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刘别谦,To be or not to be

2013-11-19顾瑜

电影画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纳粹戏剧人性

顾瑜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恩斯特·刘别谦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导演,早在无声片时期,刘别谦就有大量的电影被中国观众所喜欢,张爱玲、洪生等人对刘别谦的作品无不情有独钟。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早期,《杜巴莱夫人》《温德米尔太太的扇子》《循环夫妻》等多部影片对当时的中国电影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有不少被中国导演改编拍摄,有的被搬上戏剧舞台。

在今天来看,《To be or not to be》这部创作于1942年的电影依然可以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共鸣,其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魅力震撼人心。就电影发展到今天,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价值依旧很高。

德国籍导演刘别谦的《To be or not to be》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非是极强的戏剧艺术张力。电影中矛盾冲突的设置恰到好处,一系列巧合和悬念使观众始终处于不断兴奋、不断紧张的观影状态,剧情高潮迭起,让观众随着电影的展开而心潮起伏。这一点是很多电影艺术家未必可以做到的,而在刘别谦的这部作品中却巧妙的将观赏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使艺术和观赏的价值并驾齐驱。虽然对于刘别谦电影的评论非常之多,褒贬各一,不过就在今天来看他的作品仍然可以得到一部分人的赞赏,那么《To be or not to be》此片就有着不被时间长流所埋没的艺术支撑和思想骨骼。

电影的题目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这可以理解为一语双关——既能体现电影中主要人物的角色身份(戏剧演员),特别喜欢演出《哈姆雷特》;同时也表现出电影中主要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反对纳粹统治的处境。导演别具意味地将电影的戏剧性通过剧中人物戏剧演员的特殊身份重叠表现,这是很值得玩味的。作为戏剧演员,在舞台上他们的演出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可是在反对法西斯的特殊时期他们在生活中的演出却是成功的,将纳粹的政要人物玩弄于股掌之间,大量的乔装和表演把法西斯分子弄得团团转。在剧中出现的服装和道具总是有着一定的戏剧巧合,就如女主角在排演的时候希望可以穿一件漂亮的礼服裙,可是导演觉得非常不适合,可就是在后来混入法西斯分子的住处时,女主角又一次穿上了那件礼服裙,将两处内容重合比较,让观众产生新的体悟。这种诙谐的、从容的幽默不仅让无数观众捧腹,而且也让观众陷入沉思。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是多么明显而深刻。刘别谦电影中“微妙的幽默和高度的视觉艺术”的基调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用戏剧性的幽默表现严肃的主题。

对于刘别谦来说,将戏剧张力运用自如与其自身经历有着不可分的关系。刘别谦早年是戏剧演员,后来随着德国电影的发展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在这部电影中充分显示出了他作为演员的经验和感受,抓住观众的兴趣点和胃口是成功的电影作品重要标准之一。刘别谦不做演员之后改作编剧和导演,之前的演员经历给他的拍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To be or not to be》中,刘别谦一改以往的内容,从逃避现实的喜剧题材和广泛的大型历史剧走向反纳粹黑色喜剧。战争的灰烟让导演不再只关注“性和金钱”,而是将目光放在残酷的现实之中,用别样的表现手法展示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的悲悯而博大的胸怀。这部电影将残酷的战争现实以无比幽默而诙谐的手法揉进他的喜剧电影之中,采用非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现实、轻松游戏的手法表现现实的悲哀。这样的表现是极富想象力的,很少有人会在讲述这样残酷严肃的话题时用一场闹剧的形式来承载。

整个电影的表现手法是细腻含蓄的,每一处都处理的精致恰切,将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神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剧中的主要角色是参与到了反纳粹的活动之中,可是他们不断被卷入只是为了解救伙伴,他们并不是没有害怕,也不是抱着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勇于牺牲自己的决心走上这样的道路,仅仅是生活中一系列的阴差阳错让他们不断的演下去,虽然有被拆穿,这时自我保护和爱国之情拯救了他们,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除掉敌人,保护自己。影片中即有着以往一贯的讽刺风格也毫不掩饰的将关注的角度放到当时人们视点的核心。

刘别谦的电影有着明显独特的风格,由此在电影研究方面就存在“Lubitsch touch”(“刘别谦笔触”也称“刘别谦手法”等多种翻译)这样的说法。对此的解释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说法,而笔者则是倾向于其中这样的一种说法“他那睿智的想象力赋予他的影片以简洁明快的特点。他的剧情安排得干脆利落,加上他那像利剑一般的镜头语言,就更使情节突出了。”如此明确的艺术风格顺着刘别谦的表现手法在电影中潺潺流来,成就了他在电影风格方面的贡献。“在任何一种艺术形态中,风格都是一个艺术家不同于他人的标志,也是艺术家及其作品能够脱颖而出传颂古今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在看刘别谦的电影时,即使是在黑色喜剧电影之中依然饱含着冷隽有味的气质,那是一种风格与精神,就“类似中国古典文论中‘气韵这概念,欣赏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这部极具讽刺幽默的电影以反纳粹的大环境中穿插讲述了夫妻之爱,朋友之爱,爱国之情等等。把人性的闪光点都加入其中,加的是这样的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把人性的正义之面用一种不是颂扬的方式来诉说。有人说刘别谦是“从人性的角度表现历史的导演”,虽然可能历史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历史、是被加工修饰过的历史,可是人性是真实的,思想内涵是真实的。电影中的人物冒充不同的纳粹政要看上去是荒唐的,他们的经历是离谱的,不过就此透露出的导演的反纳粹的情感却是无比真实的。《To be or not to be》这部电影将严肃的战争和娱乐的戏剧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看到了一个被玩弄的政治和残酷的演出。导演的选择明显是别出心裁的,如果不是将这两个融合在一起,那么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更好的表达主题的。刘别谦所表达的思想不仅仅通过内容,同时也通过形式,是一个选择内容的形式,内容和主题结构出一部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影片。在这里诙谐的幽默似乎成了主角,那些人性的辉煌在幽默的外表之下却依旧熠熠生辉。有一种纯粹的气质性在电影里面时时出现,让我们觉得轻松同时也深沉,隽永而忧伤,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感觉,大概这样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导演的思想,来自于导演的情怀。一位将目光在适当的时候投向适当的地方,表达出一部分人的内心的想法的电影导演,那么他的作品无疑是伟大的,刘别谦在这里将人性正义的一面通过一个轻松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或许也真因为这个原因能够使这部电影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电影收藏处收藏,由此可见此片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容小觑的。

刘别谦将反纳粹这样严肃的话题用戏剧幽默的形式表现可能有人会有质疑和批评之声,虽然沿袭的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大团圆的结局,可是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深刻地切入贴合人们的内心。这样的思想内涵是不会改变的,也不能被淹没的,只有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才能够获得观众群,才能在经过近70年之后我们还能从中获得感悟,时跨大半个世纪,今天与刘别谦对话,我们还能与他产生心灵的共鸣。

刘别谦作为好莱坞的移民导演,对好莱坞的电影发展做出了无法取代的贡献。仅从他众多的电影中的一部,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创作的一类电影。对于今天的电影人来说,其中可学之处比比皆是。

【责编/九月】

影片信息

片名:你逃我也逃 To Be or Not to Be (1942)

导演: 恩斯特·刘别谦

编剧: Edwin Justus Mayer / Melchior Lengyel / 恩斯特·刘别谦

主演: 卡洛·朗白 / 杰克·本尼 / 罗伯特·斯塔克 / Felix Bressart / 莱昂内尔·阿特威尔

类型: 喜剧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42-03-06

片长: 99 分钟

又名: 生存还是毁灭 / 戏谍人生 / 扮嘢奇兵 / 生死攸关 / 嗨!我的元首 / 生或死 / 生死问题

猜你喜欢

纳粹戏剧人性
传统戏剧——木偶戏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学习”反人性吗
纳粹举手礼?(历史老照片)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英拍卖罕见纳粹玩具
你的任务是投毒
“纳粹猎手”将赴巴西追捕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