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计划”教学模式下通信工程英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3-11-23刘逸韬朱昌平陈娅珺龚润航
刘逸韬,朱昌平,陈娅珺,龚润航
(河海大学 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英才计划”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它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基于学校实施的“英才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从为学生定制培养方案加强个性化发展、引领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工程实践素养、组织学科类竞赛提升综合实力等方面进行了通信工程英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目前,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工科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 工科类学生培养现状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与教育结构调整,开始改变单一化的培养模式与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走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特别是工科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采用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工科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1-2]。
在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方面,国际上不少高校通过若干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实效,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工程教育发达的国家,均已形成一系列完善的优秀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它们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关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6]。国外部分高校工科学生培养模式特点可归纳如表1所示。通过对各高校的教学经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成功的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有3个特点:
(1)在理念方面,强调回归工程教育并推动教育精英化发展,强调对工科优秀人才个性化培养。
(2)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地位,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在课程设置上,优化课程结构,重视人文教育。
表1 国外部分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下对培养通信工程英才的探索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在工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突出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强调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发展。通过选拔优秀学生、配备杰出学术导师来制定个性菜单,引领学生科研探索,指导学生学科竞赛;通过实施校企合作、配置优质资源来优化培养过程、助推学生个性发展,造就工程英才。
2.1 优化培养,选拔英才苗子,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对工程英才的定位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科人才。首先在全校范围内选拔英才苗子,对具有拔尖实践创新人才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新生选拔的条件有高考成绩、所获荣誉及获奖情况、特殊专长等。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学校组成专门的审查组对报名的学生进一步筛选,安排面试,对荣誉及获奖情况进行加权计分,有的甚至还考察高中阶段表现。除了选拔学生外,学校对导师也进行选拔。有名师才能出高徒,只有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所以学校精选了一批优秀的、责任感强的硕士生导师担任英才学生的学术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带一”培养,优化发展。导师职责明确:一是分年度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并负责学生年度培养方案完成情况的考察与评价;二是在指导学生学业的同时,根据学生特长与兴趣,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辅导、就业指导等,提升其综合素质;三是引领学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强化实践创新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导师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制,综合考虑师生双方的科研方向和自身意愿,充分将选择权利下放给导师和英才学生。在调动导师培养学生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充分赋予了学生从事学术和科研工作的自主权,使得师生双方配合更为默契,促进学校整体学术科研水平的提高。导师“一带一”培养英才学生,用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来管理本科学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成长[7]。
2.2 因材施教,制订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英才计划”的学生与学术导师双向选择确定后,导师会与自己的英才学生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通过其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学术研究,分年度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规划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学生特长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辅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助推学生个性发展。例如:通信系朱昌平教授对他指导的龚润航同学的要求是:除了保持优秀成绩之外,还要尽可能多地参加学科竞赛,如教育部组织的六大IT学科赛事,并参与教师主持的校企合作科技项目;通信系的江冰教授为丁磊同学制订的方案是:大一期间协助一些英语科研资料的翻译工作,大二能够承担一定的编程任务,大三要能独立承担部分硬件系统的制作任务,大四要结合毕业设计做综合性课题,并发表科研论文。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动手实践自己的想法[8]。
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以适当的教育,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课堂化传授的教学模式,因每个学生的不同而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也改变了传统高校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培养方案的束缚,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2.3 精选课题,引导学生成长,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针对学生个人基础和对科研学术方面的兴趣,“英才计划”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参与课题组研究,走进实验室跟随导师和实验室学长循序渐进地开展科研训练。导师倾注心血和精力,用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培养英才学生[9],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分解出理论性、技术创新性、设计性、发明创造性较强的且本科生能承担的子课题,由英才学生为主的本科生研究小组在导师科研团队指导下独立完成。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声学与通信梯队是由物联网工程学院朱昌平教授负责,该团队本科生中不断涌现出创新、创业的优秀学生,他们的创新或创业能力受到多方一致肯定。如通信专业本科生王斌,经过团队内参与科研项目的积累,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他在校期间完成了水声图像通信系统的研制,以第一作者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并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10],同时主持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并取得优异的成绩。通信系的庄文龙同学,利用节假日6次带领团队承包企业委托的通信测试项目,大学期间自立自强,未用过家里一分钱。他受团队培养机制的激励与启发,从大四开始创业,在上海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在英才计划培养模式下,团队学生针对所研究的问题进一步产生新的想法,这些新想法又反过来对导师的科研项目推进提供新的思路,进而形成了“教、学、研”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2.4 以用促教,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工程实践素养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的开展打破了中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桎梏,改革大学教学模式中与实际工程应用脱轨的现状,开创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导师明确要求英才学生到企业学习,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培养本科生工程实践素养,通过理论实践环节实现书本知识向工程应用能力的转化,并关注学生应用能力到创新智慧的飞跃,即在面向实际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能力的积累和思维的拓展,最终实现培育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强化了大学教育要主动服务于企业需求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作者所在团队,多年来与20多家单位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倡导“学以致用”,教师带领本科生深入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的工程技术难题。在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实践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等5个本科生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平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无锡中科超声、常州新理念超声、江苏久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优秀本科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中完成产品的开发,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校企合作,适应社会需求,让学生提前步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结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实用性与实效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
2.5 精心组织,指导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科赛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潜在力量,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导师的科研团队利用假期精心组织并鼓励以英才学生为主的优秀本科生研究团队参与科技创新类竞赛,增进院校间的相互了解,提升英才学生团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并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与国内一流大学同台竞技,相互学习,得到了媒体和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11]。
作者所在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多年来积极参与教育部为主导的高水平学科竞赛,并在竞赛中多次获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可喜的成绩。2011年,朱昌平、单鸣雷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张辛楠等,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012年,由陈秉岩、朱昌平等老师指导的吴亭苇等7位本科生完成的作品“LED光伏一体智能照明系统”,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具备“低碳、高效、节能”理念的决赛作品中,从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2 05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一等奖。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不仅使得工科学生的工程素养大幅提升,而且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的能力,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同配合的能力。参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类竞赛,对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2]。
2.6 共同进步,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团队协作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人际互动的社会,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据新华社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因此对工程英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还要加强其各种素质的拓展,尤其要提高其团队意识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为此,学校定期以“英才计划”联合班的形式集合学生,组织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举办讲座等,旨在加强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英才计划”联合班的班级凝聚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共同进步。比如,学校于2011年12月2日组织“英才计划”学生赴华为南京研发基地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了解IT行业的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拓宽视野,也加强了师生内部的沟通交流,有计划、有目标地提升英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另外,2012年11月11日,学校组织户外拓展培训,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组织各类的活动,“英才计划”的学生学会了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方式,个人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开阔了眼界,加强了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团队协作意识。
2.7 滚动发展,进行学年考核,加强英才质量监控
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负责”的宗旨,结合每位学生特点制订的个性化培养计划,注重对学生和导师的过程评价,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总结考核工作,以加强工程英才的质量监控。
考核以学年为单位,有进有出,滚动发展。对学生而言,考核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将予以退出个性化“英才计划”联合班:
(1)成绩排名未进入本专业前40%;
(2)经补考后仍有不及格必修课程;
(3)因不适应或特殊原因而无法继续参与“英才计划”,且本人提出退出申请的学生。
考核中出现上列情况之一的“英才”学生,若在学科专业某一领域有所发现、发明和创新的,且经导师推荐、学院考核,并报学校“英才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可保留其资格。另外,学校也会在该届学生中选拔并补充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进入“英才计划”联合班。
对于导师,也有年度考核指标,如果对学生不够负责,也有被淘汰的可能。“英才计划”对师生来说其实是一个竞争计划,但它并不是传统的竞争机制。对师生而言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它打破唯分是举的传统,与自己前一年相比较,在专业能力、科技创新、社会工作等方面是否取得进步、得到提高,不断促进以使自己做到更好。
以学年为单位进行考核,实行良性竞争、滚动机制,有进有出,从而加强英才学生的质量监控。
3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的实践总结
3.1 “英才计划”有利于工程英才的培养
(1)教学模式的转变。现在多数高校中,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普遍采用的知识传授方式,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化与教学模式知识化的缺点。对优秀工科学生而言,往往需要的不是大众化教育,而是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英才计划”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导师“一带一”培养学生,既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促进了教师自我观念的转变。教师能因材施教,挖掘学生个性特长,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师生间团结合作,互相尊重、鼓舞的氛围。
(2)学习环境的改变。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一个人更好地发展。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精神气质等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成长为适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精英人才。学校为“英才计划”的学生配置了优质的设备资源及场地,构建了一个适合工科学生学习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英才计划”加强了优秀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风,共同进步,塑造校园精英文化。在这种有利的整体环境熏陶下,让个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实践创新精神,成长为工程英才。
3.2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点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下,学校对“英才计划”联合班的学生实行考核滚动机制,这样可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但也使学生个体产生了比较强的心理压力,因此导师要通过思想工作和政策导向来调整学生个体的心理压力。
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能偏向智育一面。需要定期以“英才计划”联合班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同时,导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类科技竞赛,以锻炼、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
要加强“英才计划”学生与其导师的沟通交流,形成一个反馈机制,学生要善于钻研,不懂就问,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耐心辅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教学相长,使学生高效地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而教师也能深入地探讨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
4 结束语
“英才计划”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新生的事物,它有着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英才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导师 “一带一”培养英才,是研究生培养方式向本科阶段的延伸。学校将形成“导师—研究生—大四—大三—大二—大一”的梯队培养模式,取得以老带新、以大带小的良性循环效应[13]。实践证明,“英才计划”教学模式下对工程英才的培养,更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李震,朱昌平,范新南,等.“3+1”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8-130.
[2]田逸.美国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朱昌平,徐衫,朱陈松,等.“卓越计划”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1(9):113-117.
[4]刘丽君,李斌,郑焱,等.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 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5):50-51.
[5]赵红亚,马志强.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相互借鉴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6(3):22-26.
[6]朱昌平,王智,朱陈松,等.日本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68-170.
[7]费英勤,颜恰茂.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究,2003(6):24-26.
[8]王荣德.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02-106.
[9]范新南,黄波,朱昌平,等.研究生模式在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89-92.
[10]王斌,朱昌平,单鸣雷,等.水声传感网中的高效调制解调器的设计[J].声学技术,2012,31(4):436-441.
[11]朱昌平,曾小阳,刘艳,等.通过“六大赛事”促进IT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3-16.
[12]朱昌平,刘昌伟,黄波,等.通过“团队建设”促进IT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22-126.
[13]朱金秀,范新南,朱昌平,等.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