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格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与思考

2013-12-04张室玲刘尚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微格教学法实验组

张 勤,张室玲,文 刚,刘尚全

(合肥市滨湖医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践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形成的必由之路,其目的是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1]。然而,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该种教育方式强调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2]。它往往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轻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不足。因此,为避开传统教学的弊端,我院转变思路,将新颖的微格教学方法应用到临床医学教育中,并开展了“微格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所谓微格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它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通常,让参加培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下,对一小组学生进行10-15分钟左右的“微格教学”,并当场将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制成的视听材料,同时进行讨论和评议,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3]。为了解微格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施行微格教学法和施行传统教学法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院作为教学研究型医院,以正在我院受教的120名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2人,女生38人,平均年龄23±2.5岁,研究时间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即大四一年时间。

2.研究方法。在这120名学生大四开学前进行摸底考试,得出平均成绩。依照平均成绩以及相近的性别比,将这120名大四学生分成两个班级,每个班60人,两班之间平均成绩相近且性别比相近。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另外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此期间,两组学生的教学计划、授课教师、内容、时间和学时均相同,大四结束前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和总评。

将实验组的60名学生分成10组,每组6人,指导教师按照授课内容从每个章节选取一项教学主题,由各组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准备材料、编写教案,制作幻灯,并且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授课10-15分钟,教师合理组织学生评课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每次微格教学结束后,及时重放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导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评议,找出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对其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示范或再次观摩示范录像带,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4]。反馈和评价结束后,受训者需修改、完善教案,再次实践,直到成功为止。另外,在一学期的微格教学课堂中,通过分组安排,需保证每一名学生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员角色。每个章节的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告一段落后,有计划地开展综合教学技能训练,以实现各种教学技能的融会贯通。

为了及时评价微格教学法是否有效,课题组通过两次期中突击考试和两次期末考试来测评两组学生成绩的差异性。此外,在学生大四课程结束后,集中时间发放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两组学生对本学期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教学方法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技能的满意状况。共发放问卷120分,收回120分,有效问卷和回收率均为100%。回收的问卷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做相关的t检验、卡方分析等。

二、结果分析

1.两组学生在两次期中突击考试和两次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比较(表1)。

表1显示在四次考试成绩中,实验组均比对照组分数高,两组成绩存在差异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学生对各自的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表2)。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四次考试成绩差异分析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各自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

表2显示,实验组对微格教学法的满意度达90%,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仅为76.6%,且两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满意状况比较。通过发放问卷,从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应变素质、临床逻辑思维、组织协调能力方面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微格教学法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应变素质、临床逻辑思维、组织协调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85%、81.7%、85%、85%,而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应变素质、临床逻辑思维、组织协调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58.3%、61.7%、61.6%、63.3%,两组对各自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与建议

我院通过积极引进微格教学法,以120名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施行实验与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微格教学的实验组学生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对微格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上,都大于未经过微格教学的对照组,由此看出,微格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微格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稳固地掌握临床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技能,适合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然而,从宏观角度出发,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微格教学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1)对微格教学重视不够,训练流于形式;(2)教学条件有限,学生人数多、课时少;(3)微格教学过程中,偏重对培训学生的关注,而忽视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4)缺乏综合、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难以对微格教学训练对象进行完整、系统的效果评价等。基于以上现状,并结合我院微格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敢于打破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对微格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结合我国临床教学实际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微格教学与PBL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相结合,去粗取精,抓住微格教学等先进教学理念的思想与核心,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微格教学基本理论与内涵的理解,提高师生参与微格教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增加微格教学的课时比重,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微格教学不仅能够让医学生掌握基本临床知识,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因而,在医学生的整体教学计划中,需有针对性地增加微格教学的课时比重,除了安排正规课时,以微格教学模式授课外,也可在其他课时(如实验课,穿插一些小组试讲、反馈、评价等)将微格教学法精髓融入教学中。教师在安排微格教学训练时,通过统筹考虑,合理利用时间和教学资源,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在有限的条件下也能有效地进行训练[5]。

3.加强对微格教学指导教师的培训和考核。良好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因而,要对微格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考核,教师必须通过转变角色、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真正担当微格教学的组织者、资源的引导着和任务的咨询者。

4.建立综合教学评价指标,增加评价力度。综合评价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完整、系统的评价,评价指标主要考虑各个教学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情况[6]。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能够对微格教学效果起到诊断、强化和调节作用。指导教师在微格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和培养学生的反馈、评价意识,通过构建和利用科学具体的教学评价指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技能训练情况,才能真正发挥微格教学教学目的。

[1]张 勤,倪 琴,张室玲,等.新时期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430-432.

[2]李开龙,王秀微,王旭开,等.讨论式临床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164-1166.

[3]范莉娟.试述微格教学中的提问技能在高职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87.

[4]王庆华,吕莲萍,秦国民,等.微格教学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3-25.

[5]朱 艳.对高师院校微格教学应用问题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5):18-19.

[6]张 萍.微格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6):78-81.

猜你喜欢

微格教学法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三位一体”微格教学辅助说课的模式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