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僵化现象实证研究

2013-11-22孙小军何明霞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孙小军 何明霞

摘 要:本文以武汉市三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当前大学生语言僵化现象的表现特征、语言僵化形成的原因等,进而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应对语言僵化的具体策略,以期给英语教学者带来一定启发,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语言僵化;僵化原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046-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11

1 . 语言僵化现象研究现状

僵化现象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1972)提出,是指语言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学习者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等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学习量变化对改变这些固定状态几乎不起作用,学习者语言水平也不再像初级阶段那样稳步上升,而是呈现停滞不前的状态。僵化现象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严重阻碍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发展,因而探索僵化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当前,学术界在语言僵化现象领域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国外研究起步较早,主要从生理学、认知心理、情感因素等角度研究僵化的成因。“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Lenneberg, 1967),“语言习得机制”(Chomsky, 1980)及“内因论”(Ellis, 1994)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语言僵化现象。Krashen(1985)& Brown(2002)提出积极的情感因素有助于语言习得,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引起语言学习的停滞。国内学者对僵化现象也进行了广泛研究,戴炜栋(2008)等结合我国教学实际,从不同角度探究僵化现象的原因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部分学者,如牛强(2000),戴炜栋(2001)、周大军(2005)通过选定中国二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僵化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综合来看,学术界对语言僵化现象研究多停留在语言层面,忽略语用层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也主要以访谈、观察等为基础的质化研究,欠缺真实语言数据材料的量化研究。本文拟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市三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大学生英语僵化现象进行实验性研究,运用错误分析法研究语言僵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语言僵化形成的原因,探索应对僵化现象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2 . 武汉地区高校在校生英语僵化现象实验研究

2 . 1 研究对象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武汉市三所不同层次高校的金融学专业2010级和2012级本科生,研究对象被分为三组,其中A组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在校生,共105人(其中2010级48人,2012级57人);B组为湖北经济学院在校生,共103人(其中2010级51人,2012级52人);C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校生,共98人(其中2010级49人,2012级49人)。实验研究的样本分别来自武汉三本、二本、一本高校,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武汉市高校大学生语言僵化现象的总体状况和特征,提高本次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 . 2 研究工具

本次实验研究主要使用了三种研究工具:(1)写作测试:写作测试题为2012年6月份CET4写作原题。(2)口语测试:测试题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2)第1单元课文Adjustment to a New Culture(817词)。(3)问卷调查: 结合相关研究调查问卷,本课题组设计僵化原因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母语迁移、学习动机、兴趣、环境、策略、教学法等15个项目。

2 . 3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首先在规定的时间内(30分钟)完成一篇命题作文,课题组运用错误分析法,统计学生在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等方面语言错误;第二步为口语测试,要求学生阅读英语教材上的一篇文章(817词),朗读前不能预习,用录音笔记录学生的阅读,事后分析学生在语音层面的错误;第三步为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系统分析形成僵化现象的原因。

2 . 4 研究数据分析

表1口语测试统计数据表明,与2012级学生相比,2010级学生在语音层面,尤其在半元音、重读、元音、辅音等项目仍然出现较高的错误率,语音僵化较为明显。表2写作测试统计数据表明,与2012级学生相比,2010级学生在语义、语法、语篇、词汇等层面出现错误的频率仍然较高,语言学习时间长短与语言错误的频率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出现了语言僵化现象。表3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母语迁移、教学法、语言环境、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等因素是引起僵化现象的主要原因,需引起今后英语教学工作的高度关注。

3 .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性意义

本次实验研究表明,语言僵化现象广泛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等方面,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也大大影响了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引起我们在语言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外语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应对措施,破除语言僵化现象,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3 . 1 重视母语迁移问题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文化思维等会直接影响外语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干扰效应。因此,在二语教学课堂,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母语和目的语在语音、词汇、句法、思维方式等层面的异同点,促成母语正迁移的形成,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发生。一方面,我们需要让学生意识到,母语与二语在一些基本的概念、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可以合理运用母语知识促进二语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强调,并引导学生关注母语与外语的区别,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发生,不能让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长期停留在母语的思维阶段,更不能让学生将母语结构、语用意义等生搬硬套到二语习得过程中,造成母语负迁移,影响、制约学生二语学习的进程。

3 . 2 破除语言工具论思想的制约

长期以来,语言工具论的思想比较深入人心,部分学习者甚至错误地认为语言学习就是为了交际,片面强调意义传达,忽略语言形式的重要性。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者对一些常见的语言错误视而不见,语言形式错误也因此得不到及时的纠正,长期如此会容易导致语言僵化现象的形成,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广大语言教学者应该认识到,语言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求,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习者的错误保持适度的宽容,但也要对容易“僵化”的语言错误保持警惕,必要时也应采取措施及时干预、纠正,避免语言僵化的产生。

3 . 3 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Krashen(1987)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完成的,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是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拓宽语言学习的途径,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网络英语教学平台等资源,通过英文电影、电视、VOA、BBC专题节目、网络英语资料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熟悉、掌握语法规则。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状况,帮助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认知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文化现象与特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3 . 4 因材施教,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首先,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引路人,任课教师应努力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引路人的作用。其次,教师还应加强语言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教法进行适当、灵活的处理,提供与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相符的学习内容,调节语言学习的难度、宽度和深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方法、技巧,让学生逐步地认识到语言学习主要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4 . 结语

总之,语言僵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是二语习得的重大障碍之一,需要引起二语教、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研究语言僵化现象的特征,探究僵化现象的成因,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干预性的措施,能够有效地破除中介语僵化现象,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因此,广大的外语教学工作者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多多观察学生的语言习得状况,及时发现僵化问题,并采取应对性的解决方案,推动学习者的二语能力朝着目标语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Han, Z, H. 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72(10): 209-300.

胡荣.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纵览[J].外语教学,2005(3):23-25.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28-32.

王善江、曹盈.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2):148-150.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