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传统教育发出“挑战宣言”:记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2013-11-21王海燕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采用倒叙的方式记述了发生在印度帝国工程大学(ICE)中的故事。该片用一个“另类”学生所做的另类事件开头,以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碰撞为主题,描述了帝国工程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教育方式。电影一开始,展示了一系列让人忍俊不禁的镜头。在帝国工程大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新生报到之日,必须以穿内裤的形式对大二学长致以诚挚的敬意。这似乎已成传统,大家虽有异议,但也并未见到谁“揭竿而起”的。但事情总是往往就是这样具有戏剧性。有一天,一个大一的新生竟通过运用八年级所学的物理常识——盐水是最好的导体——给大二的学长以一个血的教训。在接下来的教务长的开学训话中,又是这个大一新生向教务长提出了一个让其为之纠结的问题;这个大一新生在上课时不照搬书本知识,挑战“权威”,多次被老师赶出教室;当大家都在浴室中为洗澡的人太多而发愁之际,他却在任何可以找到水的地方,如浇花的水管等,随时享用淋浴。这个“另类”学生——兰彻(音译。下同)——的一系列做法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笑。
该剧还通过帝国工程大学的学习生活揭示了不同的主题思想。
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剧中,拉秋(音译。下同)和法尔汉(音译。下同)代表了同一类型下的两种不同形态的人。拉秋身负家庭重任。父亲长期瘫痪在床,姐姐囿于家庭贫困拿不出嫁妆,而不能出嫁。因此,选择工程师这一职业,对他而言,更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事与愿违,越是害怕失去,越是易于失去。虽然拉秋常常求神拜佛,手上戴满圣戒,但是他的成绩始终很不理想,甚至濒临无法毕业的困境。
法尔汉的情况有些许不同。他是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牺牲品。他一出生,他的命运就被父母安排好了。遵从传统观念,男孩儿最好的去向莫过于做个工程师了。因此,他的爱好——野生动物摄影——只能作为偷偷摸摸的不务正业之道。加之,他的家庭条件也是比较一般,父母的一系列“关爱”无疑成了加重他心理负担的砝码。家里唯一的空调安在法尔汉的房间里,只为他的学习环境好一些;家里的存款给他了电脑,作为未来工程师的毕业礼物。这些“软压力”让法尔汉无法向他父母启齿,说出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但现实情况却是,他对工程学不感兴趣,工程学自然也不青睐他,以至法尔汉每次考试都是位列末位,实属痛苦之至。所幸,在兰彻的帮助下,法尔汉最终走出了这一怪圈,找寻到了自己的真正所爱,最终在野生动物摄影方面颇有建树。
当然,相比较而言,拉秋和法尔汉是幸运得多了,其实,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有多少生命又是已然成了牺牲品。剧中刻画了一个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病毒”。他是该校的教务长,对学生的要求严苛。此人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秉承男孩子只有学习工程专业才是人生的正途,在学校里他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在家里他这样要求他的儿子。此外,在教育中,他坚持认为,学习只能争第一,第二都是无用的等理论。但事实却是残酷的。他的儿子酷爱文学,却被逼无奈选择了工程学专业,由于实在无法忍受,而选择了自杀。“病毒”深深陷入痛苦之中,却一直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竟是杀死儿子的“帮凶”,更意识不到,他坚定维护的传统思想才是杀死儿子的元凶。
在剧中最有说服力的人物是兰彻。他对工程学的热爱可谓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他又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让兴趣成为学习的主导,引领自己的学习生活。正如他所说:“知道我为什么总是能考第一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激情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人们的学习热情。
二、人生的乐趣在于享受过程
剧中有个人物外号叫“消音器”。这是个反面人物。他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很不耻。如为了自己能考取更好的成绩,他在考试前将X级画报塞在别的同学的宿舍门缝中,以吸引别的同学的注意力,减少他们的复习时间;看到别的同学倒霉,他幸灾乐祸;看到别人不如他,就异常得意。他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仅以金钱、地位等为准则,这也是他学习的主要动力。应该说,“消音器”是深受帝国工程大学教务长“病毒”影响的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坚信生活就是竞争过程,注重竞争意识,做事只争第一,绝不做第二等。但是,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虽然他在学习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思,他却一直难于达到理想目标。考试名次总还是“屈居第二”;本以为身居全球化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已是相当荣耀的事,但没有想到他的“假想敌”兰彻却早已是一名闻名于世、并有着四百多项发明的科学家了。兰彻有句话很是具有启发意义。他说:“不要追求成功。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成功就会追求你。”
“消音器”的这一遭遇让我们不禁想到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的《世说新语》“任诞”卷中的“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中写道:“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1]751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子猷认为人生的旨趣在于过程,而并非单纯的目的趋导。从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理解到这一点,感受到生活的过程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看来人们在这一点的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三、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该剧中除了提到上面两种思想外,还集中表现了印度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对人们的影响。
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压制除了体现在人们对性别的分工(男孩学习工程,女孩当医生)外,还体现在这一系统的思想约束、学习的压力等对学生的残害。剧中有个情节尤其让人看了之后久久无法平复。帝国工程大学有个大四的学生叫杰伊(音译。下同)。他的毕业设计由于错过了上交时间,加之其毕业设计也让“病毒”觉得有些不满,所以“病毒”将其毕业设计判为死刑,并令他无法毕业。这让杰伊觉得非常绝望,他无法想象自己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感受,因而最后选择了自杀。在杰伊的葬礼上,兰彻提出了一个让“病毒”为之暴怒的问题。他说:“所有人都认为杰伊是死于自杀,那过去四年的精神上的压力呢?”
接下来的论证过程虽然是充满了喜剧效果,但又让人无法笑得出来。当兰彻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子虚乌有、现编的单词后,所有的学生,甚至包括“病毒”在内,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闷头开始查找所谓的标准答案,并因为未果而感到失望、无助。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下,人们看重的更多的是分数,却忽视了该如何学习的重要问题。其实我们何尝不存在同样的问题呢?还记得,那条流行于校园的一句“歌谣”吗?“分儿,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我们在学习中,看重书本,却忽视了书本以外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学习中,追求标准答案,却忽视了生活这个大千话题。正如帝国工程大学一样,分数成了主宰学生命运的一切。成绩按照分数高低排序后公布在墙,照相时按照分数高低定位置,老师以分数高低作为“好学生”、“坏学生”的衡量标准……除此之外的东西都被分数的“光环”给遮盖住了。
正如兰彻所说:“这里是大学,不是压力工厂……就算是马戏团的狮子,在皮鞭的威慑下也能学会坐在凳子上,但你会称这只狮子是受过“良好训练”还是“良好教育”呢?”这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是一部主题相对多样的作品,它具有多要素综合的特征。作品中有让人为之动容的情节、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欢笑场景、还有一些让人无法不深思的细节。当然它在为我们带来了欢笑的同时,更多的是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1]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