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脾肾同调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之临床疗效

2013-12-01刘洪波肖跃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脾虚健脾功效

刘洪波,肖跃红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紊乱疾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病情具有迁延、反复的特点,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该类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中选取9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应用肝脾肾同调法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病例9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9~64岁,平均41.3岁;患病时间1至18年,平均3.6年;治疗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0~66岁,平均42.1岁;患病时间1~19年,平均3.9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 50mg,每天 3次,治疗4周;治疗组:采用健脾调肝温肾方进行治疗,主要方剂组成:白扁豆15g,党参、白术、茯苓、白芍、防风、山药 10g,陈皮、炮姜 6g,肉桂 3g随证加减,肝郁乘脾程度较重者加用甘草10g,白芍剂量增加至15g;脾虚湿程度重者加用苍术10g、薏苡仁15g;血瘀阻滞患者加用黄连5g、川芎6g,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1.3.1 总体疗效 痊愈:临床症状已经全部消失,肠道的生理功能已经恢复正常,停药半年症状没有再次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已经基本消失,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粪便的性状已经基本接近正常;有效:症状有所好转,大便次数略有减少;无效:症状程度没有减轻,大便的次数和性状及排便过程所出现的异常也没有任何改善[2]。

1.3.2 证候疗效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消失,大便已成形,排便时的急迫感完全消失,疗效指数超过95%;显效:主要症状已经基本消失,疗效指数超过75%,但未达到95%;有效:主要症状有所好转,疗效指数超过30%,但没有达到75%;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疗效指数低于30%[3]。

1.4 安全性评价标准

1级:安全,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但不需进行任何处理,可以继续给药治疗;3级: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出现中等不良反应,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后,可以继续给药治疗;4级:由于不良反应只能被迫终止治疗[3]。

1.5 不良反应程度评价方法

无:无不良反应;轻度:患者可忍受,但不会对治疗造成影响,不需处理,对康复没有影响;中度:患者难以忍受,需进行特殊处理,对康复有影响;重度:危及患者生命且致死、致残,需进行紧急处理[4]。

1.6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

表1显示,对照组总体治疗效果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有效率 76.1%;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痊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9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证候疗效

表2显示,对照组证候疗效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73.9%;治疗组证候疗效为: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9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效果比较(n,%)

表2 2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n,%)

2.3 安全性

表3显示,对照组治疗的安全性为:1级35例,2级6例,3级4例,4级1例;治疗组治疗的安全性为:1级43例,2级2例,3级1例,4级0例。

2.4 不良反应程度

表4显示,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无35例,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0例;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无43例,轻度3例,中度0例,重度 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n,%)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程度比较(n,%)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导致慢性泄泻症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其中脾胃功能失调是其中最为常见的1种。故中医临床对慢性泄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健脾为主要原则,采用抑肝、温阳之品辅之。在诸多治疗方案中,目前临床常用的是肝脾肾同调法,常用药物主要包括白术、山药、扁豆、茯苓、白芍、陈皮、炮姜、肉桂等[5]。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脾虚、肝郁或肾阳不足等几个方面,治疗上也应该做到各有侧重,但是脾虚作为导致该病患者发病的根本会贯穿病情发展的始终,脾虚即易为肝气所乘,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脾虚经年就会对患者的肾阳造成损伤,使患者的病情缠绵不断。若针对脾虚症状只采用健脾方案进行治疗,肝郁只进行调肝,通常会顾此而失彼,非上工之举。肝脾肾同调方案,一方面可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另一方面则可起到已病防变的效果[6]。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健脾调肝温肾方中,党参和白术主要具有益气健脾除湿的治疗功效,为该方的君药;白芍主要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兼敛脾阴的功效,与参术合用可以达到土中泻木的效果。肉桂主要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的治疗功效,与参术配伍应用可以达到温肾阳而补脾阳、健脾运的目的,且共为该方的臣药。白扁豆主要具有补脾和中、兼能化湿的作用;茯苓不仅能够健脾还可以渗湿;陈皮主要具有理气燥湿、醒脾和胃的功效;山药主要具有补脾益气、养阴的功效,可以使参术的强脾胃运化之功进一步加强,共为该方的佐药;防风可以使参术的祛湿止泻功效加强,还可散肝郁为佐使;炮姜主要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与肉桂联用可达到暖脾胃以滋健运的效果,亦为该方佐使。方中诸药合用可以达到肝脾肾同调的效果,故可达到泄止、病愈的最终目的。

[1]巩阳.王长洪教授从肝脾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7(13):195-196.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298-299.

[3]黄惠风,季顺祥.固肠止泻丸联合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16(16):111-112.

[4]段建华,赵洪川.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肛门动力学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5(12):192-193.

[5]刘雁冰,袁耀宗.肠易激综合征与内脏高敏感性关系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9,29(15):190-191.

[6]王永炎,杜怀棠,田德禄.董建华医学文集(医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7-178.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脾虚健脾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