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三段两分支式教学资源设计研究
2013-11-26赵辉章凡张瑜
赵辉 章凡 张瑜
1 中南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 长沙 410083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长沙 410078
1 前言
“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的优点体现在首先着眼于师生的双向活动,该模式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可以离开学;其次体现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该模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再次是对课程类型进行了划分,分为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以及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类型的课。
传统教学模式中粉笔板书这一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独特的优势:有利于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情感的交流;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教学的进度和节奏等。但它也有缺点,很难将抽象的概念讲解清楚,不够直观、形象。多媒体的出现弥补了粉笔板书的不足,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方便教师的重复利用、改进和更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但是,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过程中因为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好坏或者参考,所以急需符合师生需要的指导规范或实例,用以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2 “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
根据广义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式,皮连生吸取了加涅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在《智育心理学》中提出“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其中,“六步”是指所有知识完整的学习过程都经过途中所示的步骤,这也就有了相应的教学步骤。“三段”是指教学和学习的6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段:第一到第四步为第一段,其中心任务是知识的理解;第五步为第二段,其中心任务是知识的巩固和转化;第六步是第三段,中心任务是知识的提取和运用。“两分支”指的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前四步相同,从第五步开始出现分支:左边一支表示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和提取,右边一支表示程序性知识的练习和迁移[1]。
该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有下面一些优点。
1)传统教学模式着眼于教师的行为,而“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则是着眼于师生的双向活动。该模式认为教学本无独立过程,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是为学习服务的。
2)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模式反映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从第五步开始,教与学分为两部分:左边的部分代表陈述性知识的教与学,右边的部分则代表程序性知识的教与学。
3)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课型结构的概念,“六步三段两分支模式”清楚地解释了基本课型的结构。课的结构的概念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反映的是一定教材单元体系中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其组织。课的类型不同,教学任务和特点也不同,其教学过程也相应有所变化。
根据广义知识分类和知识掌握的阶段,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可选择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应引导教师根据不同课型来选择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将教学资源的设计与教学法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由此,课堂教学资源设计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1 “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模式
图2 教学资源设计流程图
3 课堂教学资源设计
课堂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理想的课堂教学资源应该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按照科学合理的教学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3]。近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经验都必须经过主体的同化才能对主体产生影响。他所提出的认知结构是一种建构的结构,是主体通过不断地建构而形成的。教师教学活动作为学生认知的过程,应建立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功的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设计理念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将教学步骤概括为三段:一段为知识的理解,一段是知识的巩固,一段是知识的提取和应用。在教学资源设计中应遵循这三段的任务,并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开发出优质的课堂教学资源,以期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1 知识的理解
理解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认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有研究证明,不理解就容易遗忘也难以应用[4],只有被理解的知识才有可能迁移和应用。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为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对知识有更好的感知和认识,提出将知识体系进行划分的概念,即知识元和知识单元。
知识元是指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位,知识单元则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划分而成,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把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一个个的知识元,各知识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并给每个知识元唯一编号,类似于书本的页码,在课件中以进度表的形式显示。在课件中实时显示当前授课的进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进度把握自己讲解的速度,以达到最优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记录自己需要的进度显示值而不需要记住具体内容,按照编号能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便于在课后进行目标明确的复习。
知识单元的概念是把知识体系以知识点的形式体现,一个课程中各知识点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授课过程中单向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根据需要有交叉、有重复、有返回地讲解,则需要将知识划分为知识点,并且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以及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
3.2 知识的巩固
知识巩固指的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前提,再认和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5]。可见,识记和保持在知识巩固中占主导地位。艾宾浩斯的研究指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不均匀,最初速度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复习、巩固来克服遗忘。课件设计中可以通过添加记忆棒和交互白板模块来实现实时复习、实时巩固。
图3 多媒体课件截屏示意图
1)记忆棒。记忆棒实现的是将之前讲过的知识内容在后续课程中有所显示,这样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前期知识的回顾,也便于学生对前期知识的回想以及衔接。传统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采用粉笔板书教学时,会把黑板划分成几块,在讲某一部分内容时把前一部分内容的板书留在黑板上。而如今板书的内容相对来说较少,这一好的传统习惯在多媒体课件盛行的时代要想继承下来,目前可行的方法之一是缩略图的使用,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划分某一特定模块来放置缩略图。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缩略图实现,缩略图的制作过程不复杂却繁琐,可以通过截屏的方式来实现。
2)交互白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退出当前运行的课件,另外打开窗口完成课堂提问,输入完成后才能继续运行课件。缺点在于在课堂教学过程出现了间断,不利于教师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这也是造成如今教师随“计算机”转的原因之一。利用交互白板,点击键盘小图标页面加载一个输入文本框便可完成和学生的交互,便于教师自由发挥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
3.3 知识的提取和应用
真正掌握知识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两个方面,还体现在能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知识的提取和应用是掌握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6]。凡是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相关问题都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应用,平时说的做作业、考试就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检查学生是否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
当今学生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学习任务繁重,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一门心思放在记笔记上,怕漏听,听不懂教师讲授的内容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课记的笔记上,因为上课教师讲的没有认真听,课后复习既浪费时间又不见得有很好的效果。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应合理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而不是任由资源浪费。建立资源库是一个有效的解决路径,把学习资料包括拓展内容整合放在资源库中,可供学生下载,只要在课件中提供链接到资源库的网址即可。这样,学生上课就不用一门心思记笔记,可以专心听老师讲课,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教师讲课也将更有激情,形成良性循环。学生还可以自己学习扩展知识和自检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在妇产科学上的应用实例
基于“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模式,已完成了《妇产科学》课件的制作,图3为课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截屏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妇产科学》课件的设计页面分为标题区、导航区、内容区以及交互区。标题区包括授课主题和路标,路标实时显示当前的知识单元。在导航区,该课件将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元和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的设计实现课件内容的导航,知识元的设计将知识元编号便于查找与复习。内容展示区展示各知识单元的具体内容。交互区包括记忆棒、画笔、键盘:记忆棒的设计是把前面讲过的内容以截屏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画笔和键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交互,无需退出课件的运行,可直接完成交互,便于教师的自由发挥。该设计方便了教师更好地按照科学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
5 结束语
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应共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资源的作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7(5):74-76.
[3]任为民.谈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设计制作的几个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51-53.
[4]梁薇,文雪.教学活动中知识的理解[J].教育导刊,2012(4):75.
[5]南艳敏.提高数学当堂巩固率,为专业打基础作铺垫[J].学周刊:C版,2011(1):113.
[6]张志敢.知识的应用与迁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