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珠三角绿道体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2013-12-05谢冬兴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绿道珠三角体育

谢冬兴

(广东培正学院 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830)

社会转型是推进社会形态演进的重要动力,以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为主要内容,涉及社会众多领域的变革。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多领域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众多领域中,经济形态是整个社会形态的基础,它推动着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综合发展,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源泉。珠三角绿道蕴涵着丰富的体育资源,绿道体育开发与运营对于开展全民健身、发展社区体育、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绿色体育产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幸福广东也有着重大意义。

1 珠三角绿道概述以及绿道体育研究现状

1.1 珠三角绿道建设现状

珠三角绿道建设遵循“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的原则,始终坚持以支持构建各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基础,结合属地实际,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自2010年全面规划绿道建设以来,珠三角绿道已经形成由6条主线、4条连接线、22条支线、18处城际交界面积4410km2绿化控制区的绿道网总体布局。仅珠三角1-6号区域绿道主线全长2372km,串联200多处文化发展节点,连接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三大超级都市群,直接服务人口超过2565万。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将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延伸。绿道体育是广东人民时尚、休闲、高雅生活的一种体现,是和谐、幸福广东的一个标志。

1.2 国内绿道体育理论研究现状

1.2.1 绿道体育研究活动状况

国内绿道体育理论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对绿道体育界定甚至还是个体、个案行为,现有的与绿道体育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零散状态,如火如荼开展的绿道体育运动与指导绿道体育理论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珠三角绿道规划建设以来,政府在绿道体育的宣传、推介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努力。2011-2012年,广东省先后举行过3次官方绿道体育研讨会:2011年6月9日,在增城市召开首次广东绿道体育研讨会,主要对绿道体育活动开展以及绿道旅游开发问题进行讨论;2011年11月23日,全国健身休闲绿道建设工作会议在增城市召开,主要讨论在绿道规划建成后,绿道健身休闲运作的指导方针;2012年4月,在国家住建部组织的第一期珠三角绿道讲坛,为绿道(体育)研究交流以及珠三角绿道建设经验推广提供了优质平台。另外,从2011、2012年开始,在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课题立项指南的“全面健身”板块,“绿道体育研究”已经作为一个重要指导方向被确立。

1.2.2 绿道体育研究文献成果现状分析

截至2013年6月1日,在CNKI文献检索平台上,以“绿道体育”为篇名,检索到论文16篇,其中体育核心期刊论文7篇,占总数的43.75%。文献检索的结果说明:绿道体育在体育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其本质、概念的界定尚不明晰;绿道体育属于研究新社会现象,核心期刊对这类成果兴趣较浓。

对检索到的16篇论文进行分析。首先,参与绿道体育研究主体以及研究主题明显不足,主要集中在两个研究团队上:一是以广东金融学院李国岳教授为核心的课题团队,从文化层面,对绿道体育所倡导的低碳文化、社会心理、绿道体育时尚效应、绿道体育社会文化环境、居民绿道体育健身方式以及绿道体育与幸福广东等,进行社会学分析与研究。珠三角绿道体育发展对低碳文化传播、居民健身意识的增强、绿道体育运动时尚效应发挥、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等众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一个是以广东培正学院谢冬兴老师为首的科研团队,是对绿道体育开发、管理以及绿道体育功能与概念进行探讨与分析。其次,在研究方法层面,现有文献成果表现出方法单一(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分析法等),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使用较少。在16篇文献中,仅有两篇论文尝试使用数学模型构建的方法对绿道体育现象进行分析。

2 珠三角绿道体育研究趋势分析

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2.1.1 研究思路应囊括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度

在宏观上,珠三角绿道体育的兴起、绿道体育产业的运作,是与广东经济转型、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珠三角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应分析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中,绿道体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宏观环境。在中观上,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例如,将绿道体育研究与经济学、数学、地理学等学科结合,分析珠三角绿道体育发展应对现有经济状况的特征与不足;在微观上,针对珠三角绿道“属地管理、突出特色”运营原则下,各个市在开发、运作绿道体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取得的具体成果与经验。

2.1.2 文献研究应以体育结合其他学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1959年威廉H怀特首次使用“Greenway”一词。随后,20世纪90年代,绿道成为景观、城市规划、生态学等众领域研究的热点。21世纪以来,绿道已经作为一个综合概念,融合生态、休闲、历史以及美学等众多学科。美国作为绿道发源地、实践地和研发地,拥有丰富的绿道公共管理、立法、融资,以及制定技术标准的成功经验。因此,珠三角绿道体育文献的研究,应该坚持体育与其他学科文献相结合、中外文献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应该大量引用、吸收国外在绿道体育运作方面的优秀科研成果。

2.1.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转型期珠三角绿道体育的研究,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重视采用定量化研究,使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融合在一起,以相关理论指导实证研究,以实证研究印证理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珠三角绿道体育规划、建设、管理展开实证分析,再进行理论总结。

2.2 研究主题、内容的趋向领域

2.2.1 绿道体育实践及文化内涵研究

绿道体育已逐渐成为珠三角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绿道体育的发展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大背景息息相关。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从事绿道体育活动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各种参与主体的行为背后均蕴含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社会转型期,分析绿道体育实践活动,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有助于对绿道体育活动规律的认识与利用。正确把握绿道体育活动中的文化、心理、经济以及其他规律,正确引导人们对绿道体育的参与,有利于绿道体育科学开发。

2.2.2 绿道体育产品开发,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

以经济学理论分析,体育物品可分为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体育公共服务既有公益性又具有营利性,从体育公共服务公益性质出发,其营利性应是相对而言的。广东省文化强省中的“幸福广东”是文化概念,又是地域概念。珠三角绿道体育产品的开发,应该与繁荣广东文化、体现岭南文化的鲜明特色相结合。社会转型期,紧密围绕广东特色绿道体育资源,分别在市、区、街道、社区各个层级开展绿道体育活动,开发大型绿道体育项目,形成绿道体育活动品牌。从居民的需求、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出发,利用重大节庆、大型体育比赛、“全民健身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绿道体育活动和竞赛,形成绿道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2.2.3 绿道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社会结构转型影响着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社会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依旧是大众的公共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而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大众体育需求(特别是公共体育需求)不能充分满足的现状。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传播工具的革新,使得农村传统体育生活方式被日趋边缘化。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建设的兴起和强化,对乡镇和村庄社区体育建设有着显著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下,应充分利用珠三角绿道体育资源,构建城镇社区体育、城乡结合部体育以及农村体育的均衡化发展模式,促进珠三角体育公共服务公平性发展,重构高度城镇化下被剥离的公共体育空间。

2.2.4 绿道体育旅游品牌研究

珠三角利用绿道所蕴涵的丰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绿道体育旅游产品,能够充分发挥绿道体育的经济功能,增加属地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同时又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扩内需促增长的目标,并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绿道体育旅游的开发,完全符合“十二五”提出的节能、低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社会转型期,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力应探讨利用珠三角各市的区位优越,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绿道体育休闲产业与绿道体育旅游品牌。

2.2.5 绿道体育组织管理及制度化研究

体育政策与法规是公共体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体育领域要全面推进依法治体,保障公众对体育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广东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转型期,力应大力研究珠三角绿道体育监管现状,制定促进珠三角绿道体育发展法规和规章,推进珠三角绿道体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各绿道体育组织行为,积极培养各类绿道体育管理人才,提升绿道体育服务水平。

2.2.6 绿道体育管理绩效评估研究

一直以来,政府对体育管理部门评估多以竞技体育成绩为基本对象,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体育服务,以及体育公共服务中公平性的关注不够。“十二五”期间珠三角各市需要建立绿道体育管理绩效评估体系,重视绿道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入多元化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原则,以公众的绿道体育需求为中心,以公众满意为基本尺度。

3 结束语

随着珠三角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对公共体育空间的不断压缩,以致绿道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绿道将成为城市最后的绿色生命线。绿道体育的兴起、发展与繁荣,是顺应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以及人的需求。绿道体育将从物质空间与文化环境方面,对珠三角公共体育空间进行重构。珠三角绿道公共体育空间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幸福广东”、“和谐广东”的载体。纵观体育的发展历史,任何体育行为最初均表现为个体性的、局部性的与零散状态。由于这种个别性质的行为缺乏群体力量,同时概念模糊,因此最初社会往往不可能及时给予统筹。现阶段,珠三角绿道体育也是如此,但是可以预见,随着绿道体育地位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不断提升,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等综合效益不断发挥,珠三角绿道体育一定能成为社会机制的一个关注热点,而对于珠三角绿道体育的研究也将向着方法多元化与领域交叉化方向发展。

[1]顾乃华,夏杰长.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基于广东实践的分类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1(4):67-72.

[2]方正兴.从生态政策到民生工程:珠三角绿道建设模式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2(11):94-80.

[3]谢冬兴,陈三政.绿道体育的开发与管理——以珠三角区域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2):54-58.

[4]林伟刚,李国岳.绿道体育信息传播的优先序及其影响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30,58.

[5]李世王.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设计[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3):29-31.

[6]郑永芳.关于建立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库的构想[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5):49-52.

[7]孙立海.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环境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26-28.

猜你喜欢

绿道珠三角体育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我们的“体育梦”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珠三角企业营销团队建设
珠三角,2012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