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埔老人的幸福晚年(辽宁篇)

2013-11-27策划李忠诚执行编辑曹燕刘苑生整体设计刘燕

黄埔 2013年5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同学会沈阳市

策划:李忠诚 执行编辑:曹燕 、刘苑生 整体设计:刘燕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群体。

当年,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们满怀救国救民的豪情从祖国四面八方走进了黄埔军校;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他们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他们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虽近暮年,期盼统一。他们用壮举彰显了中国军人的本色,用热血诠释了黄埔精神的真谛,用生命书写了人生的传奇。

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

这个群体目前平均年龄已近90 岁。他们经历了战场的炮火硝烟,目睹了祖国的发展变迁。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百年巨变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既是难得的历史经验,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国家和民族值得珍藏的记忆。

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这个群体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的不朽功绩,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在家庭和亲人的关爱下,他们正在安度晚年。

这个群体就是黄埔同学。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支持和配合下,我们推出了“黄埔老人的幸福晚年”主题策划。通过系列报道,展示这个群体的现状、志趣和追求。

在这里,我们也衷心地祝福这些饱经沧桑的黄埔老人,生活幸福,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油宏熙

油宏熙,男,1920年12月出生,93 岁,山东菏泽人。1938年6月赴武汉考取黄埔军校十六期,编入一总队步科。1940年12月毕业后,任国民党第三十军三十一师参谋、排长、连长等职,后调军部任上尉参谋、特务营副营长、营长。1948年2月,任二十七师少校参谋。1948年,被接收为德阳解放促进会会员。1949年10月,随二十七师起义后,经德阳县委介绍,协助改造二十七师军代表,后任师警卫营营长。1950年10月编入解放军任七军二十师五十九团一营副营长。1951年3月至1955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副营长兼参谋长,战斗中曾击落美机2架。1955年10月,转业到沈阳铁路局任生活供应段段长;后下放劳动任管理员、食堂主任等职。1979年5月恢复原职。1979年10月退休。

退休后携老伴到大江南北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1988年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曾被评为省优秀会员。日常生活以书报为友,练习书法为必修课;为保持健康,对起居饮食及健身活动严格自律,坚持不懈;子女们孝顺,尽享天伦之乐。晚年最大愿望是早日看到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王学桐

王学桐,男,1920年12月出生,93 岁,河南省濮阳县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十四期步科学生大队。1939年5月提前毕业,先后在第九战区贵州军区任见习官、少尉排长、中尉副连长、上尉连长及学兵大队少校中队长等职。1944年参加“贵阳独山保卫战”。1945年,任第九战区贵州军区贵兴师管区少校营长、重庆地区军官总队队员、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职员等,后任东北救济委员会成员,负责沈阳地区救济工作。1948年12月,任北平警备司令部中校参谋、二处组长。1949年1月起义,后因历史问题被判刑。1967年11月在沈阳市落户。

1988年加入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积极参与省、市同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常有短文、诗词作品在《辽宁黄埔》、《沈阳黄埔》刊物上发表,积极与迁台家庭和台湾黄埔校友联系,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竭尽心力。现享受沈阳市低保待遇,受到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及社区各界的关心和照顾。如今,他身体健康,乐观平和,与妻子刘维毅寒暖相守,一家五口,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王老说:“祈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有益于社会、有价值的中国人,是我孜孜以求的终生心愿。年过九旬,唯求崇德尚善以自得,洁身自律以自安。”

成浩

成浩,男,1915年12月出生,98 岁,武汉市新洲区人。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一总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6年,调任远征军独立机械化炮兵十二团任副连长、连长等职。1949年,受革命思想影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到沈阳军委高级炮兵学校任教。1966年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回原单位。1982年离休。1990年入住沈阳市陵西干休所安度晚年。离休后每日生活安排规律,常年坚持早晨到北陵公园健身打太极拳,上午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时也打门球。养成午睡的习惯,下午写诗,玩跳棋、扑克、麻将等益智游戏。对生活积极乐观,喜欢接受新事物,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电脑知识;还积极参加干休所组织的旅游活动,特别喜欢家庭、朋友聚会。2010年编著了《成浩九旬晋五纪念册》一书,书中写道:夕阳无限好,心宽寿自高。

夏奇峰

夏奇峰,男,1916年8月出生,97 岁,武汉市人。1937年投笔参加鄂东抗敌自卫团;同年参加鄂东游击总指挥部干训班,结业后任政工队长及游干班指导员。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1942年毕业。1944年夏毕业于黄埔军校外文俄语第二期,并留校任十九至二十一期炮兵区队长及代队长。1946年调整编二十七师四十七旅任参谋及炮兵连长、少校观测员,后任一七七师少校作战参谋。1949年11月初随军起义,任师部营级参谋。1950年夏调炮三基地训练抗美援朝炮兵,后调北京第六炮校及沈阳第五炮校任地形教员。1953年转业到沈阳矿山机器厂任房产股长。1976年退休。退休后写诗作词887 首阕,先后于126 家刊物发表,获奖33 项;书法作品已展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生活保健守则是:立身,不亢不卑、不弃不离;养身,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淡泊名利、荣辱不惊;养心,以诗文明志、以书法怡神,以诚信交友、以平易近人。现生活无虞,妻贤子孝,万事清心。迄今九十有七,已臻高寿,如愿足矣。

蒋润苑

蒋润苑,男,1917年11月出生,96岁,山东广饶人。黄埔军校十七期及陆军大学参谋班十期毕业。

从1937年抗战开始,就在东北军五十三军随军参战,历任少尉通信员、中尉副连长、上尉连长、副营长及军部作战参谋等职,转战各地,参加了武汉会战。1943年编入远征军序列,抗战胜利后转到联勤第六兵站二十三支部任少校参谋。1950年到沈阳市公安局工作任科员。“文革”中被错误处理,1978年落实政策退休。

蒋润苑说:“我与老伴李冰茹已结婚71年,我96 岁,她88 岁,都是长期病号。三儿三女非常孝顺,轮流值班照顾备至,出钱出力从不计较。孙子辈们都受过良好教育,工作小有成绩。现四世同堂,其乐融融。从各方面说,我一家生活很幸福,而且很有尊严。饮水思源,说句良心话,这是有党的一系列英明政策,也和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分不开。我总告诉我们全家老少,一定要用感恩的态度,切切实实做一个社会主义好公民,报效国家”。

冯树国

冯树国,男,1919年出生,94 岁,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七期。

1941年,在四川空军入伍生总队任教官。1948年,调入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校长室秘书。1949年12月,随军校集体起义。1951年,到辽宁省大连市任中学教师。后受到不公正对待,平反后,重回学校工作,于1983年退休。1985年,受大连市委统战部委托,筹建大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并担任首届负责人。曾任大连市政协委员。

冯树国为国家一级书法家。自幼承名师研习书法,24 岁荣为于右任大师的入门弟子,翰墨近九十载,书风超然,赢得海内外书界推崇。现其墨迹分别入刻河南翰园碑林、四川太白碑林、陕西太白摩崖石刻、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山东潍坊国际艺术碑林等。其作品被选入文化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编辑的书法精品集,并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作为艺术精品收藏。

现在,冯树国年逾九旬,思维敏捷,行动自如。每日粗茶淡饭,生活简朴,遇开心之事轻酌红酒。每晚用温热水泡泡脚,做做自创的健身操。喜欢读书报、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期盼祖国统一强盛,世界和平安宁。

张世斌

张世斌,男,1922年出生,91岁,沈阳市人,毕业于黄埔三分校军训班十六期。曾任国民党上尉副官、少校参谋等职。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被沈阳市沈河区老干部大学聘为书法讲师兼区书法协会会长,系沈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他还被编入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被授予二十世纪功勋艺术家称号,书法曾在日本展出,获富士杯金奖。在迎奥运会期间举办了个人百幅书法展,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及辛亥革命100 周年时,其作品均被编入黄埔军校同学会出版的作品集并获奖。本人多次被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评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张老身体康健,与老伴相濡以沫70 载。在谈到长寿经验时,他说:“自古书家多长寿,只缘寿从笔中来。我退休后书法就是我颐养天年的最高情趣,每天早晨去公园打太极拳,在大地上写字,廿年来坚持不懈。书法是养心,武术是健身,正是身心双收的灵丹妙药。除加强锻炼以外,还要有好的心情,还要知足,知足者长乐,长乐寿自高。书法是我国的文化遗产,现在小学都要求开设书法课了,就是要发扬光大。我还要继续为书法事业做贡献,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芮锡和

芮锡和,男,1915年7月出生,98 岁,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1936年在杭州笕桥防空学校培训,1937年在杭州笕桥防空部队高射炮二连任战炮排长。全连战绩显著,于1937年8月14日在杭州笕桥空军基地上空击落日寇战机7 架,同年9月初在南京五台山再次击落日寇战机8 架,受到嘉奖。1940年赴云南昆明黄埔军校五分校十二期深造学习。1942年毕业分配到云南空军特务团四营十四连任连长。1944年调任云南昭通空军基地少校指挥官。抗战胜利后,调回原籍任第二○三师突击营营长。1949年5月,在浙江永康毅然率部队向陈毅所领导的第三十三师投诚起义,并于同年被委派到家乡浦江县黄宅镇任民兵连长,带领群众改造浦阳江成田80 多亩。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1951年调入大连工矿车辆厂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55年后受不公正待遇,至1984年平反退休。1989年,发起筹办了浦江县的第一家老年协会——东塘村老年协会,担任会长,多次被评为县老龄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金华市健康老人,曾任金华市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2007年5月,芮老随子女迁居大连市。虽然即将跨入百岁,但仍然身体健康,很少生病。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三四个小时,晨练一小时。芮老说:“关心国家大事,更关心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只有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崛起。一生屡经波折但为国为民痴心不改,无怨无悔。助人为乐是我最快乐的事!”

陆湛

陆湛,男,1919年11月出生于广东德庆,94 岁。1940年考入黄埔军校桂林六分校十八期三总队工兵科,1943年1月毕业分配到云南滇西抗日远征军第六军司令部任少尉见习参谋。后自愿到工兵连当排长。1944年参加滇西抗日大反攻战役,由于此次战役立功,被晋升为工兵二连中尉副连长。随后,转入第二军七十六师任上尉参谋,一六四师三团三营八连任上尉连长、三团团副。1949年12月,在四川郫县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第九师任正连级参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随志愿军五十军一五○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前线为志愿军一五○师编辑出版《抗美报》。1952年6月转业,被分配到抚顺矿务局龙凤矿工会任干事兼美术组组长。1958年受到不公正待遇,1983年平反,恢复公职退休。1985年回到原籍广东省德庆县,1986年加入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是广东省德庆县政协三、四、五届委员,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德庆县联络员。由于热爱黄埔事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为黄埔同学服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优秀会员。

陆湛热爱生活,自幼喜欢美术、书法,一直坚持练习书法、绘画,书法作品被许多单位收藏,有的作品参赛获得大奖,有的还被编入书法集册出版。黄埔军校同学会出版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年的书画集中还收入了他的作品。主要获奖作品有:“华夏龙杯”《中华龙典》、《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优秀作品集》、《艺术丰碑·中国书法史籍》、《感动中国·晚晴颂》,被授予“中国当代书法坛精英”称号和“感动中国艺坛名家”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岳长春

岳长春,1925年8月出生,88 岁,辽宁省葫芦岛人。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葫芦岛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1984年以来任葫芦岛市政协委员。

1942年,17 岁的岳长春考入黄埔军校七分校第十八期步科,1944年7月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1949年1月31日,随傅作义起义。1950年随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4年回国,分配到锦西化工总厂动力车间任副科长。岳长春任葫芦岛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以来,每年逢春节、校庆、老年节、同学病重住院,都会同市委统战部领导、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看望黄埔同学并帮助解决困难,甚至有时自己出钱帮助同学。岳长春现身体健康,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儿女孝顺,每日上午与老伴散步活动,午后与家人娱乐,是全家人的宝。

莫剑钊

莫剑钊,男,1924年出生,89岁,广西南丹人。1942年应征入伍,任少尉文书;1943年考入黄埔军校十九期炮科;1944年毕业分配到国防部重炮十二团任上尉排长,参加对日军作战。抗战结束后驻守沈阳;解放后在沈阳水泵厂工作,任建筑工程师。退休后被多家建筑单位聘为建筑工程设计师、顾问等,直到80 岁离开工作岗位。

莫老现在虽然已是89 岁高龄,但仍保持着军校时期养成的生活作风,腰板笔直、头脑灵活,耳不聋、眼不花,生活态度乐观、心态平和,每日粗茶淡饭,娱乐、锻炼成为常年坚持的生活习惯,处处体现一个老军人的风采。

郭成玉

郭成玉,男,1925年5月出生,88 岁,河南省汝县人。1943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十九期步兵科第九大队。1945年4月毕业,分配到第二军第一六七师任少尉排长、见习参谋等职。后离开部队在武汉谋生。武汉解放后,在河南军区后勤部中原影剧院参加工作。1952至1990年,先后调入天津市霞光杂技团、西北动物表演团、长春市杂技团、沈阳市杂技团等单位工作。1966年调入沈阳延风制药厂做业务员。1979年退休。1981 至1988年,担任沈阳市动物驯化团团长,组织到各地演出。现身体健康,生活完全自己打理,每日锻炼,与老友相聚,过得安逸、自由、充实、美满。

夏毅

夏毅,男,1923年8月出生,90 岁,上海市人。民革成员,1985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入上海市中华职业学校,毕业时正值上海“八·一三”抗日战争开始,16 岁参加战地服务团为抗日战争出力。1938年,随军编入第三战区八十八军十一旅转战于浙江、江西一带。1941年入西南干部训练班第五期受训,回部队后升任少尉排长。1943年,入陆军军官学校三分校军官训练班第八期受训,毕业后分配到五十军干训班担任助教、区队长等职。1945年末调入青年军二○二师第二旅四团二连任排长,后到中央银行发行局工作直至成都解放。解放后到辽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厅工作,后调到辽西陶瓷厂,先后任劳动工资科副科长、企业整顿办公室主任等职。

1983年退休后,担任锦州市中山职工学校校长,先后被市有关部门评为锦州市先进退休职工、先进办学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夏毅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市黄埔同学会的工作上,多次被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评为宣传信息先进个人。由他主编的《锦州黄埔会讯》深受黄埔同学的欢迎。十多年来,夏毅勤奋好学、笔耕不辍,由他撰写的《发挥黄埔同学优势,促进祖国统一》、《对如何推进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认识》等论文,多次被全国、省和市有关部门评为优秀论文。如今已90 高龄的夏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头脑清晰,爱好旅游、摄影,逢年过节,经常到北京和四川的子女家团聚,生活美满幸福。

刘勋

刘勋,男,1923年12月出生,90岁,湖南兴化人。1939年12月至1947年2月,在国民党伞兵部队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1947年3月参加军校第七军官培训班学习。1948年11月在国民党伞兵三团任副连长。1949年4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伞兵总队,任连长、中队长、教官等职。1954年6月转业到沈阳市电车公司。1970年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调入朝阳市阀门厂,1978年12月回沈阳市电车公司。1984年12月离休。离休后仍然积极关心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担任义务交通协勤员20 余年。在85 岁高龄时,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毕生的夙愿。现已年逾九十,生活完全自理,每天坚持散步、打拳,锻炼身体。刘老说,积极乐观向上、心态平和是我生活的基本理念。

闻思范

闻思范,男,1927年12月出生,86 岁,辽宁新民人,民革成员,现任抚顺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1947年10月考入陆军军官学校二十二期一总队步兵科,1949年5月毕业留校任勤务团排长。1949年12月在军校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任西南军政大学教导团文化教员。

1952年4月转业,分配到抚顺矿务局技工学校、干部学校任教员,1956年3月被保送到辽阳师专中文系深造学习。1958年下半年,被错划“右派”,下放到企业劳动,接受教育,1978年落实政策平反,重新分配到抚顺矿务局机械厂中学任教。1983年参加辽宁大学中文函授(本科)学习,同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自1987年起,连续被抚顺市望花区政协聘为三、四、五届政协常委,同时,还被聘为望花区公检法系统廉政建设监督员。2003年10月,当选为抚顺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期间,积极为同学服务,关心会员,热心帮助困难同学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与海外同学保持联系,认真践行黄埔同学会的宗旨。

闻思范自幼爱好文学、喜欢书法,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写作,其作品收入2009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汇编的《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书画集,还多次被刊登在《辽宁黄埔》。他的两子两女,均受到良好教育,是中高级知识分子,敬业爱岗。闻老身体健康,行动自如,享受着天伦之乐!

林学清

林学清,男,1928年2月出生,85 岁,辽宁大连人。1947年7月,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十二期第一总队骑兵科,1949年1月毕业,分配到国民党骑兵第二旅任中尉排长。1949年8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配到西北军区军官学校第一大队任文化教员。1950年10月调入解放军骑兵学校任马术组教员。1951年4月任总参谋部军事出版局编译处编校员、助理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6年5月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馆员。1960年任军事科学院供给处助理员。1964年3月转业支商,任开原县老城供销社副主任。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任开原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科长。1978年任县供销社副业科科长。1984年被选为开原县政协委员。1987年任县政协副主席,同年被选为辽宁省第七届人大代表。1984年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历任辽宁省同学会理事。1990年任铁岭市黄埔同学会副会长、会长。现与老伴一起生活在开原市,乐观向上,注重养生。生活理念:勤蹓,管住嘴,心态美。平时喜欢看书、弹琴,每天坚持走一万步。

蓝春泮

蓝春泮,男,83 岁,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民革成员。1949年黄埔军校二十二期通信科毕业。1950年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文化教员。1951年任解放军第八步校文化教员。1960年辽宁大学政治经济学函大毕业。1980年任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职大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编著《贸易经济教材》18 篇2 册、《工商行政管理教程》6 册、《辽宁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第三篇经济合同管理》等在省内发行,撰写《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探讨》等19 篇论文,均在全国工商系统内发表并收入论文集;撰写民革参政提案7 篇。1962年被沈阳市授予“沈阳市职工教育先进教师”称号,1984年被辽宁省工商局职大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0年以来,历年被民革辽宁省直工委评为“优秀党员”和“特殊贡献党员”。吟诗写诗是蓝春泮的平生所爱,他著有《痛悼邓公》等30 余篇诗词作品,先后发表在《辽宁黄埔》、《辽宁省工商管理》、《金秋吟》等刊物上,并被辽宁工商网站转载。在接受采访谈到人生感悟时,蓝老动情地说:“铭记‘九一八’,没国就没家。立下兴邦志,拼力建中华。”并欣然作诗抒怀:

欣逢盛世乐无边,国泰民安数十年。平生爱好写点诗,歌颂党和邓青天。

无忧无虑度时日,心宽体健八十三。儿女孝顺天天乐,喜看小康翻两番。

杜燕山

杜 燕山,男,1925年4月 出生,88 岁,沈阳人。1948年在辽东学院读大学时,毅然投笔从戎,立志报效祖国,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炮兵第一中队。1949年随军校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事政治大学川西分校学习。

1950年考入沈阳市房产局任房管员。1953年考入沈阳机电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系,毕业后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1958年调入铁西房产局修建科,先后任工程师、科长、设计室主任,全面负责房产局技术工作,在房屋结构设计上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嘉奖,获得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八十年代在房产局成立的“七二一”工人大学任教主讲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基础课程。1986年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直到1995年以后彻底居家休养。

杜燕山每天生活很有规律,早饭后到公园打太极拳、散步。坚持每天看报纸、看新闻,积极参加沈阳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活动,关注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合作、两岸的和平发展。虽年事已高,仍然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坚持白天吃一个水果,晚上睡前喝一杯牛奶。不吸烟、不喝酒,食不求精,粗茶淡饭足矣。一生为人正直,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心态平和,快乐生活每一天。

范鸿志

范鸿志,男,1926年生于辽宁铁岭,87 岁,1948年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编入特科总队工兵科,1949年12月在郫县起义,编入川西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12月分配到六十军工兵营任军事教员。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在史仓里阻击战中荣立三等功,获军功章一枚。同年调入六十军司令部工兵处任参谋。1959年在长江南京段参加国防施工,荣获一八零师先进分子称号。1964年转业到丹东物资局下属建材公司。1977年实行玻璃套裁供应办法取得成功,在全国、大区、省建材会议上做经验介绍。1984年调入生资公司任经理,使公司扭亏为盈,经济效益突出,荣立物资局一等功。1987年退休,为国家行政十六级干部。

柯保田

柯保田,男,1926年12月8日出生,87岁,辽宁丹东人。中共党员,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丹东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高级工程师。194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二十三期一总队步科,后随军校起义,编入解放军西南军大川西分校学习。1950年10月复员,分配到丹东市建设局工作,1953年任城市规划测量队队长。1970年2月到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调回单位,曾荣获市科技论文三等奖。1985年组建联合试桩组,进行桩基试验研究,许多工程荣获省、市优秀工程,个人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标兵、市科技先进分子。1988年退休留聘总工办,承担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写“工程地质图”,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荣获国家测绘局颁发的荣誉证书和证章。2000年获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奖。

柯保田爱好音乐、体育,喜欢笔墨书法。2007年开始学练太极拳,坚持不懈,87岁时获丹东市第二十九届武术比赛42 式太极剑一等奖,还参加迷你马拉松赛跑等。现儿女敬业、孝顺,家庭幸福。生活感悟:一生不争不贪,不计得失,与人为乐,知足常乐。事业上勤奋实干,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注意心理养生,树立良好心态。

任季良

任季良,男,1926年12月出生,87 岁,辽宁辽中县人。1948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1949年12月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5月转业到沈阳商业部门工作。1988年在沈阳五金公司铁西分公司退休,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任老身体硬朗,为人宽厚,积极乐观。每日生活规律,坚持在公园锻炼打太极拳,喜爱读书看报,关心时事政治,积极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他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充实,每一天都很幸福”。

王宪法

王宪法,男,1927年出生,86岁,山东蓬莱人。194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炮兵科,1949年随校起义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学习,1950年10月复员回到丹东。先后在丹东市建设局、丹东市建设公司、辽宁第一建筑公司工作。1971年后,历任辽阳市规划设计处技术员、工程师,辽阳市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设计室主任、副院长、院长,曾先后获得辽阳市城市规划设计处红旗手、辽阳市建筑设计院先进工作者、辽阳市先进工作者、辽阳市劳动模范称号。1982年加入民革,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当选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1990年当选为辽阳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至今。1983年以来,先后当选辽阳市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辽阳市政协常委。1989年至1991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辽阳市委员会驻会副主委,1991年退休。退休后,他与同行的老同志一起成立了兴辽总合设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共设计、审核工业及民用等建筑图纸一百多项。1998年至2007年,他被辽阳市建委聘任为特邀技术顾问并担任辽阳市勘察设计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负责审查辽阳市所有基本建设工程图纸。在此期间,他还兼任辽宁黄埔建筑设计院副院长、辽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院长,并被建设部房地产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辽宁省老科协工作先进个人。退休多年来,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和岗位,用他的专业技术,为辽阳的经济发展发挥余热。现在,他只在辽宁一家公司担任建筑设计顾问。平时,与老伴一起看书和散步,生活幸福而安逸。他的人生格言是:宽待人、严律己、勤奋进,就能走向成功之路。

杨锺田

杨锺田,男,1927年12月出生,86岁,辽宁省海城人。1948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步科。1949年12月在军校集体起义编入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学习。1950年3月选送沈阳防空学校学习,后留校做军事教员。1954年转业到沈阳中山路小学、中学等任教师。1988年在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退休。

陈会义

陈会义,男,1928年2月出生,85 岁,辽宁盖县人。1948年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步兵大队四中队;1949年12月26日随校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军随营学校学习,后又被调到解放军高射炮校学习。经过两个阶段的学习,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决心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陈会义后来在沈阳服装厂财会岗位工作,历任科员、科长、副厂长兼总会计师等职,并多次被授予先进生产者,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编写了《会计人员操作规程》一书。

何常年

何常年,男,1928年6月出生,85 岁,辽宁丹东人。1948年,辽宁师专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一总队工兵科。1949年12月起义参加解放军。1951年分配到丹东铁路小学任教师,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后下放劳动,1964年恢复工作,1979年落实政策,任教师、教导处副主任等职,1981年7月退休。后被丹东市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聘为教研员,直到1993年回家休养。1983年10月参加丹东市民革组织,先后任支部委员、主委等职。1985年10月,参加丹东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曾担任联络组长、市同学会理事,被省同学会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何常年兴趣广泛,爱好摄影、养花、旅游、登山、打门球等,广交朋友、生活乐观。如今生活幸福,三代同堂,外孙、外孙女是复旦、北大的博士毕业生,其家庭还被当地评为“五好家庭”。

何常年的人生信条是:精神富有才是真的幸福,活着能使别人快乐,自己才会快乐。

杨魁义

杨魁义,男,1928年8月出生,85 岁,辽宁辽阳人。1948年秋季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步科。1949年随校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6月分配到沈阳一所学校深造学习。1950年11月转业至沈阳市房产局后任房管员、股长、科长、工程处长等职。1960年9月任和平区房产局电气技术员、工程师。1968年6月在“五七”干校学习、劳动。1974年12月回到和平区房产局。

1985年4月加入沈阳市黄埔军校同学会。1986年6月被推荐为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平区联络组长。1990年10月退休,曾任沈阳市和平区七至十二届政协委员、常委及民革和平区支部主委,连续12 次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19 次被评为优秀民革成员。在26年政协委员、常委任职期间,撰写提案30 余件,其中《关于构建和谐社区完善服务机制》、《关于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双轨多元体系》等提案被列为优秀提案和重点提案;所撰写的《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几点建议》论文被评为沈阳市统战系统优秀论文。坚信“行成于思、业精于勤”的理念,心境欣然,喜爱与老伴旅游,家庭和睦、儿孙事业有成,晚年生活温馨和谐、美满幸福。

康长清

康长清,男,1928年10月出生,85 岁,河北宁晋人。1948年7月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1949年12月在四川郫县起义,参加解放军一野十八兵团西南军大学习。1950年10月复员参加银行工作。1989年退休。1985年起,当选沈阳市沈河区第八至十三届政协委员,现为沈阳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沈河区联络组组长。

康长清身体健康,爱好旅游,家中四世同堂,生活美满幸福。他虽耄耋之年,仍积极组织沈河区的黄埔同学参加学习及各项有益活动。他说:“在祖国蒸蒸日上步入小康社会的美好时代,我要再活20年,看到祖国更强大、更繁荣,这是我最大的夙愿”。

星耀环

星 耀环,男,1929年1月出生,84 岁,辽宁新民人。1948年沈阳第三高中毕业,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炮科。1949年12月在四川郫县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复员,1951年1月考入沈阳银行工作。1965年下放到辽宁新民市大红旗镇参加劳动。现住在大红旗镇营坊村,日常尤喜闻鸡而起,操练健身,并常于田园间做些轻体力农活,享受农耕之乐。闲暇时与老伴读报、看电视,与儿孙交流国家大事、时事新闻的感想,偶尔也会妇唱夫随,享受自娱自乐。

辛贵忱

辛贵忱,男,1929年11月出生,84 岁,辽宁绥中人。1948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一总队工兵大队二中队。1949年12月在四川郫县起义,编入西南军大川西分校教导六团。1950年10月转业到沈阳市沈河区小学任教师、主任等职。1955年至1988年在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任视导员、督学等职。1988 至1990年任沈河区文艺二校校长。

冯大昌

冯大昌,男,1929年11月出生,84 岁,辽宁辽阳人。1947年7月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二期炮兵科。1949年2月毕业,3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1951年3月复员,到鞍山市崔家屯小学任老师。1954年3月调到鞍山市第七中学任教。1989年12月离休。1984年参加民革组织,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鞍山市铁东区第一至五届政协常委,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政协委员、先进民革成员、优秀共产党员,及省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和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先进会员。

离休后得到了原工作单位、市民革组织以及市委统战部和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各方面的关怀和照顾。冯老说,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我有七个子女,都非常孝顺,每逢年节家庭大聚会,其乐融融。2001年,我被铁东区胜利街道评为府兴社区“文明家庭标兵”。我常常教育子女们要永远不忘党和政府的恩情,好好工作报效祖国。座右铭是:勇、智、仁、信。勇者无畏,故不可侵犯;智者不惑,故不可违乱;仁者爱人,故能得众心;信者不欺,故可委以重任。

李繁春

李繁春,男,1930年8月出生,83 岁,辽宁沈阳人。1948年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炮兵科。1949年12月随校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复员转业被保送沈阳师范专科学校学习,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首届学生会主席。1953年2月到中学任教,先后在沈阳四中、五十四中、一七九中等学校担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从事教育工作45年,桃李满天下。1982年调教育局党委负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87年被评为市委平反冤假错案先进个人。1990年退休后,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现任铁西区联络组负责人。曾担任辽埔科技公司理事长,被居民社区聘为法律顾问。

他说,我的做人原则是:堂堂正正做人,工作精益求精,团结助人为荣,后天下之乐而乐。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全家二代、三代都受过高等教育。每天生活规律,上午到公园组织中、老年人做操锻炼,午后看书看报其乐无穷,邻居们都说我是黄埔幸福老人。

边长泰

边长泰,男,1931年1月出生,82 岁,辽宁省新民县人,中共党员、民革成员。

1948年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工科;1949年12月随校起义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并随军任文艺干事;1950年复员到辽宁新民银行工作,随后考入东北财经学院就读;1954年毕业,从此在三尺讲台上度过45 个春秋。他曾在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授和校务委员等职务,先后编写出版了著作21 本,发表国家级论文60 余篇,1993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担任民革大连市委主委,辽宁省副主委,民革中央第七届、第八届委员。1984年开始先后出任区、市、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委员,全国政协第九届常委。撰写了《关于建立维护消费者利益基本法案》等提案几十份,并有两件提案获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从教学岗位退休后,边长泰还曾任《黄埔》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现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广泛联系海内外学友,共同探讨祖国统一大业。如今他四世同堂,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感谢多年来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将秉承老有所为的精神,为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尽心尽力,奋斗不止。”这是八旬老人的肺腑之言,也是他一生忠诚于党和祖国积极工作的真实写照。

杨植栋

杨植栋,男,1931年1月出生,82 岁,吉林辽源市人。1948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一总队兵科。1949年12月25日在成都随军校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西南军政大学十八兵团川西分校学习,其间参加修建成渝铁路。1951年3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晋升为副排级干部,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5月复员,被分配到沈阳市公安局七处油脂厂做计划管理工作。1962年调入辽宁省轻工业管理局食品工业处。1968年10月下放到盘锦辽宁省“五七”干校学习劳动。1972年被分配到辽阳化纤总公司劳资处。1978年调回省轻工业厅,并于1979年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处长、处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1991年退休后在原机关担任两届离退休老干部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并参加了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为了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现在为韩资企业熊津豪威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做顾问。

杨植栋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儿女孝顺,老伴是同一单位的,结婚后一起渡过了风风雨雨近六十载,在逆境时互相帮助、互相体贴,共同克服难关;在顺境时,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尹皓坤

尹皓坤,男,1931年2月出生,82 岁,辽宁辽阳人。1948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二十三期步科。

1949年12月随军校 起义,编入解放军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1951年3月随部队入朝参战,任第六十军一七九师文工队副分队长。1955年初回到沈阳市大理石厂任科员。1958年12月调入沈阳市油毡厂。1969年11月在沈阳市建材局供销公司任科员。1975年8月调入沈阳市第一水泥厂任供销科长、供销处长等职。1991年2月退休。

尹皓坤曾被黄埔军校同学会评为全国先进会员。如今,尹皓坤任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沈阳市同学会副会长。他秉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心国计民生大事,积极联络海内外黄埔同学。常年坚持早晨参加老年合唱团活动,下午健步锻炼身体。

杨树模

杨 树 模,男,1933年11月出生,80 岁,苏州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二十三期步兵科。

1949年12月,在成都郫县起义。1950年7月考入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952年7月毕业分配到旅大市商业干部训练班任教师。1953年12月调入大连金县二中任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等职。曾在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进修5年。1965年曾救过多名溺水学生。198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调入大连教育学院任数学教研员,多篇论文被东北三省数学年会和辽宁省数学年会评为优秀论文,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辽宁省“优秀教研员”。曾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辽宁省中学数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是中国数学竞赛命题委员。1990年,担任了大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秘书长、辽宁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2000年,和几名优秀退休教师一起,成立了大连启明科技文化培训中心,为大连市青少年做了大量科技文化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杨树模还利用闲暇时间,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虽已是80 岁的老人,他坚持练习书法、绘画、摄影,还经常撰写文章,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王德成

王德成,1925年7月出生,88 岁,辽宁鞍山人。

1946年初参加新六军输送团三营任日文翻译。先后在青年军第二师军法处、二○七师炮兵团任少尉。1947年9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三军官训练班十五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分派到第四十九军二三六团三营九连任指导员代理连长。1949年10月回到鞍山,在鞍钢从事财会工作35年。1953年被鞍山市总工会授予“经济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89年,获财政部颁发的“从事财会工作30年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荣誉证书。退休后,1987年和老伴赴美国洛杉矶女儿家探亲生活近两年,切身感受到在美黄埔同学和海外华侨华人期盼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心愿。王老喜欢读书、看报,特别喜爱有关黄埔历史的书籍。每天按时看“每日关注”电视栏目,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防建设时事报道。平时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饮食以素为主,坚持散步,增强体质。目前,王德成四个女儿都事业有成,孝顺父母。

李嵩岩

李嵩岩又名李英川,1927年7月出生,86 岁,辽宁铁岭人。1948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三军官班第十六期步科,10月随军起义。先后在铁岭市公安局、鞍山市文化馆工作。1978年至1983年曾任吉林省考古分队队长。后回鞍山市千山区文化局从事文物考古工作至离休。现任鞍山市历史学会顾问,市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研究理事会理事长,鞍山市收藏协会会长。

李嵩岩是一位造诣很深的考古学者,为考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5月担任吉林省考古分队长时,率队在白城市近郊发现了“靶山原始社会晚期墓葬群”,其历史年代为原始社会晚期,距今有5000 余年的历史。其中出土的“古柄石刃刀”是目前国内外罕见的“稀世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李嵩岩调来鞍山后,对鞍山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横山古战场”、“汉新昌县遗址”、“首山古战场”、“千山”、“鞍山古洞”、“汉安市城”等考古发现。李嵩岩还积极组织历史、文物专家赴海城市八里镇营城村(原唐代安市城址)调查研究,发现了大量的汉墓砖、汉陶器(残)、五铢等,证明了这些文物历史年代早于古高句丽400余年,以事实驳斥了别有用心的外国人来此摆供祭祖的闹剧。

李嵩岩曾任鞍山市政协委员15年,积极参政议政,其《要制止西鞍山遭破坏的提案》得到市委领导的重视,使文物古迹得到保护,曾被评为辽宁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如今,李嵩岩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精力充沛,仍然为考古事业奉献余热。今年4月份还出版了《东北地方往事》一书。他的人生格言是“小车不倒就要往前推”。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同学会沈阳市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浅谈黄埔军校卫生与营养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爱是逐梦的翅膀
同学会
满满的干货分享THX、HAA、ISF、CEDIA同学会成功举办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