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谈项阳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理念中的“制度化”[1]指引
2013-11-16吴姝岚胡晓东
陈 柳 吴姝岚 胡晓东
陈 柳: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
吴姝岚: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
胡晓东: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我国近代意义上的音乐学学科建设,发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王光祈、叶伯和等首批先驱者们开创了我国音乐学研究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以杨荫浏、黄翔鹏、冯文慈、高厚永、袁静芳等一大批著名音乐学者为代表的学术团队引领本学科继续向前发展。至当下,国家体制的转型引发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变革,思想解放、理念更新已经成为这个大时代的关键词。当原有的研究方法受到挑战,中青年一代音乐学者就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与跨越。谁能首先在思想和理念上更新换代,谁就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学术的前列。在当代中青年音乐学者中,项阳研究员是较早实现学术理念更新,并引领当代传统音乐学学术潮流的学者之一。
项先生提出,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应充分关注国家在场——国家大一统封建制度下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几千年封建大一统的国家礼乐制度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功不可没,而这种国家制度的具体显现就是始于北魏、止于清雍正元年的古代乐籍制度。古代乐籍制度下的官属乐人、乐户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之主脉。重写音乐史,关键在于对国家典章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事像重新作出“合礼”的解读。这些研究理念充分体现出项先生“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的治学方略以及“制度化”理念指引下的宏观音乐史观。此外,项先生提出的“音乐史学走出书斋,传统音乐接通历史”、“重视与大学术界的沟通与合作”等学术倡导对音乐学界也颇有启发。
作为一位身体力行、成果丰厚的中国传统音乐学研究专家,项先生以自身的研究实践,为学子们揭示出当下该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理念与范式,即在共时性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关照历时性的国家在场——“制度化”影响,接通历史与当下双重文化语境,即“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方法论,其核心意义在于激发了青年后学在科学研究中开阔学术视界,并进行理念与方法论调整的自觉意识。
20世纪90年代初,项先生是我国音乐史学界较早关注封建大一统制度背景下音乐文化事像研究的音乐学者。早在《山西“乐户”考述》(《音乐研究》1996年第1期第76-88页)一文中,作者就已经阅读了大量历代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并对其中关于乐籍制度的记载进行了梳理与考辨。与此同时,他还走访了山西的一百多个县市,进行了周密的田野考察,搜集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充分利用文献、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活态的研究对象(乐社艺人)进行了迄今最为广泛、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认识与新的理论成果,对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制度化传承的历史事实提供了理论支撑。至专著《山西乐户研究》形成,历时十余年,可见作者在此专题研究上的学术深度。我们常说,在进行个案研究的时候,要把它置入历史的语境中去阐释,而历代封建王朝之典章制度,以及滋生于其卵翼下的封建乐籍制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历史语境了。项先生也常用铅笔芯与铅笔外壳的关系来比方传统音乐与国家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揭示出二者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当然,对于多数青年学者而言,要实现这个跨越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有跳出音乐小文化圈进入国家历史大文化的宏观学术视野,更要有扎实的文献功底和不畏艰苦深入实地考察的学术勇气。项先生呈现给我们的,其实就是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和理念,由此产生的学术意义异常深远。
首先,它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或当下的各种音乐事像,去表面化和片面化,避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在专著《山西乐户研究》中,项先生给学界提供了一种在宏观把握下的微观研究,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跨学科研究与集体性协同攻关研究等几种方法相联合的研究模式。这些全新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给后学以较大的开示。乐籍制度肇始于北魏,至清雍正元年解体,历时一千数百年,其间必然形成体系化,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也必然是深远的。但遗憾的是,以往乃至当代的史家对其的研究少之又少。《山西乐户研究》通过对乐户的源流、历史分布、组织形式和文化形态、音乐文化特征以及乐户对音乐文化传统的贡献等几个方面的考证,揭示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大一统的封建乐籍制度背景下有序传承的历史脉络。作者找到了这种制度化传承的有效方式——轮值轮训制,并对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作者的独到之处就在于综合运用了社会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剖析。
项先生曾多次在各种学术场合倡导,要高度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这种严密的制度化的传播方式。我们过去想当然地认为民间音乐是由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并且这种方式是自然的、无序的。其实不然,一千数百年的乐籍制度所形成的固定的传承方式,例如宫廷教坊、府县教坊、府州散乐、衙前乐营等等,才是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之主脉。这种传承方式在清雍正元年被官方瓦解后,并没有真正消失,又被民间音乐悄然接衍,在民间音乐文化中存活。因此,乐籍制度下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好比浩瀚无际的民间音乐大海深处一股宏大的“暗流”。
沿着这一理念,项先生继续深凿下去,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大量的研究论文,如《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第11-20页)、《论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兼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音乐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29页)、《北周灭佛‘后遗症’——再论音声供养与音声法事的合一》(《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第72-83页)、《从<朝天子>管窥礼乐传统的一致性存在》(《中国音乐》 2008年第1期第33-42页)、《关注明代王府的音乐文化》(《音乐研究》2008年第2期第40-52页)、《传统音乐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关于‘历史的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2008年第4期第1-7页)、《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上、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25-35页、第4期第55-76页)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研究。然而,纵观整个音乐学界,对于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仍刚刚起步,有待于更多学者参与进来,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次,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音乐小文化与中国传统大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血肉联系,避免割裂事物的内在逻辑而孤立地看问题。例如,在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研究中,既往的音乐史学家们往往多注重“乐”之形态——音乐本体,而忽略乐与礼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功能作用。回过头来,文史学者在谈及传统礼乐文化时又往往只关注“礼”的含义与范畴,而对于与“礼”相辅相成、相须为用的“乐”却浅尝辄止或干脆避而不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双方学者的知识背景使然,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缘由就是学者们的专业本位观的影响。基于此,项先生提出一种从“制度、乐人与音乐本体相结合”的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以乐观礼”,就是在这种学术理念下导引出来的次生概念。项先生认为,必须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国家礼制(三礼五礼)与乐的对应、演化与等级关系搞清楚,研究才有意义。只有将国家典章制度下的礼乐乐队组合、不同场合与不同礼制的关系搞清楚,才能够真正理解礼乐文化的功能性内涵;只有将雅与俗、雅乐与礼乐的关系加以辨析,并明确各类礼乐的使用范围,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地把礼乐笼统论之。“以乐观礼”,只有对礼中用乐的等级观念有深层把握,明了同一种礼制,哪些等级能够用乐?明了礼制本身的差异性,才能够看清楚乐之于礼的严肃性和丰富性;只有对国家礼乐如何转化为民间礼俗用乐的过程作出梳理,并对当下民间礼俗如何承载、接衍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礼乐作出合理判断,才能够对当下全国各地广泛存在的传统用乐形式、不同乐队组合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当数量乐曲的属性作出合理的解释。对历史上国家礼乐承载群体的整体把握是认知“以乐观礼”的关键之一,南北朝以降乐籍制度的存在对于国家礼乐实施的作用是绝对不可以忽略的。对上述问题均需钩沉稽微、一一廓清,否则,这种论礼乐而混沌的状况将永远无法得到彻底的改观。换言之,只有对封建礼制的功能与本质,礼与乐对应的内在意涵和互文关系有正确的把握,才有可能建立起普遍联系的理念,全面客观地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真面目,才能避免孤立地看待传统音乐文化事像中的某一个案和音乐品种。
此外,在论及古代礼乐制度与各音乐形态的意涵与互通方面,项先生论述颇多,如《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音乐研究》2005年第4期第5-11页)、《礼乐· 雅乐· 鼓吹乐之辨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3-12页)、《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3-10页)、《以<太常续考>为个案的吉礼雅乐解读》(《黄钟》2010年第3期第99-112页)等,皆属于这一学术论域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学术成果。
再次,有利于拓宽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夯实本学科的研究基础,推动本学科的健康发展。一门学科欲获得全面发展,需要有一个艰难的历时性过程,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学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完成,期间肯定会面临新旧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抉择与扬弃。音乐学学科的发展,必须引入他学科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论,以更新和壮大自己的学术生命。
以音乐史学为例,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距今已逾半个多世纪了,近三十年来,我国音乐史学界无论在研究理念还是具体的方法论上都实现了根本性的更新,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当“传统遭遇现代”,当原有的研究结论与新生的研究理念和成果PK,当传统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把握愈来愈多的学术事像,无法对新生的学术难题作出合理的阐释时,我们该如何抉择?正如项先生在《由音乐历史分期引发的相关思考》一文(《音乐研究》2009年第4期第15-18页)中指出的那样,音乐史学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多学科视角的理念增强,从而导致了对本学科发展的重新审视,特别是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对音乐史学发展的贡献尤甚。接着,作者谈到关于“重写音乐史”的话题,认为既有的音乐史学论域只是将音乐作为审美、欣赏的意义,而弱化了中国历史上音乐既有的社会功能性和实用功能性的丰富内涵。如此则很难反映中国音乐在历史语境下的整体样貌,诸如音乐的存在方式、国家礼乐的上下贯通、民间对于国家礼制中吉礼理念与国家礼乐中礼仪用乐的重新组合与拼装、在“为神奏乐”理念下相当古老的音乐形态可能近乎原样承继于当下。项先生建议从社会整体把握的视角,以国家礼制下的多功能性用乐为主线写出一部中国音乐文化史——国家乐籍制度背景下的封建礼乐文化史。认为对乐籍制度和制度下群体承载的探研,应该成为一个相对长历史时期音乐史学把握的重点。在此理念下,才能够认知传统社会中主导层面制度下创乐和用乐的整体一致性和体系化,继而看到在这种一致性前提下所具有的动态延展性和差异性。项先生指出,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展开,并呼吁广大有志之士“群起而攻之”。
此外,项先生的《乐籍制度的畸变期考述》(《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35-43页)、《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64-69页)、《功能性· 制度· 礼俗· 两条脉——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第25-34页)、《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沟通问题》(《人民音乐》2010年第3期第74-77页)等论文都对音乐史学学科建设的诸多新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与论述。
与项先生稍熟识的学者都知道,这几年,他的学术理念在不断地更新拓宽,研究厚度亦在不断地凿深。究竟是什么力量给了他持续激活学术火花的源动力呢?那就是与人类学、社会学、史学等大学术界的接通,正如项先生那句振聋发聩般的倡导和呼吁:“音乐史学走出书斋,传统音乐接通历史,加强与大学术界的沟通与合作!”这就是所谓“接通”的意义,至今,已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拒绝多学科交叉互融的选择。唯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研究理念和思维框式,以宽容的学术胸怀接引最新的学科理念和研究方法,学术研究才能长久常新。“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项先生正是以开放的学术视野吸纳多学科的源头活水,终汇成一股清新的浪潮,时时保持鲜活的研究理念和旺盛的开拓态势。作为在学术上刚刚起步的青年学人,更应该谨记这一点,需时时检验自己在研究工作中的理念和方法论是否已经陈旧或南辕北辙,不得要领?
注 释:
[1] 这里所指“制度化”,是指项阳研究员在中国音乐史学文化研究中,对国家制度影响下的各种传统音乐现象的关照,即音乐文化研究的“国家在场”理念。
[2]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 刘再生:《传承:音乐文化永恒的生命——读项阳着<山西乐户研究>有感》,《人民音乐》,2003年第2期第56-58页。
[4] 项阳:讲座《以乐观礼——国家礼乐述略》,中国音乐学院科研处、音研所、国乐馆,2007年。
[5] 法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朱丽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符号学:解析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即某一具体文本与其他具体文本之间的相互包容、引用、影射、吸收与借鉴等的内在关系。
[6] 例如为什么全国各地的婚丧嫁娶等风俗仪式内容竟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为什么在全国各地乃至周边国家与族群音乐文化中有如此普遍的同名曲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