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立足点,抓住着力点,凝聚拉动力,加快推进经济体制转型

2013-11-27

关键词:经济体制马车转型

石 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北京100811)

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已经进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攻坚阶段。这一阶段,各种矛盾复杂尖锐,深水险滩横亘面前。怎样才能涉过深水险滩、顺利达到理想彼岸?最重要的是找准立足点、抓住着力点、凝聚拉动力。

一、推进经济体制转型的立足点是营造活力企业

这里讲的活力企业,主要是指在科技进步、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既是以市场需求导向生产经营的企业,又是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壮大的企业,还是以现代制度保障有效运转的企业。

企业既是市场的细胞,又是市场的主体。没有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充满活力的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因此,推进经济体制转型,应该把立足点放在营造活力企业上。

1.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应该把营造活力企业作为立足点。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把握最好的立足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这一新生事物,虽然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否定、阻挠、甚至消灭的过程,但最终还是得到认可、允许和支持。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推进了农业体制改革,使“三农”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并为城市改革提供了经验。二是“包”字进城。通过层层承包,较好地解决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问题,激发了职工和企业积极性,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改革,扭转了企业管理落后的被动局面,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的接轨。这些都表明,只有把搞活企业这个市场主体作为立足点,才能有效推动经济体制转型。

2.从国际竞争的需要看

从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看,必须把营造活力企业作为立足点。当前,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五大挑战:一是科技的挑战,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异常激烈;二是产品的挑战,我国绝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链底端,消耗高、质量差、赚钱少;三是贸易壁垒的挑战,世界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各种壁垒不断加固,严重挤压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空间;四是规则制定权的挑战,发达国家抓住国际规则制定权不放,其他国家竞相争抢国际规则制定权,我国仍然没有与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相对应的规则制定权;五是我国体制机制制约的挑战,这是最根本的挑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打拼,国内经济体制有时又障碍重重,在很大程度上扯了企业打拼的后腿。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一条倒逼路径,这就是:国际激烈竞争→倒逼活力企业营造,活力企业营造→倒逼经济体制转型。

3.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看

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看,需要把营造活力企业作为立足点。我国正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市场体系、市场主体、调控体系、法律体系这四大支柱。把营造活力企业作为立足点,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其一,只有按照营造活力企业的需要,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才能有针对性地搭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平台。否则,就会使市场体系建设偏离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二,只有按照营造活力企业的需要,推进调控体系建设,才能使政府调控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否则,就会使调控体系建设偏离市场经济的要求。其三,只有按照营造活力企业的需要,推进法律体系建设,才能使法律起到保障公平的作用。否则,就会使法律体系建设偏离保障公平的目标。

4.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看

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看,理应把营造活力企业作为立足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只有生产关系跟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才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实践表明,偏离生产力发展特别是企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去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来不会取得成功。现在,我们非常注重研究生产关系,很少研究生产力发展规律,更加缺乏对企业发展规律的研究,而生产力尤其是企业发展规律恰恰正是应该研究的重点。当然,研究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生产力,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最后的说法就会不尽相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我们在确定经济体制转型立足点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千万不能偏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更不能离开企业这个市场主体。再说,既然我们承认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那就应该把营造活力企业作为经济体制转型的立足点。

5.营造活力企业的要素

营造活力企业涉及到诸多相关要素,需要做若干方面工作。最重要的是企业创新和政府改革。就企业创新来讲,主要是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产学研结合,着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管理创新的重点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塑企业文化,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政府改革而言,关键在于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着力支持企业创新。

二、推进经济体制转型的着力点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问题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根本的问题是政府把理应回归市场的权力回归市场。因此,推进经济体制转型的着力点,必然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深化政府改革。

怎样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在《国富论》中讲到: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1917年之后,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曾经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照搬的理想模式,也曾成为一些西方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1920年春,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2]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从根本上怀疑乃至否定了计划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可能性,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大论战。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3]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强烈反对米塞斯的观点,极力主张计划配置资源。针对兰格的观点,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摆出“价格千变万化、信息收集和处理困难、激励乏力”等三点理由驳斥计划配置资源的观点,坚决主张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在1929年资本主义爆发大危机之后,众多西方经济学家认识到完全依赖市场配置资源是不行的。这时,以政府干预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但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经济严重“滞胀”之后,新经济自由主义又重新取代了凯恩斯主义。不过,政府干预仍然存在,只是干预的程度明显弱化。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4]的《经济学》是西方最具权威的经济学教科书,他在书中指出:所有的社会都是既带有市场经济成分,也带有指令经济成分的混合经济,从来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的纯粹的市场经济。至此,才使这个持续了200多年并经过若干回合交锋的重大难题,有了一个较为一致的说法:这就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都应运用。但是,到底怎样才能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却始终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实际上,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不同的。市场这只手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政府这只手是通过依法行政来保障经济运行公平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要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司其职、协调动作,共同推进经济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凡是能够纳入计划的资源,一律实行政府配置,什么事项都以“官批为准、官有为主、官办为好、官管为妥”。可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有看得见的手,没有看不见的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才有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然而,强势政府、弱势市场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并且时常出现看得见的手打伤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比如,在资源配置上,理应回归市场配置的资源,有些已经回归,有些仍由政府掌控。由于市场配置和政府掌控并存,必然导致利益冲突;比如,在要素使用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较大差别,民营企业的要素成本远高于国有企业;比如,在民营企业准入政策上,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好天花板、玻璃门和弹簧门等问题;再比如,在保障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建设上,既不健全也不匹配,甚至存在诸多相互打架的条文。

现在看来,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加大政府改革力度。这是因为,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然涉及到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对利益和权力的调整,必然聚焦到政府改革。政府是权力的行使者,权力是体制的核心层,只有搞好政府改革特别是权力调整,才能有效推进经济体制转型。加大政府改革力度,就是要把应该属于市场的权力,统统回归市场;应该由政府行使的权力,严格依法行使,真正使政府由主导市场转变为主导市场环境。具体来说,应该做到这样三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再主导资源配置,而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保证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二是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政府不再以所有制划线,而是通过建立权利平等、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制度,保证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三是以经济法律为行政准绳,政府不再以言代法,而是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并确保依法实施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企业平等受到法律保护。

上面讲的内容,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聚焦为图1所示的路线。

图1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路线

搞好政府改革,实行简政放权,对市场而言,是发挥其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根本所在;对政府来说,是将无限政府转为有限政府和有为政府的关键环节。政府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如果把所有权力都握在自己手中,即使家长累得要死,也肯定当不好;如果把理应回归市场的权力回归市场,就会使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完善起来,就会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就会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也会使大当家更加有为。这不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吗!

三、推进经济体制转型的拉动力是“开放、改革、管理”三驾马车

严格地讲,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内涵是不一样的。经济体制转型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型的手段。要推进经济体制转型,不仅要靠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种手段,还要靠扩大对外开放和强化经济管理这两种手段,也就是说经济体制转型要靠“开放、改革、管理”这三驾马车共同拉动。

1.“三驾马车”提出的背景

先说一下“三驾马车”提出的背景和基本原理。“开放、改革、管理”这三驾马车,是我在2001年6月份的一次报告会上提出来的。当时,东营市在山东省率先实施的“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战略已经实行两年时间。在这两年中,始终有一个难题困扰着我们,这就是大开放与大开发、大发展不能有机衔接起来,推进大开放难以发挥推进大开发、大发展的作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对外开放中遇到的体制机制和管理问题没有得到相应解决。也就是说,体制机制障碍和管理弱化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开放推进大开发和大发展作用的发挥。经过积极探索、反复研究论证,逐步形成了“开放打头、改革跟上、管理保障”推进开发和发展的共识,最终确立了“开放、改革、管理”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开放打头、改革跟上、管理保障”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开放打头,就是走出去、引进来;改革跟上,就是针对走出去、引进来遇到的体制机制问题,逐一采取相应改革措施;管理保障,就是将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成功做法,上升到制度和政策层面并抓好落实,以强化管理来巩固发展开放和改革的成果。

2.“三驾马车”的基本原理

为了更好说明“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现绘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作以展示。

图2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

图3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Ⅰ

图4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Ⅱ

图5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Ⅲ

现在,我们利用图2、图3、图4和图5来讲一讲“三驾马车”的基本原理。其一,图2内圆和三条连线连接的内容即图3的内容,讲的是推进经济体制转型和“开放、改革、管理”的关系。也就是说,经济体制转型必须要靠“开放、改革、管理”三驾马车拉动,不能缺少任何一驾马车。如果少了任何一驾,都会失去平衡,都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二,图2三角形连着的内容即图4的内容,讲的是“开放、改革、管理”这三驾马车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每一驾都连着其他两驾,若有一驾拉不好,其他两驾都受牵扯。比如,开放搞不好,改革和管理都难以推进;改革搞不好,管理和开放都会遇到障碍;管理搞不好,开放和改革的成果就难以巩固发展。其三,图2外圈顺时针和内圈逆时针连线连着的内容即图5的内容,讲的是一驾马车和其前边、后边马车的关系。具体讲,就是任何一驾马车顺时针方向都会直接影响前一驾马车,逆时针方向都会直接影响后一驾马车。比如,开放搞好了,改革和管理都受益;改革搞好了,管理和开放都受益;管理搞好了,开放和改革都受益。反之,亦然。总之,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开放、改革、管理”这三驾马车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果循环的。也就是说,只有“三驾马车”协同动作,才能有力拉动经济体制转型;若有一驾拉不好,都会制约其他两驾作用的发挥。因此,拉动经济体制转型的“三驾马车”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一样,都应高度重视,都要善于驾驭,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丢掉其中任何一驾。

应当说明的是,“三驾马车”的重要程度和作用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在改革成为经济体制转型主要拉动力时,改革的重要程度最高,发挥的作用最大;在需要“开放倒逼改革”的情况下,开放就会发挥比改革更大的作用;在经济体制转型攻坚任务基本完成,需要集中修订和制定更多法律法规的时候,管理则会发挥比开放、改革更为重要的作用。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目前经济体制转型攻坚过程中,改革虽然要比开放的任务艰巨繁重,应当将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但在某些方面,开放则比改革更为重要。比如在国际上争夺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在处理贸易摩擦和经济纠纷过程中,必须采取“开放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管理来保障”的拉动方式。

再说一下,过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此验证“三驾马车”的基本原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起门来搞改革,搞不出什么名堂。前苏东国家的经济改革之路基本走了两个极端,先是关起门来搞改革,后是照搬西方国家模式。前者的结果是半途而废,后者的结果是改旗易帜。从1958年到文革后期,我国采取的改革措施是“体制下放”,与苏东国家一样走进了“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从197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开始,我国陆续进入了家庭联产承包、企业承包等形式的承包制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尤其是伴随着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整个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没有得到突破。前苏东国家的改革,为什么半途而废?我国上述时期的改革,为什么没有得到突破?这里的根本原因有,一是只在原有体制内搞权和利的上下转移,没有打开国门看世界,没有吸取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长处,没有触及原有经济体制的要害。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证明,不开放不行”。[5]二是要打开国门搞改革,才能真正搞出成果来。

2001年,我国加入WTO,象征着我们正式打开国门,从而开始了“开放倒逼改革”的历程。严格地讲,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进口替代”开始的,接下来是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建立经济特区以及加入WTO。这些步步深入的开放举措,打开了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通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增添了偌大动力,所以有人将这一阶段的改革称之为“开放倒逼改革”。三是管理水平上不去,开放、改革成果就会大打折扣。回顾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改革开放过程,最大的遗憾是管理没有紧紧跟上,致使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大量资金引进的市场化运作办法和若干先进设备,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啤酒生产企业有近两千家,其中三分之一的厂家花大钱引进了先进生产线,但由于先进设备被落后方式管理,导致若干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濒临倒闭。这时,青岛市的青啤集团开始大显身手,短短几年内就收购了40多家生产设备先进而管理落后的企业,青啤集团也由此变大。但是过了不长时间这个庞然大物也遇到了严峻挑战,这就是收购过来的企业与原有企业如何提高规模效益的问题,于是他们又打了一场以强化管理为核心的优化重组攻坚战,从而开始了青啤集团由大变强的征程[6]。这个例子说明,管理差,濒临倒闭;管理好,发展壮大。这在正反两个方面都证明了强化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我很喜欢读徐浩然、张俊杰[7]合著的《错悟》一书。这本书对现代企业经营中的“错案”进行了国学解剖。从书中解剖的“错案”可以看出: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不在企业外部,而在企业内部,在于管理出了问题。多数企业犯了因“贪大、贪多、贪巧、贪快、贪阔”而招致失败的管理决策错误,也有一些企业是诚信缺失甚至违法违规而导致失败的。实际上,小到一个企业,中到一个地区,大到一个系统乃至全国,管理问题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抓住、抓好管理这个永恒主题,才能巩固发展开放、改革的成果。

3.如何用好“三驾马车”

最后,简要说一下怎样用好“三驾马车”。用好“三驾马车”,重在聚合“开放、改革、管理”的拉动力,也就是让“三驾马车”形成强大合力。这就需要做到“三同时”,即同时搞好研究部署、同时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进行检查整改。

对开放型企业来说,应该循着“开放打头、改革跟上、管理保障”的路径,充分用好“三驾马车”。一是要积极借鉴跨国公司的经验,放手在国际市场上打拼;二是要厘清打拼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反过头来审视自己的经营战略和规章制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三是要依据改革成功的做法,修订和制定新的规章制度,以此强化内部管理,达到巩固发展开放和改革成果的目的。

四、结 语

各级政府应该统揽全局,统筹谋划,统一行动:一是要认真分析“开放、改革、管理”的相关要素,研究制定“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二是要清晰明确“开放、改革、管理”的目标任务,严格实行责任制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切实加大“开放、改革、管理”的协调力度,努力保证“三驾马车”步调一致。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米塞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奥斯卡·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刘丽娟.青岛啤酒:大并购后的大整合[EB/OL].http://finance.sin.com.cn.

[7]徐浩然,张俊杰.错悟[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马车转型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马车与游船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