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红卫兵墓园”的意义
2013-11-16本刊编辑部
中国青年报刊文说,我国唯一的“红卫兵墓园”即重庆“文革”红卫兵墓园于今年清明节开放。墓园里埋葬着上百名红卫兵和造反派,他们基本上都是在1967年5月至8月间被打死的中学红卫兵和重庆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工人造反派,年纪大的多在十几岁或二三十岁,最小的仅11岁。此墓园于2009年被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从背景资料中获悉,该墓园成为文保单位,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幸赖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而今重庆市决定在清明节开放红卫兵墓园,供人参观祭奠,这一开明之举殊为难得。如果开放红卫兵墓园仅仅是为了让死者家人寄托哀思,让受迫害者发泄心中积怨,让其他人收获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那开放的意义就很有限,也会大大降低其文保价值。开放“文革”红卫兵墓园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让公众记住那段历史:在1967年夏至1968年夏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重庆市武斗见于官方记载的就有31次,动用枪、炮、坦克、炮船等军械兵器计24次,645人死亡。其中绰号“尸长”的大学生郑志胜专门负责处理尸体,经他手的尸体近300具,其中送往沙坪公园即如今的红卫兵墓园埋葬的就有200多具。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公民,在厂里是好工人,在学校里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儿子,可为什么一旦臂膀缠上红卫兵的袖章,就立即成为施暴者,最后又为同胞所杀?人为什么一夜间就会变成魔鬼?今人走进红卫兵墓园,并不是为了单纯祭奠某一个长眠地下的红卫兵或造反派,而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探寻造成十年“文革”悲剧的深层原因,然后正视和肃清现实中的“文革”遗毒。如果说红卫兵墓园是一座微缩的“文革”博物馆,有助于国人抵御“文革”遗忘症,那它还有一个强大功能,即提醒我们如何看待这几百名红卫兵的亡灵,是宽恕他们,还是永远记恨他们?重庆一中某校长因为仇恨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爆破”了一处红卫兵墓;重庆一名受过“文革”迫害的老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里面所有墓碑都是‘文革’的耻辱柱,一看见它们,想起它们,我的心就会痛起来。”没有真相,就谈不上宽恕;没有宽恕,就不能达成和解;没有和解,就没有美好的未来。深受种 族隔离政策之苦的南非之所以有今天,就因为遵循了这 条和解途径,同样,在处理“文革”遗留问题时,我们 也应遵循这样的解决路径:真相——宽恕——和解。让 我们记住促成南非走向和解的大主教图图说的这句话 吧:“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梦魇,现在,噩梦结束了。 宽恕不是忘却而是铭记,宽恕就是希望,没有宽恕,真的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