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海洋观测站的诉说
2013-11-21撰文李明春吕宁
撰文 李明春 吕宁
处于鼓浪屿风景核心区的厦门海洋站
在厦鼓海峡(俗称鹭江海峡)的鼓浪屿西南侧的海中,距郑成功雕像北约500米处,有一座大小圆形叠加的蘑菇状的特殊建筑别具一格,那就是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站。由于它处于鼓浪屿风景区的核心区,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始建于“万国租地”
厦门海洋站源起于厦门港潮汐观测,建于1903年,距今已有110年的历史,是我国海洋岸滨极少的几个过百年历史的观测台站之一。该站曾用名“厦门海洋水文气象台海洋组”、“厦门海洋站”等,该站观测资料的正式记录开始于1905年,现今能查到的最早潮汐记录始于1907年9月7日,是我国海洋岸滨观测历史的一个注脚。
1905年至1950年的潮汐观测归厦门海关管理;1950年12月该站被移交给厦门港务局管理;1953年12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航保处与厦门港务局合作管理;1955年11月由海军东海舰队航保处管理;1959年1月又被移交给福建省气象局厦门气象台,并设有厦门海洋水文气象海洋组。国家海洋局成立后,该站于1966年1月正式归属国家海洋局,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厦门海洋中心站(现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管理。1903年,厦门沦为“万国租地”,为了厦门港航道的畅通,大型船舶进出厦鼓海峡时需要乘潮,所以清政府厦门海关在英国人的“协作”下,于厦鼓海峡中的江心礁设立了潮汐观测水尺,用方块石砌成了以“英尺”为单位的灯塔型水尺。1905年开始正式进行厦门港潮汐观测。当时在该水尺观测时采用陆上望远镜观测,1951年该水尺停止使用,之后被炸掉。目前能查到的该点观测资料时间段为1905年至1951年。
厦门站最早的潮汐观测水尺——江心礁水尺(1905年至1951年4月)
海洋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
该站水尺观测于1951年移至江心礁南不远处的鹿礁石上,依然采用水尺观测,并设立了以“米”为单位的木质水尺,直至1954年该站的潮汐观测才改用瓦尔代式验潮仪观测。为了提高潮汐资料的完整性,1957年11月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岛式验潮井,使用自记验潮仪进行每日全潮自动记录。从此,厦门港的潮汐观测走上了正轨。2002年自记验潮仪进一步更新换代为自动化验潮水位仪。
当年在鹿礁石建站时,鹿礁石还只是海中的一块大礁石,在礁石上建起一间小房子,那就是最初的观测站房。鹿礁石离鼓浪屿岸边约70米,退潮时可以步行到鼓浪屿岸上,但是涨潮时就要靠一条小舢舨摆渡。直到1973年,才建起一座栈桥将鹿礁石与海岸相连。
惊心动魄的记忆
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还经常被人忆起。1959年8月23日夜,厦门遭受到百年一遇的特大台风袭击。当时的海洋站站房极其简陋,没有引桥,小船不能行驶,人员也无法撤离。狂风、巨浪和暴雨猛烈地冲击着站房,房底被海浪冲破,房顶受损漏水,墙壁也被巨浪冲刷得四处渗水。站房在风雨中摇曳,就像大海中无助的小舟,随时都可能被海浪吞没。厦门海洋站全体职工冒着生命危险加固门窗,封堵破损的屋顶和地板,尽全力保护站内的观测仪器。经过齐心协力的通宵奋战,保住了站房和所有的仪器,使得整个台风期间,观测仪器都能正常工作,记录下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加之厦门海关港务课内迁,该站曾暂停观测数月。之后,在厦门岛解放初期又曾停测数月。除此之外,一百多年来,该站潮汐观测从未间断过。正是因为这一代代海洋人为海洋观测事业的默默奉献,厦门海洋站的潮汐观测工作才得以持续百年之久,观测资料得到了较完好的保存,资料质量也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这些宝贵的观测资料为厦门大桥、码头等港工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许多科研工作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厦门海洋站宝贵的观测资料为厦门大桥、码头等港工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观测体系渐完善
改革开放后,厦门港潮汐观测工作开始走向社会,走向世界。1988年该站成为“全球海面观测站网”的测站,为国家间或区域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高质量的标准潮汐资料。这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厦门海洋事业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以及厦门沿海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厦门沿海地区面临的海洋防灾减灾压力越来越大。为切实履行厦门市防灾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厦门海洋站不断强化海洋观测和预报体系及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海洋灾害预警报技术水平,丰富各类海洋灾害预警报产品。
在海洋观测方面,已初步形成包括各类浮标、雷达和岸基构成的立体观测系统,观测对象从气象、潮位、波浪等海表环境,逐步扩展到温盐深剖面(水温、盐度、深度)等水下环境,实现了海洋岸基站观测数据的分钟级数据实时传输。
在海洋预报方面,他们加大创新力度,开发了航线预报、渔场预报、礁石淹没时段预报、厦门7个海域精细化预报、工程建设环境预报、旅游度假区环境预报、海上搜救环境预报等综合环境预报产品。预警报信息发布覆盖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WEBGIS平台、厦门港海上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媒体,社会服务面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