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传统气功之行气
2013-12-02宋天彬
宋天彬
行气是气功调息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用意念暗示,引气在体内运行,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或自觉有气在体内运行,则意随气行。行气可以与外在的呼吸结合进行,在吐纳锻炼的基础上,以意领气,循行经络,调畅气血,遍布周身。也可不与呼吸配合,忘掉外在呼吸,只暗示体内“真气”沿经脉运行,或盘旋,或直行,或暂住,或攻病灶,都称“运气”。但是古代的概念较为混乱,胎息有时也叫行气,闭气也叫行气,模仿龟、蛇等动物的呼吸或行为也叫行气,如龟行气、蛇行气等等。
《圣济总录·神仙服气》载:“行气一名炼气”。方法是仰卧,漱津吞津,以鼻微微吸气,不使太满,五次后可长吐一口气,至九十息。若觉烦满,可加快呼吸以调息,息调再行气,满三百六十息为一周,久久百病自除。吸气气上升,呼气气下流,久之自觉气周于身中。若行气之初觉疲倦,可以二百七十息为一周,闭气于内,九十息一咽。暗示内气上发际,并流向四肢,四肢自热。初一至十五,念气从手十指出;十六至三十,念气从足十趾出,久自觉气通手足,行之不止身日轻强,气脉柔和,荣卫调畅。该篇认为,长生之道,在于行气,灵龟之所以长存,是服气的缘故。可见行气、服气、闭气、炼气,其概念是一致的,而现代气功学的定义是:以意念暗示内气运行为行气。该篇还认为初行气时,要先安身和体,若未能“气调身安”,则暂停运气,心平气和才可行气。气到则形安,形安则鼻息调和,清气来至,于是身热汗出,此时要养气放松,不可马上活动,稍久才可收功。
《太清导引养生经》记载有“龙行气”、“龟鳖行气”等仿生行气法,实质是导引与调息的结合。例如“龟鳖行气”是:仰卧微微由鼻呼吸,闭气九次,治鼻塞不通;向东坐,仰头闭气五次,“搅海、吞津”十四次,治口干舌苦;两手十指分开,分别按双膝上,仰头仿龟吸气,使元气至丹田(肚脐下),治腰骶病。再如“雁行气”是:仰头倚墙,闭气十二次,暗示从大便排出宿食、痰浊等病邪;仰头望天,呼吸天精,可解酒食饱满,夏月行之,使人清凉。“龙行气”是:想象如龙从天降,低头下视,闭气十二次,治风疥恶疮。“虾蟆行气”是:端坐,摇动两臂,闭气十二次,冶痰饮不消,右饮右侧卧,左亦然;日出、日中、日入三时间,向日站立,闭气九次,仰头吸日精光九咽之,能益精百倍。
这些方法实质上是吐故纳新的呼吸锻炼与心理暗示的结合,是医家和道家共用的养生方法,又称服气法、食气法、调气法、炼气法等等。总之,各种以呼吸锻炼为主的气功调息锻炼,都属于吐纳法。
中医认为吸入清阳之气为阳,呼出浊阴之气为阴,而一呼一吸为一息。调息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意守和入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整阴阳,协调脏腑活动,培补先、后天之本。现代研究认为,腹式呼吸可以加强心肺和胃肠功能,改善内脏血液循环,调节血液中氧气与二氧化碳比例,调整植物神经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有利于新陈代谢以及积蓄物质和能量。
现代生理学知识表明,植物神经系统主宰不受意识控制的内脏活动。其中交感神经兴奋的一系列表现,正是中医所谓阳盛的表现,如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代谢增强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的一系列表现,正是中医所谓阴盛的表现,如血压下降,呼吸减慢,唾液分泌增加,胃肠功能加强等。前者是耗能的动员状态,后者是储能的休息状态。人吸气时呼吸中枢的兴奋广泛地向交感神经中枢扩散,而呼气时则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受抑制。此外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浓度,不仅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而且对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也起调节作用。这些都与中医所说的吸为阳,呼为阴不谋而合。人体的内脏活动一般是不能随意控制的,唯独肺脏特殊,其呼吸运动既可随意调节,又可无意识地自动进行。因此,中医把心脏比喻为主宰国家的君主,而肺脏则是辅助君主治理国家的宰相。这些就是吐纳法调节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的生理学基础,明白这个根本原理,就可以避免滥用调息法的许多弊端。
古代的吐纳法,有的以纳气、闭气为主,这是壮阳祛寒的。有的以吐气为主,如六字诀,这是可以泻脏腑邪气的方法,能使身心放松,有养阴清热作用。另有胎息法,相当于现代的低氧训练,虽可养阴潜阳,但操之过急,贻害无穷。总之,呼吸是生命悠关的大事,必须根据自身的阴阳盛衰来正确地运用各种调息方法。锻炼必须循序渐进,谨慎从事,否则易出偏差。因此,古人多强调顺其自然,以数息、随息、听息、观息等法运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