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1)

2013-11-23

护理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冠心病领域病人

研究显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非传染性疾病,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多发,是世界上最大的疾病负担源[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冠心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受到心理行为因素与躯体因素的共同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冠心病行PCI术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和临床疗效[3]。为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生命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2010年4月选取在某医院心内科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住院病人1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②病人均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无认知能力;②语言沟通交流障碍,依从性差。③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符合纳入标准病人120例,其中心绞痛80例,心肌梗死24例,心力衰竭16例。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55.3岁;病程1d至30年;文化程度:大学8例,中学30例,小学及以下22例;职业:干部20例,职工30例,农民10例。干预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7岁~79岁,平均58.1岁;病程7d至28年;文化程度:大学8例,中学34例,小学及以下18例;职业:干部12例,职工36例,农民1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职业和介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实施,每次进行心理干预20min~30min,每周4次或5次,共3周。

1.2.1.1 掌握病人基本情况 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病人,从言行上、感情上亲近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收集病人资料,了解疾病的经过,了解病人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评估,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

1.2.1.2 冠心病知识健康宣教 利用图片、录像、讲课、黑板报、小册子等进行集体和个别健康知识宣教。

1.2.1.3 个别心理指导 谈病人感兴趣的话题,对其病情进行选择性的解释,使之对疾病的病因、进展及预后有所了解,正确认知,解除疑虑。向病人讲解情绪与本病产生的关系,特别指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病情的不良影响,采取疏导、支持和帮助等措施,减轻乃至消除其负性情绪。对病人由于疾病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表示理解、关注和同情,并予以安慰,引导其倾诉内心的苦闷,将负性情绪发泄出来。

1.2.1.4 成功经验交流 邀请有经验、恢复较好的病人现身说教,充分发挥病人的角色榜样作用,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及心理应激能力,控制情绪、稳定病情,使病人早日康复。

1.2.1.5 缓解情绪法 ①支持疗法:如心理支持疗法、信息支持疗法、家庭社会支持疗法;②行为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③森田疗法;④音乐疗法。放松训练时,嘱病人安静舒适地坐或躺在病床上,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呼吸及放松训练,嘱其有顺序地先自上而下收缩,放松各组肌肉,然后使全身肌肉松弛,稳定其情绪,消除杂念,保持心境宁静。

1.2.1.6 围术期心理干预 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症状,最大限度地配合医务人员,保证介入的顺利和成功。①术前:耐心倾听病人提出的疑问,并用病人能够接受的语言、语速与其交流,使每位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②术中:使用尊重亲切的称呼,热情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轻握病人的手减轻其心理压力,器械轻拿轻放,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③术后:病人回病房后恰当地告知其介入手术情况,重视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干预。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穿刺伤口有无出血、血肿,观察穿刺侧肢体感觉、活动及皮肤颜色、温度,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时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尽量避免病人激动,增强其康复信心。④出院指导: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交代复查时间及体力活动情况,指导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在全程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熟知专业知识,工作有条不紊,仪表整洁,富有友善和耐心,这样可对病人起到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有利于心理干预的开展。

1.2.2 评价指标及工具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估。①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4]: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制,方积乾翻译,用于测量与个体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包含对生理领域(PHYS)、心理领域(PSYCH)、社会关系领域(SOCIL)和环境领域(ENVIR)4个领域的质量评估。有2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分~5分5级评分,最后换算成标准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反应度。②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量表(SDS)[5]。③社会支持量表[5]: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④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6]:由Costa等编制,用于评估被试者的人格特质,共60个条目,每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友善性和严谨性5个分量表。⑤临床资料调查表:包括病人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术中情况、手术并发症及随访病人术后3月内合并症控制情况和临床表现,并发症包括急性血管闭塞、心律失常、周围血管并发症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例

2.2 两组病人生命质量分数增加值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生命质量分数增加值比较(±s) 分

表2 两组病人生命质量分数增加值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领域 环境领域 生命质量总分对照组60 8.3±1.9 7.9±2.1 6.4±2.0 6.9±1.8 29.5±5.1干预组 60 9.2±1.5 9.0±1.8 7.5±2.0 8.1±1.4 33.7±4.1 t值 -2.771 -2.822 -3.100 -4.100 -4.972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影响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分析 以病人生命质量各维度作为因变量,病人性别、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抑郁分数、焦虑分数、社会支持分数、大五人格分数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对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生命质量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焦虑对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生命质量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抑郁对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生命质量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干预对生命质量总分和各因子分增加值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领域和生命质量总分增加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3。

表3 影响病人生命质量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PCI术成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降低PCI术的并发症,这可能是因为: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强烈而持久的负性情绪可造成躯体生理机能失调,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刺激血小板功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触发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7],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行PCI术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调节生理机能失调,减轻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和血管局部反应。

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冠心病行PCI术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还能够改善临床疗效[8]。临床疗效主要是由医生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而病人自身的体验和评价往往与医生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生命质量就是一种由不了解医学知识的病人对治疗效果做出自我评价的指标。本研究发现,PCI术后两组病人的生命质量分数均增加,但心理干预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分数的增加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病人的生命质量。周丽华等[9-12]发现,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冠心病PCI术病人的精神、社会方面的生命质量。

本研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控制了经济文化、性格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结果发现,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不利于其生命质量的改善,个性不良即神经质倾向影响其生命质量的提高,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其生命质量的改善,而PCI围术期的心理干预则能够提高病人的各种生命质量指标,全面地改善其生命质量,尤其是心理领域的生命质量。这可能是因为冠心病病人常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这些精神症状会造成其心理、生理功能更加失调,并影响其临床疗效、术后康复和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在其中具有调节作用[6-9],心理干预则能够通过改善其精神症状、应对能力、自我体验和评价,提供心理支持,促进心理、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1] 吴兆苏.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38.

[2] 黄俊,王梦洪,郑泽琪,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335例临床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8):44-45.

[3] 常丽,姚云,孙慧.心理干预缓解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1C):3025-3027.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77-83.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127;194-197;235-238.

[6] McCrae RR,Costa PT.A contemplated revision of the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587-596.

[7] 张泽萍,李艳红,张存良.60例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306-307.

[8] 姚云,常丽,陈君凤.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疗效评估[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5):437-438.

[9] 周丽华,李远珍,叶美娟.心理干预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9,28(2):148-150.

[10] 马骏,刘同涛,贾崇奇.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55-556.

[11] Leeper B.Nursing outcome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J].J Cardiovasc Nurs,2004,19(5):346-353.

[12] 李敬田,宋玉萍,孙宏伟,等.冠心病伴发的抑郁与人格、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5):421-424.

猜你喜欢

冠心病领域病人
谁是病人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领域·对峙
病人膏育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