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的制度安排
2013-11-16本刊编辑部
艺术电影长期以来遭遇“一日游”命运,已然成为声讨之的。在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环境下,优秀的艺术电影每每在暗中抽泣。想看的观众看不到艺术电影,不想看的商业电影却占据了所有的时空,密不透风,铺天盖地。久而久之,立志拍摄艺术电影的导演们不得已改行,痴迷艺术的忠实观众日渐零落,大众审美情趣渐次下跌……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给不给艺术电影排片”的问题,但辐射的,却是一系列次生问题。
上海曾经努力过,专设过“艺术影院”,如“胜利”和“平安”。红火的时节,一票难求,售票处不得不拉起铁栅栏阻挡观众。在这样的氛围下,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电影爱好者。然而当商业大潮猛烈冲来时,它们变得坚守不住,一方面艺术片片源日渐稀少,一方面商业电影强势发飙,在风雨飘摇之中,艺术影院息鼓打烊,留下惨淡的叹息。
世易时移,到了今天,电影产业欣欣向荣群英荟萃,不光是好莱坞、合拍、国产商业大片大行其道,以反映现实和追求艺术为特色的艺术影片也层出不穷,就眼下而言,随手拈来的艺术片就有《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记忆望着我》《万箭穿心》《超越那一天》《逆光飞翔》《到阜阳600里》《转山》《钢的琴》《Hello!树先生》《碧罗雪山》……这些被高度赞誉的好影片,却因排片的缘故,被人为的“一日游”了,观众刚刚听到好评想去一睹为快,却只能望眼欲穿望洋兴叹,无缘得见。
于是可想而知,当“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成立的喜讯传来,钟爱艺术电影的人们难免欣喜莫名。此番不但有常设的定点影院,还有地理位置极佳的商业影院加盟,这种加盟,不是表表姿态而已,而是有铁板钉钉的承诺:每天至少排映2场艺术电影,票价基本定于50元……这些“制度安排”,得以营造一种更稳定的放映机制,让优秀艺术人文影片有自己的归属、自己的家园。
其实“市场”从来不是单一的东西。任何情况下,一窝蜂地推销一种产品,必然忽视需求的多样性。不要说人分雅俗,就是同一个人,也有雅俗之需——既沉醉于人文情怀荡漾的艺术片,也陶醉于视觉听觉刺激的商业片。当《小时代》之类的商业片一统天下地挤对其它艺术片时,其实是一种商业霸道。当某些观众面对唯一选择而无法选择、不得已掉头而去时,影院丢失的,很可能是真正有价值的电影观众。
再说,市场经济不等于没有约束,经营者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何谓社会责任?就是负起提高全民审美情趣、艺术品位、人文素养的责任。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高,不可能空穴来风或一蹴而就,它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就电影而言,在德国柏林,一个人口仅400万的城市,却有超过100家各具特色的艺术影院;在法国,全国5000多块银幕中,竟然划出2000多块作为艺术影院专用,国家不仅给予税收上的支持,甚至每年给予补贴,前提是你不能上商业大片特别是美国大片。法国还规定一部影片在任何一个影院的排片率都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这是出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考虑而作出的硬性规定。这些有益和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我们极有启迪意义。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的文化生态非常适合艺术电影的生存。如今,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的成立,让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艺术慧眼,但要“长存”、“长寿”,还需要进一步制度跟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看到这样的局面:艺术电影不但占有自己的广阔市场,而且极大地提升民族电影的品格,催化优秀编导演的诞生,培养情趣高尚的观众。一个好制度产生的化学反应,是全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