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空新航线

2013-11-29

太空探索 2013年12期
关键词:欧空局空间站飞船

核聚变火箭可用于载人火星探测

一些科学家称,用核聚变动力超快速飞船将航天员送往火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从事该项技术研究的一个团队称,核聚变火箭的物理原理已得到实验室验证,很可能在几十年内就会用于送人开展90天的飞往火星之旅。现有化学推进系统往返火星约需500天。身处深空这么长的时间会让航天员遭受大量辐射,从而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为减少骨钙和肌肉丢失,航天员们还需疯狂地锻炼。研制更快的推进系统因此成为美航宇局一个主要目标。该局拟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送人前往火星附近。它已通过“美航宇局创新性先进方案”计划向美国航天推进公司MSNW的核聚变火箭研究团队提供了经费。研究人员正围绕一项潜在的载人火星任务来设计其工作。这项任务共将用时210天,其中去程83天,在火星表面停留30天,返航93天。(阳光)

欧洲货运飞船再入大气层

欧空局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4货运飞船11月2日在太平洋上空以受控方式离轨再入并被烧毁,结束了其5个月的飞行任务。该飞船是6月5日由“阿里安”5ES型火箭发射的,6月15日与空间站对接。它10月28日脱离国际空间站,离站时带走了站上约6吨的垃圾和废弃物。

ATV-4以“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发射重量20.2吨,创下了“阿里安”系列火箭发射的有效载荷重量纪录。它向空间站运送了近7吨补给物资。欧空局第5艘、也是最后一艘ATV飞船以比利时物理学家、大爆炸理论奠基人勒迈特的名字命名,拟在2014年发射。前3艘飞船也分别被冠以科学巨匠的名字,即“凡尔纳”、“开普勒”和“阿玛尔迪”。(阳光)

俄将再次尝试从火卫一取样

10月15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所长泽廖内在一次会议上说,在2011年发射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因推进系统故障而最终落回地球后,俄将再次开展火卫一取样回送的尝试。下次尝试将在2020年~2022年间进行。他说,被称为“飞去来”的该项目依然很重要,取自火卫一的样品会带来有关太阳系诞生的新发现。

火卫一据认为是被捕获的一颗小行星,可能含有太阳系形成初期的物质,但科学家仍不能确定其起源。2011年11月发射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本打算从火卫一上采集样品并送回地球。但探测器在发射后因推进系统故障而被困在低地轨道上,并在两个月后落回地球。泽廖内在会上还谈到了俄近期的其他航天项目,包括2015年和2018年开展两次月球着陆探测任务、2014年开始着手研制木卫三探测器和2024年后开展一项火星土壤取样回送任务。(江山)

俄2020年后可能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近日,俄罗斯航天工业界一位消息人士称,若国际空间站各伙伴方决定不再进一步延长该站工作时间,俄可能会在2020年后利用国际空间站上的组件来建设自己的空间站。他说:“一座新的俄罗斯轨道站正在考虑之中。除开展研究外,该站还将用来组装将飞往月球、火星和拉格朗日点的行星际探测设施。”据他称,俄“多功能实验室舱”(MLM)拟在2014年安装到国际空间站上,MLM将是俄载人航天计划的一个标志性舱段。他表示:“我们将在2014年~2015年建成一个使用寿命为30年的节点装置。MLM、两个研究与电力舱段和上述节点装置,可能还包括国际空间站的服务舱,将构成俄本国一座轨道站,可在2020年~2040年间使用。”(江山)

2017年乌克兰航天业产出将提高50%

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近日在一次内阁会议上说,乌政府拟通过同投资者更紧密合作,在今后5年里把本国航天工业产出提高50%。他说:“我们正在制订一项计划,采用公私合营方式来落实航天工业的研发项目。”阿扎罗夫说,乌拟从私人投资者方面为该计划吸引到约1.825亿美元的资金,国家预算也将为其拨款1.4亿美元。该计划的目标包括建设一个本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和一个国家卫星通信网络,并开展卫星制造。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乌拟发射“镰刀”2-1地球遥感卫星、“微星”研究与工程卫星和由乌4所大学学生研制的UMS-1卫星。(阳光)

埃塞俄比亚要搞航天

10月18日,埃塞俄比亚推出了其第一阶段航天计划,包括为推动天文研究,启用东非最大的一座天文台。10月19日正式开放的该天文台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郊的恩托托山上,海拔3200米,耗资340万美元,由埃塞裔沙特富翁阿拉穆迪出资兴建,埃塞俄比亚空间科学学会运行,设两台直径各1米的光学望远镜,将主要用于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观测研究。台长索罗门·贝莱称,它将用来观测行星、恒星、银河系和深空星系。埃塞俄比亚空间科学学会称,该国还将在未来3年内发射其首颗卫星,用于气象研究和改善通信。(阳光)

美木星探测器借力地球

10月9日,为借助地球引力来提高飞行速度,正在飞往木星的美航宇局“朱诺”探测器从地球附近飞过。此次飞越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558千米。此次飞越应会把探测器的飞行速度从每小时12.6万千米提高到约14万千米。耗资11亿美元的“朱诺”探测器2011年8月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由于运载能力的限制,该火箭无法把“朱诺”送上直接飞往木星的路线,而这也是要进行这次地球借力飞行的原因。按计划,本次飞越过程中探测器还对地月系统进行了拍照,以检查和标校其科学仪器。

“朱诺”按计划将在2016年7月飞抵木星系统,届时将进入绕木星运行的一条极轨道。它随后将用至少1年时间利用所载的9台科学仪器研究木星的大气、引力场和磁场。科学家们希望其观测数据会有助于认识木星的起源、构造和成分,包括这一气体巨行星是否有一个固体的星核。(江山)

波兰拟组建国家航天与航空局

波兰决策者们正在就是否应组建国家航天与航空局进行辩论。波兰2012年9月加入欧空局,现每年要缴纳约1.4亿美元的成员费。按照规划,新组建的航天与航空局将有助于通过由欧空局向波航天厂家签发合同的方式收回其中一些经费。组建这一机构旨在推动波航天工业的发展。相关建议是7月底由作为联合政府两个执政党之一的波兰农民党提出的。该局的职能还将包括同与航天技术有关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组建该机构的法案很可能将由议会航天委员会提交,而不是由农民党或政府提交,以争取各政治派别的支持。波兰科学院空间研究中心等波现有研究机构虽在积极参与空间相关研究活动,但却不能为波厂家的商业性活动提供支持。2012年底,19家机构组织成立了波兰航天工业协会。设在华沙的该协会现已有24家会员。2013年7月,该协会加入了欧洲一家航天工业行业机构。该机构集中了11个成员国的中小航天企业。(阳光)

俄将把拟人机器人送上空间站

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相关人士说,俄计划把SAR-400型拟人机器人送上国际空间站,作为站上俄航天员的助手。科学家已开始在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对这台空间机器人进行测试。该机器人可在站内和站外工作。该机器人现已能完成一些简单但对航天员来说有危险的任务,比如检查空间站外表面受损情况和对受损部位进行修理。SAR-400由拟人机器人技术科研生产联合公司研制,重144千克,有两个带5个“手指”的机械臂,采用了苏联为“和平”号空间站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开发的某些技术。戈尔季延科说,它将在两年内前往国际空间站,还可能用于未来潜在的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目前国际空间站上已有一台美国机器人。(阳光)

“质子”号发射“天狼星”FM6

当地时间10月26日凌晨,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美国天狼星XM无线电广播公司的“天狼星”FM6卫星。这是“质子”号在7月2日发射失败复飞后的第二次发射。“质子”号火箭下次发射定于11月中旬进行,届时将发射俄军方一颗“彩虹”系列通信卫星。该火箭的下次商业发射拟在12月8日进行,将携带国际移动卫星公司“全球快讯”超高速宽带服务项目下的“国际移动卫星”5F1。

“天狼星”FM6卫星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采用1300系列平台建造,发射质量6003千克,配备1路X波段上行转发器和1路S波段下行转发器,将部署在西经116.15度轨位,用于向北美超过2500万个用户传送音乐、新闻和娱乐等节目,设计寿命15年,寿命末期功率近20千瓦。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称其是目前功率最大的卫星之一。它投入运行后将成为天狼星XM无线电广播公司卫星网络中的第10颗卫星。(阳光)

俄一颗格罗纳斯-M卫星因故障退役

10月22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官员称,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一颗卫星已因出现终端故障而退役。俄航天局7月1日停止从编号格罗纳斯-728的这颗卫星接收信号,此后一直让其处于维护模式。由于修复故障的努力未能成功,该局宣布这颗卫星退出使用。该卫星退役后,格罗纳斯系统仍有28颗在轨卫星,其中24颗正在工作,3颗作为备份,1颗处于测试阶段。该系统需要至少18颗工作卫星来实现对俄全境的连续覆盖,全球覆盖则需要有24颗工作卫星。到2020年,俄计划把在轨格罗纳斯-M和新一代卫星数量达到30颗,其中包括6颗备份卫星。(江山)

科学家严密监视太阳磁极倒转

11月14日,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报道,每隔11年,太阳就会经历一次完全的磁极倒转,此时太阳的南北磁极就会颠倒过来。这一过程将会对整个太阳系产生影响。

美国斯坦福大学维尔克斯太阳观测台的研究人员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坚持每天对太阳磁场情况进行记录和监视。自从观测记录开始以来,这将是第四次记录到太阳磁极倒转事件。

每一个磁极倒转的开端都可以从太阳黑子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强磁场区,当一个磁极倒转周期开端之时,黑子会在接近太阳赤道的区域出现。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内,这些太阳黑子会逐渐解体并从赤道向两极移动。

维尔克斯太阳观测台的台长托德·何塞马指出,当这些带有新磁极特征的黑子抵达极区,它就会抵消原有的磁场极性。此时太阳的磁场逐渐趋向于消失,随后再次反弹增强,并完成一次太阳磁极反转过程。何塞马表示:“这就有点像是大海中的潮起潮落。每一次小的潮头都会带来更多的水量,但最后全都会退去。”

太阳发生磁极倒转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太阳磁场影响的空间范围构成一个巨大的气泡状结构,被称作“日球层”,其延伸一直要到冥王星轨道之外,目前“旅行者”号探测器刚刚通过这一太阳系边缘区域。太阳磁极的转变以及太阳带电粒子的爆发对于地球也会产生影响。当大量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时,便会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太阳活动的强弱也将对地球上的供电网络,卫星以及GPS定位系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科学家们必须不间断地对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状况开展连续监视。

何塞马表示:“我们也会考察这一事件对其他行星产生的影响。木星上会出现风暴,土星上出现极光,这些都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对于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中有趣的一点,就在于其两个半球正在发生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太阳北半球在今年夏天已经完成了磁极变化,而南半球预计也将在近期内完成倒转的过程。

哈称拜科努尔可能向西方国家开放

据哈萨克斯坦网站报道,哈国家航天局称,西方国家可能将有机会使用哈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来开展航天任务。该局官员称,许多西方国家和前苏联国家已表示有意使用该航天中心。虽然这座航天发射场正在由俄罗斯租用,但哈方不排除在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同西方国家合作。俄罗斯从1994年开始从哈萨克斯坦租用该航天中心,年租金1.15亿美元。俄预计将在2015年建成位于其本土内的东方航天发射场。(江山)

欧洲气象卫星合同签发推迟

为保证卫星能在退役时在太平洋上空再入,欧空局已将下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系统(METOPSG)合同的签发时间推迟到了11月底。这可能反映了“环境卫星”在轨报废后成为将留轨一个世纪的空间碎片给欧空局造成的难堪。推迟的主要原因是要在卫星设计中引入更大的燃料贮箱。METOP-SG将接替现有的极轨“气象业务卫星”。METOP-SG卫星将利用两倍于其7.5年工作寿命期间的燃料用量来把自己推入一条受控的大气再入路线。欧空局8吨重、8米高的“环境卫星”是在轨道碎片缓减措施出台前建造的。它2012年在约768千米高的轨道上突然报废。由于星上配备了易碎的观测仪器,会在同很细小的碎片撞击后碎掉,该卫星被视为极其危险的一件轨道垃圾。(阳光)

欧企业和欧空局联手建造全电卫星

近日,卢森堡卫星运营商欧洲卫星公司(SES)同欧空局和德国卫星制造商OHB股份公司签订了一种全电通信卫星的设计合同。这使得欧空局的“电”全电卫星计划进入到了设计阶段。这份一年期的第一阶段合同价值1600万美元,其中70%由欧空局提供,余下30%由SES和OHB提供。SES是设计阶段的主承包商,而OHB则作为SES的分包商。卢森堡政府已表示,它拟向“电”计划投资1700万美元。该计划下的首颗卫星将是一颗SES公司的卫星,可能会在2018年发射,具体还要取决于后续建造合同的进展速度。“电”卫星将采用由欧空局和德国政府出资研制的“小静地轨道”平台。该平台正在由OHB研制。西班牙商业卫星运营商西班牙卫星公司已同意采购首颗采用该平台的卫星,显示出了欧空局公私合营工作的日益活跃。(江山)

“阿莫斯”5出故障

以色列商业卫星运营商空间通信公司曾称,其2011年12月发射的“阿莫斯”5通信卫星出现故障,很可能导致卫星预期服役寿命缩短。不久该公司又表示,卫星制造方已针对这一供电故障制订出变通方案,很可能使卫星仍能达到15年的全设计使用寿命。“阿莫斯”5由俄罗斯信息卫星系统(ISS)-列舍特涅夫公司建造,工作在空间通信公司东经17度的一个新轨位。该公司正在利用这一轨位来开发其非洲业务,并把非洲作为其向本土以外扩张的首个主要目标。“阿莫斯”5是ISS-列舍特涅夫公司从俄国内市场之外赢得的少有的一份商业卫星订单。它采用“快讯”1000H平台,寿命末期有效载荷功率为5.9千瓦。卫星容量在发射时已租出过半。空间通信公司官员在卫星发射后曾表示,星上燃料量使该卫星在轨服役时间能大大超出合同规定的15年。(江山)

欧洲“普朗克”空间望远镜退役

10月23日,欧空局向“普朗克”空间望远镜发送了最后一道指令,标志着在开展了4年多成果丰硕的观测工作后该望远镜结束了这项搜寻宇宙演化最初线索的任务,已经退役。这座空间天文台于2009年5月发射,任务是对深空进行扫描观测,以寻找大爆炸38万年后形成的微弱残余辐射。由于能回望宇宙的历史,“普朗克”被欧空局官员称为一台宇宙“时间机器”。该望远镜的主要成就包括拼接出了迄今最精确的宇宙微波辐射分布图。这幅分布图基本上可说是宇宙迄今最好的一幅“婴儿照”。它还帮助宇宙学家更好地认识了宇宙的年龄。研究人员在3月份推出该分布图时称,该图表明宇宙要比原先认为的老1亿年,使其年龄变成了138.2亿岁。

“普朗克”于8月份开始着手退役时被推离绕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运行的工作轨道,飞往绕太阳运行的一条长期轨道。过去几周里,该卫星进行了休眠前的准备,并在发射机最终关机前耗光了所有剩余燃料。同其一道发射的另一台望远镜“赫歇尔”已在4月份停止科学观测,6月17日被关掉。(阳光)

美商业航天计划初获成功

11月13日,美国航宇局局长博尔登在华盛顿宣布,为了发展美国私营企业向空间站及地球低轨道运输货物的能力,美国启动了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该项目已取得初步成功,下一步将实施商业载人项目,计划在今后4年内从美国本土采用美国制造的航天器把航天员送上太空。

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2年多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弗吉尼亚州的轨道科学公司,让美国重新拥有向太空往返运输物资的能力,改变了美国依赖外国发射服务的局面。博尔登说,这两家公司的成功标志着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已初步实现目标,尔后这些私企将开始定期为国际空间站运货。

轨道科学公司今年10月完成了试验性运货任务,计划从今年12月起按照19亿元的合同,分8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20吨的补给物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与美国航宇局签署了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迄今已利用其“龙”飞船两次为国际空间站成功送货。

博尔登表示,按计划在今后4年将利用商业发射能力,从美国本土把航天员送上国际空间站。为此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波音公司与内华达山公司这3家美国企业正在研制新一代航天器和运载火箭。

“追梦者”飞船试飞中受损

10月26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追梦者”升力体式载人飞船的一艘试验飞船试飞时出现了左侧起落架打开问题,导致飞船摔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一条跑道上。本次试飞在莫哈韦沙漠上空进行,船上没有飞行员。飞船由直升机携带到高空投放。内华达山脉公司官员称,虽然出现了起落架打开故障,但本次试飞基本上还是成功的,飞船只是有些擦伤。“追梦者”飞船最终拟用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发射,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多达7名航天员,返航时将像美退役航天飞机一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条跑道上着陆。本次试飞所用的是一艘全尺寸工程试验飞船,也是第一艘适于飞行的飞船。内华达山脉公司是三家正得到美航宇局商业载人运输项目资助的公司之一。(江山)

欧空局和OHB将因“伽利略”项目推迟受罚

针对“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项目出现的推迟,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塔亚尼对承担该项目的欧空局和主承包方德国OHB股份公司提出了批评,并称将予以经济处罚。“伽利略”系统最终将设30颗中地轨道卫星,将提供美GPS系统所提供的大部分服务。欧委会是该系统所有者。据欧洲相关政府和工业界官员称,下两颗“伽利略”卫星的发射日期要到11月底热真空试验完成后才能知道。若能顺利通过这一关键测试阶段,这两颗卫星可在2014年6月交付发射,比原计划晚了约1年。 “伽利略”卫星建造工作的延误将意味着其初期服务到2015年才能开通。目前还不清楚欧委会是想只对OHB进行误期交付经济处罚,还是连同欧空局一起处罚。一些官员说,全额罚款可能并不足以解决一年的误期所带来的费用增加。欧空局局长多尔丹已答应提交新的项目进度安排,其中应包括2014年要进行3次发射。这些发射将使用俄制联盟号火箭在欧洲位于南美的圭亚那航天中心进行。每次发射将携带2颗卫星。(阳光)

“天鹅座”1飞船再入大气层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1货运飞船10月22日脱离国际空间站,10月23日在太平洋上空离轨再入并被烧毁,结束其本次货运补给能力验证任务。飞船离站时带走了站上的一些垃圾物品。飞行结束后,美航宇局将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正式评审。本次飞行是轨道科学公司要进行的两次验证飞行中的第二次。该公司接下来要按照2008年同美航宇局签订的含8次飞行、价值19亿美元的“商业补给服务”项目合同启动正式的空间站货运补给服务。“天鹅座”1飞船是9月18日由轨道科学公司的“心宿二”火箭从位于美航宇局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的。飞船于9月29日抵达空间站。由于出现了通信故障和要为俄罗斯一艘“联盟”号载人飞船让路,抵达时间比原定计划晚了几天。(江山)

俄拟耗资2200万美元建“联盟”2火箭发射台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已宣布招标在俄远东在建的东方航天港建设“联盟”2火箭的发射设施。该招标项目价值约2200万美元,规定工程须在2015年11月25前完工。新任局长奥斯塔片科说,东方航天港项目包括建设两座发射台,分别用于“联盟”2火箭和“安加拉”系列火箭。首批发射定于2015年进行,整座航天中心拟在2020年完工。建设东方航天港旨在减少俄对眼下租用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依赖。俄航天局称,该航天港从2020年起将承担俄45%的航天发射和所有载人航天发射,而拜科努尔所承担的发射工作比例将从65%降至11%。余下的发射将在俄北方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东方航天港位于俄远东阿穆尔州,将占地超过1000平方千米。联盟2是一种用于向低地轨道发射有效载荷的三级运载火箭,目前的发射在普列谢茨克和拜科努尔进行。(江山)

美国用探空火箭校准太阳观测卫星

10月21日,美国航宇局宣布成功发射了一枚“黑雁”探空火箭,其携带的仪器将校准太阳观测卫星“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上的极紫外线变化实验仪。

美航宇局介绍说,美国东部时间21日14时(北京时间22日2时),“黑雁”IX探空火箭携带校准仪器从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升空,火箭的设计飞行时长为15分钟,飞行高度约达278千米。任务完成后,校准仪将借助降落伞降落至白沙导弹靶场,用于未来的亚轨道飞行任务。

“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观测卫星于2010年发射,携带的极紫外线变化实验仪可精确拍摄太阳的极紫外线辐射,了解太阳极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和太阳磁场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精确测定太阳极紫外线辐射的长期变化,大约每年要进行一次校准飞行,此前已进行过3次。

探空火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运载工具,只携带科学仪器进行亚轨道飞行,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试验,比探空气球飞得高但比低轨道卫星飞得低。它有效载荷不大,总飞行时间较短,却是30千米~200多千米高空的有效探测工具。

天文学家发现酷似太阳系的行星系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10月28日宣布,欧洲天文学家新发现类似太阳系“家族”的行星系,其距离地球约2500光年。天文学家称,这是迄今发现的行星最多的太阳系外行星系。

天文学家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期刊》上报告说,太阳系有8颗行星,最新发现的以恒星KOI-351为核心的行星系共有7颗行星环绕母星。这一行星系与太阳系类型结构极为相似:离母星较近轨道上都运行着体态较小的岩石行星,较远轨道上则是巨大的气体行星。该行星系中有3颗行星此前已被发现,它们的公转周期分别是331天、211天和60天,与地球、金星和水星公转周期类似。

此外,与木星有3颗卫星存在轨道共振现象类似,该行星系中KOI-351b和KOI-351c这两颗新发现行星存在5 : 4的轨道共振率,即KOI-351b每绕母星公转5圈,KOI-351c正好公转4圈。不过,这个行星系的家族成员比太阳系更加“抱团”,最外围的行星距离母星约1.5亿千米,类似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多行星系统在技术上很难被发现和确认。目前,天文学家发现有行星环绕的恒星共771颗,其中只有170颗恒星被确认有不止一颗行星,拥有至少5颗行星的行星系仅有数个。

日进行太空炮弹地面试验

日本宇宙探索局的科学家称,他们已成功地对将用于轰击一颗小行星的太空炮弹进行了地面试验。这种金属撞击装置将装载在定于2014年12月由H-2A火箭发射的“隼鸟”2小行星取样回送探测器上,并在2018年某个时间射向1999 JU3小行星的表面,形成一个撞击坑。“隼鸟”2随后将降落到小行星上,从所形成的撞击坑内采集土壤样品,寻找有机物质或有水存在的迹象。科学家们认为,1999 JU3小行星比众多其他小行星更有可能含有生命的基本要素。该局发言人称,“隼鸟”2项目目前进展顺利。该探测器预计将在2019年启程返航,2020年回到地球。“隼鸟”2是2010年把“丝川”小行星样品送回地球的“隼鸟”探测器的后续型号。日本宇宙探索局科学家希望利用“隼鸟”2的太空炮弹来更好地认识小行星的内部情况。(江山)

猜你喜欢

欧空局空间站飞船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欧 盟
自制空间站模型
乘上勇气的飞船
欧空局火星探测任务有望9月发射
空间站日记
飞船可重复使用的那些门道
欧空局与俄罗斯合作月球计划
飞船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