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DSA影像的质量控制
2013-11-19许少睿项玉梅楼文胜苏浩波
许少睿,项玉梅,楼文胜,苏浩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介入科,江苏 南京 210006
0 前言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肺血管疾患之一[1],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2]。其可确定肺动脉栓塞的部位、分布和累及范围,清楚地显示肺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况,为肺动脉溶栓和介入器械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因此肺动脉DSA图像的质量尤为关键。本文回顾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88例肺动脉DSA造影图像,分析影响肺动脉DSA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旨在改善肺动脉DSA的影像质量,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1 材料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88例肺动脉DSA影像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缺氧症状明显者25例。其中,男61例,女27例,年龄29~76岁, 平均(59.6±7.3)岁。
1.2 应用设备与对比剂
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数字化平板探测器心血管造影系统,软件版本VC14h;LF高压注射器;Cordis 4F猪尾巴导管、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 方法
以Seldinger技术经皮股静脉穿刺插管,选择至右心室或肺动脉主干造影。采集视野为48 cm,FPD横板采集;造影剂流率8~15 mL/s, 总量20~35 mL;压力限值600PSI、DSA采集序列为15~25 f/s、X射线曝光延迟2 s。患者仰卧正位,屏气摄影,采集至升主动脉并显影。
由1位主管技师和2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对88例肺动脉DSA影像用主观评价法作质量分析[3]。分为优、良、差3组:肺动脉血管清晰,边缘锐利,对比度适宜,无明显伪影或心缘处轻微心搏伪影者为优;肺动脉DSA影像伴有明显伪影,肺动脉与周围组织对比欠佳,但尚能达到诊断目的者为良;肺动脉血管不能清晰显示,伪影严重或多种伪影并存,不能达到诊断目的者为差。
统计3组影响图像质量因素所占比例,确定影响肺动脉DSA影像质量的因素。
3 结果
88例DSA影像中优41例(图1)占46.6%;良31例,占35.2%;差16例(图2)占18.2%。产生图像质量下降原因主要与各种运动伪影、饱和状伪影、导管头端位置和对比剂应用参数相关。影响肺动脉DSA图像质量因素,见表1,屏气动作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见表2。
图2 呼吸伪影严重,导管头端位于右心房,肺动脉各级分支显示不清。
表1 影响肺动脉DSA图像质量的因素 (出现例数/分析例数)
表2 两种屏气动作对图像伪影的影响
两种屏气动作对图像伪影的影响经采用χ2检验,χ2=52.7212,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肺动脉DSA成像区域解剖结构密度差异较大,图像质量容易受到呼吸和心脏搏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像优质率相对较低[4],尤其是多种影响因素并存时,图像质量多较差。
4.1 运动伪影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自主或不自主的呼吸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使Mask像与充盈像像素配准不良而形成,肺动脉DSA常见的移动伪影主要由呼吸运动和心脏搏动引起[5]。
(1)屏气不完全。对88例造影,采取两种屏气动作:捏鼻闭口强制屏气组,有46例患者在曝光时采用强制屏气,只出现了4例移动伪影,且这4例患者曝光时刻血氧饱和度(SpO2)均<90%(光电式测量),患者造影过程中感觉气短,主动松手、张口引起;主动屏气组有42例患者在曝光过程主动屏住呼吸,出现32例移动伪影;10例屏气较好未出现伪影者,是因与患者充分沟通,训练患者屏气动作,争取合作,同时采用吸氧措施,使患者在曝光时刻SpO2>95%,患者能主动完全保持屏吸状态。可见屏气方法对抑制呼吸伪影的重要性,同时造影前充分吸氧,提高血液中氧含量,有利于患者控制呼吸。
(2)心脏搏动伪影。这是本组出现最多的伪影,包括优质图像也会出现轻微的心搏伪影,但其伪影程度明显低于呼吸移动伪影,其范围仅在心脏边缘的肺组织。高采集帧速率,脉宽小,使每个序列中都有部分影像采集重叠在右心室收缩末期,克服了心脏搏动的干扰而清楚显示。
4.2 饱和状伪影
肺野内的空气与充盈的对比剂之间、肺野与胸廓外空间曝光区之间组织密度相差太大,超过成像设备的捕捉范围,使局部视频信号饱和,成为均匀透亮的无信号区,干扰与之重叠或周围的有用信号的观察[6],易形成饱和状伪影,而影响肺动脉血管的观察,使总体图像质量下降。88例图像均使用了滤过片,其中10例产生饱和状伪影,8例采用了深吸气屏气,单层滤过片造影方式,肺野含气量增大,滤片过薄,滤过作用不足造成。可见,造影过程中采用平静呼吸屏气方式,可以减少视野中的密度差异;在肺野区域运用滤过补偿装置, 其滤过补偿装置的厚度应与肺脏含气量成正比,减少饱和状伪影的发生率,保证图像质量。
4.3 导管头端位置与对比剂浓度、流率、流量的选择
对比剂的使用应与导管头端位置、血流动力学和病情综合考虑。DSA显示血管及病变的能力与X射线的平方根、血管内碘浓度两者的乘积成正比[7]。根据造影剂-血管直径关系可知,肺动脉主干管径较大,血流较快,应提高流率,提高血管内碘浓度,形成较密集的血管团,但DSA对造影剂的对比信号很敏感,过高的碘浓度还可影响重叠血管的观察,遮蔽许多有用信息。导管头端位于肺动脉主干,其对比剂浓度过大,造成肺动脉与周围肺野密度差异较大,易造成饱和状伪影,对比剂应稀释使用。本组10例有饱和状伪影图像中,2例是因对比剂浓度过大,肺脏含气量过大产生的。导管头端位于右心房,到达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时其碘含量被稀释,造成浓度下降,造成肺动脉显影浅淡,对比剂应不稀释使用。对比剂流率应与导管尖端所在部位的血流速度成正比,使对比剂注入后取代血流而不被稀释或少稀释。
4.4 后处理对图像的影响
X射线曝光延迟2 s,可为减影对提供较多的Mask像,为后处理减影、重新选择减影对提供更多的配对机会。采用像素移位,可减少轻微的移动伪影,窗宽、窗位调节可适当调节过饱和现象,优化影像的对比度和密度。
综上所述,减少肺动脉DSA造影失败率,提高影像质量,需要仔细对待造影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遵循质控措施,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获得更好的图像。
[1]郑九林,姜王妹,梁宗辉.急性肺动脉栓塞CTA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方法的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52-1857.
[2]彭湘晖,布桂林.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059-5060.
[3]燕树林,王鸣鹏,余建明,等.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DSA)上岗考试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31.
[4]李莉媛,赵卫,姜永能.支气管动脉DSA的质量控制[J].放射学实践,2003,18(2):132-133.
[5]周素军,刘骏方,王春华,等.DSA影响肝动脉造影的技术因素(附23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4):347-348.
[6]叶斌,徐顺华,崔凤.影响团注跟踪法下肢动脉DSA影像质量的因素[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1):69-71.
[7]杨燕敏,曹厚德,吴达明,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若干技术要素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7):693-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