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戏曲史学空白 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读王文章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
2013-11-16肖宜悦
肖宜悦
肖宜悦: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中国的戏曲文化是由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除汉族戏曲剧种外,还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侗族、白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戏曲剧种。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体系。但是,以往诸多的戏曲历史著作和文章却没能给予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戏曲以应有的地位和足够的关注,即使有所涉及也都是放在非主流的位置,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地在史的意义上进行详尽叙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由王文章主编,刘文峰、李悦副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一书的成书与问世结束了这种局面,颠覆了中华戏曲文化只有汉族戏曲的误解,填补了戏曲史学空白,同时增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戏曲研究一直是戏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史的研究,多少年来一直是一个空白。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经过调查和论证,决定编纂《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这一课题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入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邀请全国各地研究少数民族戏曲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研究院所的领导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编纂计划,讨论编纂提纲,并成立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研究员为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少数民族戏曲研究室主任李悦研究员为副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编纂委员会。为保证著作的权威性和广泛性,确定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相关省区艺术研究机构合作的原则。编委和撰稿人的选定,系由各省区艺术研究所推荐,经主编审定后聘任。各章的撰稿人与编委,均为对少数民族戏曲多有研究的专家。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的编纂,以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维护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戏曲文化交流为出发点,编纂过程中坚持了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既把各个少数民族戏曲放在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记述,又写出了各个少数民族戏曲独特的发展历史;既反映了汉族戏曲对各个少数民族戏曲的影响,又反映了少数民族戏曲对汉族戏曲的影响。
全书共17章,53万字,详尽记叙了西藏藏戏、门巴戏、青海藏戏、甘南藏戏、四川藏戏、广西壮剧、壮师剧、云南壮剧、傣剧、章哈剧、白剧、彝剧、侗戏、布依戏、湘西苗剧、广西苗剧、内蒙古蒙古剧、阜新蒙古剧、满族新城戏、维吾尔剧、唱剧、毛南戏、佤族清戏、释比戏等24个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每章按各剧种的实际情况,分为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演出团体、著名演员、代表剧目、音乐特点、表演风格、舞美特色、演出习俗等节。各节的编写内容,既保持了全书体例框架的完整性,又突出了不同剧种艺术的独特性,使历史与现实、共性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全书以各民族戏曲剧种的发展为主线,同时又对少数民族戏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在概述一章中,分别论述了“戏曲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戏曲的发展”、“少数民族戏曲的生成规律”、“戏曲的基本特征与民族特征”、“少数民族戏曲的继承、保护与发展”等重要议题。通过充分的论述,证实各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戏剧的影响,故而既有“以歌舞演故事”这一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文并茂是《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的一大亮点。全书配有800余幅图片,这些图片来源于不同年代和地域,出自专业的或业余的摄影者之手,其中有许多图片都是首次公开发表,因而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此书的编撰体例要求,凡是可以配图的地方都尽量配图。如发展历史部分,要求配有能够说明剧种历史发展的戏曲文物图片;演出团体、著名演员、代表剧目、表演风格部分,要求配有演出剧照;舞美特色部分,要求配有布景、服饰设计图、演出效果图;演出习俗部分,要求配有剧团在各种不同场所演出的观演场面照片。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是一部集体著作,它集中了全国各地研究少数民族戏曲的专家力量,合力攻关完成。全书资料丰富,论据充足,论述充分,体例编排得当。各地作者在编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注重联系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文化传统,对各剧种的历史沿革、舞台艺术、演出剧目等,进行了综合考察;对各少数民族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民族戏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论述。书中的论述史论结合,没有仅停留在形态的客观描述和一般的事实记载上,而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进行了整体性的史论研究,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笔者身为蒙古族,第一次见到这部专著,看到本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一起被清晰地记载、分析和研究,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既感到欣喜,又感到自豪。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交融的历史。中国戏曲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汉族戏曲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戏曲文化长期交流的历史。早在汉代中国戏曲尚处于孕育期时,各民族文化艺术已有交流,被称为“胡曲”、“胡舞”的少数民族乐舞已经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所谓“胡曲”、“胡舞”,即当时蒙古族的前身匈奴的音乐和舞蹈。如《史记·匈奴列传》中所载的“匈奴歌”,即是至今惟一可见的“胡曲”:“亡我焉支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祁连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中“祁连”、“焉支”,都是匈奴语的译音,指今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匈奴人也制造了本民族独特的乐器,最著名的就是胡笳、琵琶和鼙鼓。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有“胡笳本出自胡中,鼙鼓喧兮夜达明”的描绘。另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可见,“胡曲”、“胡舞”不仅盛行于匈奴人活动的大漠南北,而且对内地的汉族音乐和舞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中原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备受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唐朝宫廷的十部乐中,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安国乐、康国乐五部均为西域乐舞。《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等舞蹈不仅成为宫廷中常演的节目,在民间也非常盛行。特别是佛教传入后,以宣传佛教经典为目的说唱形式“变文”在民间的流行,为中国戏曲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辽金时代,流行“契丹歌舞”、“女真歌舞”及其音乐,为“北曲”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促进了元杂剧的诞生。故明代戏剧家徐渭评曰:“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主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明清两代,是全国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古老剧种,几乎都是诞生于明清时代、尤其是清中叶以后。如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西藏藏戏,形成于明代初叶,清初以后出现了繁荣局面。藏戏的繁荣与清王朝奉行的民族和好、文化交流政策密不可分。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于清顺治九年(1652)率三千人的代表团赴北京晋见顺治皇帝,在北京住了两个多月,在内蒙古住了五个多月,观看了汉、满、蒙等民族的戏曲、歌舞等文艺节目。随五世达赖进京的有西藏著名的画师,将达赖进京的活动以连环画的形式画下来,成为布达拉宫著名的壁画《五世达赖见顺治图》。五世达赖回到拉萨后,受内地艺术的启发,组织了宫廷歌舞队噶尔巴,并将西藏各地的藏戏班调来拉萨,参加一年一度的雪顿节,促进了藏戏的发展。乾隆年间,六世班禅率代表团到承德避暑山庄参加乾隆皇帝七十大寿庆典,在清音阁大戏楼观看了昆腔、弋腔、乱弹等戏曲表演。甘南藏戏缔造人之一的琅仓四世活佛对京剧艺术更是情有独钟。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京剧艺术人才辈出的璀璨时代,这一时期琅仓四世在内蒙古传法,每年冬天都要回到北京过冬。兴趣广泛的活佛先后观看了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金少山、李万春、李多奎等众多京剧名家的经典剧目,与梅兰芳等名流广泛交往,探讨京剧艺术的奥秘。甘南藏戏以舞台艺术为基础,讲究表演动作的规范化,重视服饰布景的运用等特点,都说明从内地戏曲中借鉴了大量的艺术因素。藏戏与内地的戏曲不谋而合,走上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发展道路,并以写意和程式性的表演为特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汉藏戏曲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又新生了许多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如苗剧、彝剧、新城戏、赞哈剧、大本曲剧、满族八角鼓戏、阜新蒙古剧等。这些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更与汉族戏曲艺术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许多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还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剧团,如藏戏、唱剧、壮剧、傣剧、白剧、苗剧等。一批汉族文艺工作者参与了民族剧种的创新工作,他们与少数民族戏曲工作者一道,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汲取汉族戏曲艺术的优长,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音乐唱腔、乐队伴奏、舞蹈表演、灯光布景诸方面进行了舞台艺术的革新创造,从而发展了民族戏曲艺术。
藏戏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剧、白剧、傣剧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也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和各地政府为保护和繁荣少数民族戏曲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生存困难与发展机遇,并对如何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戏曲剧种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填补了少数民族戏曲研究专著缺失这一学术空白,同时增添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少数民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以少数民族戏曲作为研究对象,这一学术行为本身已经扩展了中国戏曲研究的空间和层次,为中华民族的戏曲研究开阔了新的思路。《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一书堪称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