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观察

2013-11-30陈益友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期
关键词:溶栓缺血性神经功能

陈益友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乐清 325608)

笔者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2例患者均为2012年1月至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例,男性61例,女性51例;年龄 48~75 岁,平均(60.70±8.20)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6 h,无溶栓治疗禁忌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发病到就诊时间、梗死部位及面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生命体征监护及吸氧;溶栓治疗;积极治疗高热、感染等并非症,处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另予血栓通注射液5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然后改为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根据外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给予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规范康复治疗。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出院时以及出院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见表1。结果示两组治疗后评分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下同。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2。结果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表2 两组住院时间等项目比较()

表2 两组住院时间等项目比较()

3 讨 论

脑梗死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生存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仍然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无溶栓治疗禁忌症的患者均应在确诊后第一时间进行溶栓治疗,不可因影像学多模式检查而延误患者的急诊治疗[1]。血栓通注射液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脉通络之功效,应用于脑梗死可收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促进患者梗死灶血液循环的恢复,降低患者外周神经功能缺损。有研究显示,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2];血栓通注射液对患者脑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急性缺血缺氧对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3];步长脑心通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故笔者在脑梗死急性期采用溶栓治疗联合血栓通注射液稳定治疗效果,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改为步长脑心通口服,以促进患者恢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其方法对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确切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其方法可有效缩短病程,降低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1]刘鸣,张苏明,郝子龙.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 版的制定及解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6);369-374.

[2]金岗生,吕莉君,胡娅娜.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8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57-858.

[3]康素芝,金栋.丹奥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28.

猜你喜欢

溶栓缺血性神经功能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