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艺术特征研究
2013-11-21杨晓茹,范玉明
网络电影是专门针对网络传播制作并且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电影艺术,是传播媒介变化对电影产生影响的产物。网络电影具有典型的网络传播特征,形式多种多样,有微电影、系列电影、摄像头电影、静电影等形式。
网络电影制作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在追求自由的环境里个人化内容的生产。就人的本性而言,人总有一种与他人区别开来的内在要求,总想把自己从人群中分离出去,成为独立与他者的特殊存在。这就是人的求异心理,正是因为有了求异心理,才会形成世界的差异化和多样化。
一、反类型化的题材选择
传统电影艺术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具有“公共性”。电影艺术在专业的电影公司制作完成之后进入到电影院这一公共场所,它面对的是广大观众,所以它的创作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需要。例如,美国好莱坞的新片在公映之前会邀请观众进行测试,根据影片在观众中测试的结果调整影片中人物的行为、故事的结局,乃至某些细节等等,大多数观众的爱好决定了电影的类型。可以说,类型电影是商业化的产物,市场的需要决定了电影在创作的时候遵循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等创作原则。
网络电影创作从精英走向大众,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个性化的自我展示,与商业电影需要迎合观众审美需求不同,网络电影追求的是个性化的展示,没有票房的压力,完全基于个人的艺术取向和文化价值,着重纪录个人生活中的感受,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在题材选择上,网络电影突破了类型化题材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由中博传媒公司投拍的系列电影短片《聚焦这一刻》,该系列一共有8个独立的影片,题材各不相同,内容丰富多样。孙小茹的《星光梦旅》讲述了一个电影与人生的故事;刘浩的《有钱难买乐意》讲述了三个外企白领去餐馆要饭的幽默故事;李虹的《小小孵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决心要将13只鸡蛋“抚养成鸡”的故事;小江的《让我对你撒点野》讲述了 BMX自行车爱好者偶遇驾车的少女的故事;姜丽芬的《新娘》讲述了一个心爱的人结婚了而新郎不是我的故事;孟京辉的《西瓜》讲述的是飞奔的西瓜高呼一个实验短片的诞生;贾樟柯的《在那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京郊山区一个度假屋“那里”的故事;王小帅的《寂静一刻》描述了一对老人日常的生活。每部短片都极具个性化,表达一个艺术工作者对电影的敬意。
二、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
网络电影的个性化表现方式还表现在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如反转式结局的网络电影情节往往出人意料,其以新颖的情节设置获得了大量网友的喜爱。所谓反转式电影概念来源于反转剧,反转剧是电视剧的形式,是由韩国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电视短剧的概念。在韩国,受欢迎的反转剧是韩国SBS电视台每个星期天晚上在人气综艺节目x-man播完后播出的短剧,长度约45分钟,由两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大约22分钟左右,在反转剧中,演员们以本名作为角色的名字,在现实和虚拟中完成身份的转变。反转剧中的每个故事独立成篇,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反转剧的内容多样,涉及亲情、爱情、友情、奇幻、侦探、悬疑、鬼怪、搞笑、感人、意外等。
反转式电影突出的特征是情节设置往往出人意料,如原创反转式网络电影《未来日记》中完全另人意外的结局,在俞曦浩住进叶粟家,开始了一段完全不同的生活后,正当曦浩看清自己内心世界准备向叶粟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意外却发生了。
由国内运动品牌贵人鸟和优酷网合作推出的系列网络电影《糊涂囧探》是反转式电影的代表之一,故事围绕一只篮球队展开,人物由“糊涂”侦探、外严内慈的教练、漂亮时尚的美女助教和一群年轻的队员组成,大家因运动与生活的矛盾,演变成一场笑料百出的时尚大剧。《糊涂囧探》每集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每集讲一个故事,剧情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等候观众互动,最后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在第七集中,美女教练被歹徒劫持,教练去救人而被枪击中的危急时刻,情节停止,画面上出现互动问题,“您认为曹教练的命运会如何?请到右边互动区发表您的神探看法,1.被枪击中,壮烈牺牲。2.这分明是侦探策划的戏嘛。3.教练受伤,众人合力制服了劫匪。4.一切都是浮云,神马即将出现……”片刻之后,剧情继续展开,最后的结局出乎人的预料,原来这是教练安排的一次测试,帮助“糊涂”侦探获得美女助教的芳心。反转式电影剧情新颖,可以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充分体现了受众参与的特点,具有娱乐化的所有元素,反转式电影将会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追求个性化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网络时代的到来,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人的基本需要已能得到保证,人的需要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向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转变,需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为了争取更多的关注,成为注意力的中心,需要表达个性,传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网络电影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自己个性的渠道,通过创作电影,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引起社会的注意。
三、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①
网络电影开放式的结构体现了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电影受众可以自由选择剧情发展,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情节的发展可以完全由观众掌握。例如网络电影《见光的爱》,讲述了一个三角爱情故事,全片约四十多分钟,分为四个层次、九个片段,电影观众可以自由选择情节的发展,这体现了多路径、多选择、多结局的互动特点。知名的普普教父安迪·沃荷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引擎电影《群英赋OL》为了让每个玩家在游戏中享受如同电影明星般最强烈的个人光环,在游戏中设置了五个选角剧本,每个剧情在游戏一开始便以电影动画的方式演示,由不同的两位主人翁的对话揭开序幕,玩家可以在观赏完如电影般的剧情短片后,选择自己认同的人物性格以及角色,成为游戏初始的人物角色。而玩家所选择的人物角色不同,也会影响玩家在不同的出生地诞生,并影响玩家在游戏中依照不同的剧情逐步发展人物角色。②
开放式的结构赋予了电影受众更多的主动权,人们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欲望被激发了出来,“网络化的欣赏则大大增强了欣赏主体的主动性,受众可以非线性地随意挑选想看的片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审美客体而不是完全被审美客体所左右。网络对“话语霸权”的打破满足了消解传统的后现代心理需求,人们的表现欲与参与欲被激发了出来。受众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观者了,他们有着极强的自主愈识,甚至开始通过网络斌予电影意义。”③
四、快乐审美
网络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网民们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享受到的是快乐,快乐的创作、快乐的参与,没有任何负担的快乐,不用担心因为主流舆论的压力而影响自己的创作方式,我的艺术我做主,这也是目前社会生活重压之下追求放松、追求快乐的方式之一。
网络电影的快乐审美主要体现在无厘头搞笑手法的运用。所谓无厘头是指“无厘头文化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④无厘头实质上是对权威的解构,躲避崇高。解构主义兴起于60年代的法国,以法国著名理论家雅克·德里达为代表。他认为文本可以解构,解构的过程是一种“增殖”的过程。解构主义主张对传统的整体性和同一性进行思想上的解构,消解一切意义和中心,追求差异性。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可以被认为是后现代电影的典范,无论是《大话西游》还是《唐伯虎点秋香》,在解构传统人物的同时也解构了精英文化,消解了传统的二元叙事。以《大话西游》为例,首先是解构了经典形象,唐僧在《西游记》中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高僧,而在《大话西游》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啰里啰嗦被徒弟暴打的形象。其次,对“自我”进行了无情的解构。《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是个爱慕虚荣的小人物,但是内心却善良、自卑,影片中通过自我嘲弄的方式表现了小人物内心的无奈和善良。
无厘头的表现手法是网络电影的流行时尚,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表现的时候都会采用无厘头的一些表现手法,以荒诞的剧情、无厘头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以达到娱乐大众的效果。以《小强历险记》为例,主创号称此片用“零诚意、零新意、零意义、零特技、零演技、零逻辑”为主导思想,完全以玩的心态创作的用不规则的、电视上、纸媒体上看不到的话语方式,用逗笑的方式让大家高兴。为了达到喜剧效果,该片的剧情荒诞,语言及其幽默,例如:
“在一个伸手不见老六兰花指的夜晚,小强参加完饭局,趁着夜色回家,路上,正好赶上警察查身份证,这一查证的优良传统从国民党时期就延续下来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掉一个,偏偏该着小强倒霉,警察把小强坐的车拦住了。
警察甲走向前敬了一个礼:“坚持三个代表,请出示身份证。” 小强一点头:“坚持三贴近,您等会儿。”说着就掏身份证。 警察甲:“构建和谐社会,你丫快点!”
小强:“构建节约型社会,这就掏出来了。”………
虽然《小强历险记》的“演员、道具、导演、编剧、摄像”等都很业余,但无厘头式的调侃语言却赚足了观众的笑声。
网络电影追求的快乐是纯粹的快乐,没有道德的目的,也没有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如果说网络的人性化体现为游戏,网络的本质属性是自由的,而网络艺术的审美特征便是快乐——快乐的创作产生创作的快乐,快乐的漫游形式形成参与的快乐,一句话,在一个自由的世界是快乐地嬉戏,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在快乐中走向艺术,走进审美,这便是网络版的审美主义文化图景。”⑤这种快乐是平民化的快乐。
参考资料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②《<群英赋OL>互动式电影视频首映 选角剧本公开》,http://xin.178.com/200910/50702690305.html。
③陈吉:《网络与传统电影艺术本体、价值革命》,《艺术百家》,2008年第l期。
④高少星、万兴明编著:《无厘头啊无厘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⑤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