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抢救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行性分析
2013-11-29田颖慧刘华清李方江孙晓华
田颖慧,刘华清,李方江,孙晓华,胡 静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 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张家口075000;3.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心血管内科,河北 张家口075000)
致命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往往因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障碍造成脑供血不足,甚至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采用胸外按压理论上可提高患者的低心排出量状态,暂时提高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从而保证重要脏器如脑灌注压稳定[1]。但突发致命心律失常患者往往并发呼吸抑制,甚至低氧血症,使抢救成功率大大下降。我们对86例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抢救,观察抢救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2—2013-0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年龄42~83岁,排除既往有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当护士发现患者突发严重致命心律失常时,对照组采用①静脉药物推注或电复律;②心电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有效的循环;③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④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静脉通道;⑤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深度至少为5cm,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2]抢救。治疗组除了采用对照组的方法外还应用面罩气囊加压人工呼吸,若有分泌物时及时负压吸引保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min。分别记录心脏转复时间,心脏转复后测动脉血气,记录此时PO2、PCO2、pH和24h生存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心脏转复时间、血气指标和24h生存率的比较:两组心脏转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O2、PCO2、p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24h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脏转复时间、血气指标和24h生存率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心脏转复时间、血气指标和24h生存率的比较 (±s)
)]治疗组 41 3.36±2.26 112.83±36.31 33.21±30.16 7.36±0.06 37 (90.24)n 心脏转复时间 (min) PO2(mmHg) PCO2(mmHg) pH 24h生存率 [n (%对照组 45 5.53±2.38 77.86±38.68 21.86±6.18 7.32±0.05 33(73.33)P值 <0.01 <0.01 <0.05 <0.01 <0.05
3 讨 论
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障碍造成脑供血不足,采用胸外按压理论上可提高患者的低心排出量状态,暂时提高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主要原理为:按压使胸腔压力增高,肺内气体被挤出,完成呼气;停止按压后,胸廓弹性回缩,胸腔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完成吸气,胸腔内压力的不断变化可以促使血液往复流动[3]。胸外按压的部位位于胸骨中下1/3处,稍低于左右支气管分叉,按压时压力向四周扩散,除了部分气体被挤入远端支气管和肺泡,使肺泡内氧分压增加,还有部分气体被挤出肺外。但因按压所产生的潮气量小于解剖死腔量,单纯胸外按压是否能达到通气的效果尚不肯定[4]。
本研究发现,对发生严重致命心律失常患者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抢救后,动脉血PO2明显升高,证实了胸外按压增加了心输出量,改善了全身组织低灌注状态,而PCO2和pH均较单纯胸外按压测得的数值更接近正常水平,表明同时应用人工呼吸能抵消因按压使部分气体被挤出的气体量,从而维持正常的肺泡通气量。总的结果使心脏转复时间缩短、24h生存率提高。
综上所述,对突发致命心律失常实施胸外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方法可明显缩短心脏转复时间、提高患者24h生存率。但针对不同自主呼吸通气量的患者如何更合理地运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尚需进一步研究。
[1]邓小明,李文志.危重病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5-179.
[2]田颖慧,李方江,刘华清,等.心血管病房护士心肺复苏技能的考核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57.
[3]温娜,赵靖.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460-2462.
[4]胡辉莹,何忠杰,张美超,等.人体胸廓胸外按压的生物力学测试[J].临床生物力学,2009,27(5):59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