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化学总复习策略的思考
2013-11-18陈体亮
陈体亮
高考化学总复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总复习是对中学化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全面总结,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织成知识网,并加深理解和应用规律,使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的过程。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论坛)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插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进入高三,资料会堆积如山,如果整天沉溺于题海,做大量的题目却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科学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在这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三教学的经历,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1.精讲精炼,避免陷入题海中
综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中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化学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注重能力考查,特别重视实验分析和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比较注重双基的测试,把握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覆盖了中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几方面。
高三复习教学中,要以本学科基础知识为主阵地,夯实基础,适当的练习是总复习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并不是要搞题海战术,关键在于习题的选择和度的把握,紧扣《考试大纲》,,强调学生把握主干知识。同时,要关注化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理念通过练习与试题考查逐步落实到常规训练之中。
2.强化实验教学,使学生进行快乐学习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注重开放性与探究性,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灵活运用实验知识技能解决问题、提出假设与实验设计能力。,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可以预测,今后的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仍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经常进行学法交流
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始终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内容,然而在复习课上我们绝不能采取机械重复、面面俱到的方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应加强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首先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已有水平真正的把握,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基础,才能够帮助他们把知识梳理到位,从而建构起应对高考所需要的知识网络。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是一张白纸,对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在复习中我们应重点加强。对于常犯错或易忽略的内容,除了思想上要给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不能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再现。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纠错: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为目的,即熟练掌握“双基”。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
(4)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缘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差生”的转化一直是老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已经有很多人在这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理论剖析,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效果也不很理想。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我发现转化“差生”是有窍门的,只要“差生”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转化的。特别是化学这门学科,它虽然是理科,但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化学成绩优秀者,必定是准确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并记住了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4.自由复习,给够学生适量的自由学习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充当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真正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仿真考试势在必行
自由复习结束后,按以往的复习方法,学生也就直接进入了高考,这样有部分学生很不适应,从自由状态到高度紧张,“落差”太大。为此,自由复习结束后,再进行2次高考仿真考试,要求试题的量、难度、都要接近高考,考试的程序必须按高考的要求。
总之,面对新高考,我们既要学会“变”,又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复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又要坚信,严格按课程标准教学,按高考大纲复习备考,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策略。 [科]
【参考文献】
[1]冯艳.化学实验与素质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学,2003(5).
[2]王磊等译.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9~153.
[3]张利英.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江玉安.试论化学创新教育的教师行为.中国化学学会.化学教育,2002,23.
[5]何吉飞.中学化学教与学的优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
[6]邢凯.化学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