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内容和策略的选择
2013-11-24韩耀强
韩耀强
(海盐县教研室,浙江 海盐 314300)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课型,其功能和作用有2个方面,一是概括总结,形成结构;二是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相信许多物理教师都有“复习课难上”的感慨.事实上,这类课型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案可借鉴,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因而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能反映其教学态度.
本文结合“曲线运动”复习课的教学实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两个维度对提高物理复习课有效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复习案例呈现与教师访谈
1.1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案例描述与点评
1.1.1 情景创设
一带电小球静止在匀强电场中,如图1所示.
1.1.2 对话互动
师:现将绳子突然剪断,小球将做什么运动?
生1:曲线运动.(大多数学生也如此认为)
生2(补充):类平抛运动.
图1
教师示意学生2:请到黑板上画一下轨迹.生2上台板画轨迹a(见图2所示).
生3(提出异议):不对.生3上台板画轨迹b.
生4:我觉得应该是直线运动.
教师示意学生4:请你也到黑板上画一下轨迹.生4上台板画轨迹c.
众生:不会吧,小球是受到重力的.
生4(觉得有些难为情):哦,我没有考虑重力,那么,我赞成a轨迹.
生5(急切地):是直线运动.由于小球受重力、电场力的合力作用,应沿合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等教师示意,直接上台画上轨迹d.
众生议论纷纷……
师(笑问,并进一步引导):刚才的交流,我们认识到前面同学的分析过程中缺少了对原状态和受力的分析而出错.那么到底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呢?物体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图2
点评: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复习课中,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对话暴露学生错误思维,生成有争议的话题,成为师生互动、反思向深度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从而实现生动的课堂和有效的复习.复习课引入教学并不雷同于新授课,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知识的应用,是一个知识不断深化和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1.1.3 回顾探讨
曲线运动条件(对于规律的回顾):F合(或a)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
确定轨迹的核心分析(策略探讨)可分2步走(见图3所示).
图3
1.1.4 反思纠错
绳子剪断前:小球受力平衡,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沿绳方向,并与绳子拉力等大反向.
绳子剪断瞬间:绳子拉力突变为零,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不变,此时小球初速为零.故小球的确沿轨迹d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1.5 变式巩固
如图4所示,一带电小球从距离水平方向匀强电场高h处静止释放,小球将做怎样的运动?
……
点评:这是一个由教师提供情景、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体验和重新自主建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识的过程.变式题答题的正确率较前一题大大提高,几乎无人出错,实现了复习教学中的变式迁移、拓展思路和学以致用.
图4
1.2 教师访谈
上述典型案例属于高三物理第1轮复习“曲线运动”复习第1课时的常态课.执教者是一位县级学科教学能手.笔者在课后与教师们进行了对话、交流活动.
笔者:一节成功的复习课就是要造成学生新、旧认知的冲突,有冲突方知错,有冲突才明理,有冲突才印象深.今天随堂听了你这节复习课,感到耳目一新.课前,你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怎么思考的呢?
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针对课标、高考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基于学情分析和存在问题的预设.
第1,学生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是:F合(或a)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具体到实际问题的理解应用时,往往对这两个物理量的分析出现疏漏,具体表现在:① 受力分析不完整或将受到的某个力处理成F合;② 没有对物体的初态v0做理性分析把握.所以,我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作为复习内容之一.
第2,学生已经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是将曲线运动分解成2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处理.但在具体对运动分解时却没有把握好两点:① 合运动才是物体的实际运动;② 要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来确定两个分运动的方向,否则分解无实际意义.故而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作为第2块知识的复习内容.
笔者:根据课堂观察,能够清晰看到这节课的复习重点放在“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和应用上,这不仅是课标和高考的要求,也确实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点.这节课以问题情景带动知识升华和方法提炼的策略很有效,你是如何选择教学策略的?
师:作为复习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想方设法暴露学生的认知、思想状况,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疑惑组织教学.在这节课里,我是从典型的问题情景引出相关知识,通过对话互动、反思纠错,再进行变式训练,期望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建立知识体系和结构,从而提升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案例引发的复习教学启示
对这个教学案例的深度分析和教师访谈,我们可以概括复习课设计的“学情、知识、情景、思维”4个要素,从而引发出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和策略选择富有意义的一些启示.
2.1 学情和知识要素分析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最根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其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复习教学案例的教师访谈启示我们,复习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正确定位,这是什么类型的复习课?是单元复习、综合复习还是专题复习?通过这节复习课要解决学生的什么问题?如果是多个知识点的复习课,复习内容不能局限知识单元,而是考虑知识的结构,从学科思想和方法上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框架.这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知识的综合,更是思想的综合.
复习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拨乱反正、巩固提高.复习课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分析学情要素和知识要素,上课的背景、学生的已有认知怎样?复习前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技能基础,但这些知识是否一定正确?技能方法掌握到哪个水平?这些都需我们在课前精心挑选学生平时练习中的易错题进行归类分析,并且与学生交流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于对复习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容量、进度与节奏、教学策略等有整体的把握.
对于什么问题详讲,什么问题简讲,什么问题不讲,什么问题请学生分析,教师心中一定要清楚,这叫做“把握分寸,有所侧重”.例题选择要形成合理的梯度,并进行变式训练;对所选例题、拓展性练习题的知识背景和过程进行深度分析,使学生思维与教学内容同步.
值得一提的是,复习课教学中要重视教科书的作用.复习中涉及某些概念、规律的理解,教辅书并没有像教科书叙述这般明晰,应引导学生看一看教科书上是怎么说的,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同是也能起到旧知唤起作用.
2.2 情景和思维要素设计是教学策略选择的依据
目前复习课的教学组织基本上是教师就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详细罗列知识点及重要的、易错的知识内容,然后讲解例题,进行相应练习,下课时小结和布置作业.
这种先讲后练的组织形式使学生练习时容易上手,节约时间且正确率高,教师批改难度降低.对于比较难的知识块内容,其优越性更明显.
但是,这种教学策略有2个方面缺陷,其一是知识与练习得不到整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难以提高.由于知识的整理与练习的讲评是脱离的,学生往往记住了知识而不会运用,或知道了方法但无法提取知识,使学生失去自信心;其二是降低了反馈的功能,掩盖了学生的一些错误,容易造成一些知识漏洞的遗漏,使师生失去判断力.
本复习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学生易错的具体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犯错,发现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带动知识点的有效复习.这也启示我们在教学策略选择时,首先要重视问题情景的设计.根据认知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情景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情景讨论问题,展开联想,引导学生将这些情景进行归类,可以总结一些非常典型的物理模型,训练学生创新所需的思维素质.
其次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学生对有些内容的理解存在某些疑惑问题,我们应遵循思维特点多花点时间重点讲解、分析到位,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真正弄明白,这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解题时不能按照试题的发展顺序分析出题中的各种情景,并把各种情景翻译成模型,我们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并作必要的图示,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子过程,寻找、挖掘各对象、各运动子过程的连接点.
复习课有先讲后练、先练后讲和讲练结合等多种组织形式.事实上,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然而也不能天天用,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朝着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科能力的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