳务费用就占总收入的60%。要想切实提高林农收入,首先得加快林道建设。”在人代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许祥辉代表义正词严地道出了林农们的苦衷,他随即向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要求加快林道建设的建议》。他说,当地林农期盼林道建设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几代人的夙愿。
据了解,仅2008年和2009年的两次人代会,便有64位代表就加快林道建设、加大林道建设资金补助力度等问题,提出了9件建议。
为林道建设注入“强心剂”
在人大代表就该民生议题振臂高呼时,临安市人大常委会也连续将该议题列入常委会重点监督议题。
2009年4月,临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苗强带领调研组赶赴横畈镇白水涧村,通过走访农户、交流座谈等形式,就林道建设问题开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摸底调研。
4月10日,在白水涧村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挤满了村民代表、村干部、毛竹种植大户和部分人大代表,他们都是来向调研组反映当地林道建设情况的。
“白水涧村的林地偏远,路基较差,有些路段根本没有路基,要想修建林道,势必得放炮、挖地、造桥,每公里的建设成本预计要3至5万元,但现在林业部门仅补助几千元,村里又没钱,建设资金缺口很大。”白水涧村的村委会主任华孝荣首先发言。
“我给大家算一笔账:现在毛竹市场价每百斤35元,雇工、运输成本每百斤要花费20元,林农实际收入每百斤只有15元左右。如果建成林道,毛竹的运输成本将降至每百斤8元左右,这样每百斤毛竹可节约成本12元左右。按白水涧村每年可砍伐1000万斤毛竹计算,全村1468人,人均可直接增收817元。”白水涧村的党支部书记钱卫国显得有些激动。
面对调研组,毛竹种植大户陈兴良更是道出了林农们的心声,“吴主任,林农们赚钱太难了,肩挑背驮不说,雇工、运输成本还这么高,几乎占去收入的一半,如果政府再不帮我们修建林道,这毛竹山我实在是承包不下去了。”
…………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组一行心情沉重,他们深知,临安是林业大市,白水涧村的情况正是全市林区的缩影。
在随后与林业局、财政局的调研座谈中,两家单位负责人更是坦言,“4年内,临安市待建林道共有近700条,如果按照现有的补助政策和扶持力度,要建成这些林道如同纸上谈兵。”
针对调研时发现的建设资金缺乏、管护工作不力等问题,调研组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了要尽早编制林道建设规划,将其作为开工建设和安排补助资金的前提和基础;要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建立林区道路管理的长效机制;相关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合力推进林道建设。
两年间,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不断,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不息,引起了临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立即带领林业局、财政局相关负责人深入山区乡镇,就林道建设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道路不通,人大监督不止。
2009年4月,临安市政府终于制定出台了《临安市千里富民林道建设总体规划》,对林道建设布局、规模、层次、类型及进度作出了具体安排。根据规划,全市共计划建设林区道路697条,总长1119公里,其中一期(2009-2010年)规划 263条,二期(2011—2013年)规划434条。
2009年5月,市政府又出台《关于“千里富民林道”建设的实施意见》,自2009年起每年安排15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林道建设,对纳入项目管理并经验收合格的林区道路,根据建设难易程度和工程量、投资额大小,每公里补助1万至2万元。同年,千里富民林道建设还被列为临安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规划、政策纷纷出台,实事工程稳步推进,如同为山区林道建设注入了“强心剂”。截至2009年11月底,临安市便完成了年初下达的150公里的林道建设任务。
富民路上,人大同行
千里富民林道建设进度如何?资金筹集如何?有没有专人管理?林农增收没有?……时隔一年,这些问题依然萦绕在临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心头。
为全面了解千里富民林道建设情况,2010年8月1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人大代表就山区林道建设开展视察。
烈日当头,视察组成员个个汗如雨下,但一想到老百姓期盼林道建设早日完工的急迫心情,视察组全然不顾炎炎烈日,登上了海拔四五百米的高山,实地踏看了高虹镇石门村石庙坞和龙上村白木岭的林道建设情况。
“林道是建起来了,每公里2万元的补助资金也到位了,但与平均造价每公里7万元相比,仍是杯水车薪啊,不够的钱只能靠挨家挨户自行筹集,难哪!”当视察组成员向当地村干部问及建设资金筹集情况时,石门村村委会主任程文忠一筹莫展。
面对视察组,时任龙上村党支部书记杜小贤更是忧心忡忡,他说:“在建林道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有些施工队开路时破坏了大量的林区植被,除了工程质量令人担忧外,更重要的是会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听完这些,视察组成员个个神情凝重,在随后召开的有关部门汇报会上,他们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
“从目前情况来看,市乡两级配套补助标准仍难以满足林道建设需要,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
“生态是临安的最大特色、最响品牌和最强优势,相关部门一定要严肃查处林道建设中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建设林道是为民办好事,不要因为质量不好、管护不力等问题让好事变成了坏事!”
…………
视察组成员直面问题,切中要害,与会的分管副市长及林业局、财政局负责人认真听取,仔细记录,丝毫不敢懈怠。
会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的发言经分类梳理后,以视察建议函的形式发给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接到建议后,市政府当即决定,将每年的市级财政补助从150万元提高到250万元,还积极争取杭州市级补助资金96万元。同时,明确林道建成后由市林业局组织验收,核准林道建设的工程质量和数量。此外,临安市各行政村也都配备了护路人员,承担起林道管理和维护的各项工作。
2012年10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听取了政府实事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会,其中包括千里富民林道建设情况。
“自2009年临安市启动千里富民林道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林道776公里,完成总规划目标的77%左右,直接受益农户达7万户以上。”临安市分管副市长的发言掷地有声。
听到这些,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颇感欣慰,但他们认为,林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仍需长抓不懈。对此,吴苗强主任也明确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通过专题调研、组织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形式,就林道建设开展持续监督、跟踪问效。富民路上,人大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