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中人的物质与精神状况——读常芳《一日三餐》

2013-11-16刘涛

西湖 2013年12期
关键词:周宁文成小说

刘涛

常芳在鲁院学习的时候,我们时常见面。常芳为人厚重,对人的照顾也无微不至,于是大家都叫她常芳姐。记得,他们毕业前夕,朋友们一起聚餐,离别之际都颇为难过,但大家终于忍住。饭后,大家告别,常芳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常芳经历极为丰富 (关于常芳的经历,可参见张丽军教授与常芳的对谈《温情书写与诗意建构——七零后作家访谈录之四》,《香草》2012年第6期),也有学院经历,2005年她到山东大学作家班学习,经过老师点化、自己开悟,这些丰富的经历和体验都成为了她小说的资源。常芳创作之初写诗,之后由于觉得诗歌不足以表达世事人心之复杂,于是开始小说创作。多年的积累喷薄而出,常芳佳作不断,也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她获奖颇多,颇受文坛关注。常芳的小说一如其为人,没有花里胡哨的叙事结构,亦无繁花似锦的语言,也没有虚头巴脑的故事,大致是普普通通地写实,记录着她对城市、农村、历史、世事、日常生活、人心等的理解。

迄今,常芳已出版长篇小说《桃花流水》,这是一部有志向之作。常芳写济南,时间跨度极长,从1928年写到2008年,通过城市写民族和国家的变迁。(关于这部小说,可参见张丽军、房伟、马兵、赵月斌等人的讨论。)中篇小说集《一日三餐》(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年)乃常芳近作,这部小说写了城市居民(中层、底层和外来者)的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大致能够见出这个时代中人的情况,也能见出时代的情况。

《一日三餐》集共有七篇小说,这七篇小说可分为三类,皆与城市有关,城市是这些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一类写城市平民的日常生活,譬如《一日三餐》;第二类写城市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以情感状态和精神状态为主,譬如《你在木星上有多重》、《纸环》、《请让我高兴》、《阿根廷牛排》、《死去活来》;第三类写外来务工者,写了他们的物质的、精神的状态,譬如《请告诉我哪儿是北》。

《一日三餐》是常芳的一个中篇,小说始发于《上海文学》(2009年第 4期),之后被《小说选刊》等转载,流传颇广,可谓常芳的代表作。常芳将此小说用为整部集子之名,可见此小说之重要性。《一日三餐》确有统摄整部小说之功能,全书所写人物尽管所属阶层不同,但皆写他们的日常生活,通过日常生活见出他们物质与精神上的困境。中篇小说集《一日三餐》见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特殊的境遇。“一日三餐”乃指日常生活,一日三餐,三餐一日,日子就是这么过去。另外“一日三餐”还指城市居大不易,一日三餐,开门七件事,缺一不可。《一日三餐》写了城市中一对下岗工人夫妇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让人觉得温暖。唐光荣是下岗工人,昔年曾为公司保卫科长,因为看不惯老板盛大年的行径而离职。但是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开三轮摩托拉客谋生。唐光荣喜欢养鹰,鹰是高飞之物,这或许是他内心的向往。唐光荣的妻子留香昔年是纺织工厂女工,现在亦是下岗工人。贫贱夫妻百事哀,二人生活之拮据可想而知。留香喜欢跳舞,免费教人跳舞,小说借唐光荣之口说道:“留香跳舞不光是跳舞,其实她像是喝药一样的,为了治病。”留香跳舞乃是精神寄托,生活无着,她的精神苦闷可想而知。1990年代以来,工厂下岗职工日多,故曹征路《那儿》引起社会关注;2005年,“底层文学”兴起,亦是因此。常芳《一日三餐》就是描写了城市中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时通过写盛大年,也触及到国有资产流失等社会问题。

《一日三餐》重心在写三餐之不易。第二类作品则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精神状态,所写乃是城市中产阶级,他们衣食无忧,有车有房有闲,但精神荒芜,或百无聊赖,或苦闷,往往陷入三角恋之中。常芳这一类作品或受张爱玲影响,小说隐隐约约有《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影子,往往有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男主人公在红玫瑰和白玫瑰之间委决不下。浙江作家哲贵写过一篇小说《空心人》更让人震惊,他所写的社会“上流人物”或大富或大贵,但他们的生活醉生梦死,糜烂不堪,其人皆为“空心人”。常芳这一类作品中的人物,很多亦可谓之“空心人”。

《你在木星上有多重》写了周宁、范明明、马国伟、米米、刘明堂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较为混乱。周宁是小老板,范明明是其太太,二人陷入冷战,婚姻危在旦夕;刘明堂与周宁之间有业务上的合作,但刘明堂却是范明明的初恋男友,二人再度相见之后,又起涟漪,若即若离;米米曾经是名记者,之后为人管理夜总会,因老板倒台,沦为小区“管家”;马国伟有女友,却对米米穷追烂打,但米米却喜欢上了周宁。这些人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条件较好,或为小老板,或为银行行长,或为法院副庭长。理论上,这群人应属社会的精英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大都精神萎靡不振,各自受到欲望、金钱、不正当感情的控制,颠倒妄想。常芳通过故事写出了这一类人的状况,让人叹息,亦为之惋惜。

《纸环》之名取自“墨比乌斯环”,小说写道“她把一张纸条扭转粘贴成一个环状,用剪刀从环状的中间剪开,再剪开,再分别剪开,就剪成了一个一个套在一起的纸环”。《纸环》大概言此,人与人如同墨比乌斯环,环环相套;每人皆处于情感的锁链之中,烦恼痛苦,不得解脱。小说写了朱节、章辉、可可、宋大志等人的故事,他们亦是城市的中产阶级,也都处于情感矛盾之中,纠结不已。《纸环》对朱节心理状态的描写尤为精彩,她处于矛盾中心点,她苦闷、嫉妒、猜忌、隐忍,也有着类似“复仇”后的快感。

《请让我高兴》其名极好,可谓神来之笔,写尽这一类人的心灵状态。他们丰衣足食,生活悠闲,但是“他们不高兴”,于是拼命追求刺激,“请让我高兴”。 《请让我高兴》与《纸环》、《你在木星上有多重》情节类似,亦是写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于是皆不高兴。

《阿根廷牛排》情节与此类似,边明古与太太周乐、同事夏杨之间有三角纠葛,但这篇小说内涵更为丰富,除此之外还写了校园政治,颇似《围城》、《风雅颂》等作品的主旨,也写了将逝者的心态。历史学院几位副院长竞争院长之际,教授们丑态百出,暗中较劲,有人贴大字报诽谤中伤,人人心怀鬼胎,乱象横生。高校历史系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地方。边明古身罹癌症,妻子不知内情,唯他的情人知道。在生死之际,边明古才表现出超脱的姿态,息心息念,能够不追名逐利。

《死去活来》与《你在木星上有多重》有类似之处,白小化与前妻、与现任妻子之间亦有情感纠葛,然而这只是《死去活来》的淡淡的背景,小说重心在写“死去”与“活来”,戏剧性极强。白小化处于矛盾的中心点,小说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白小化偶遇邻居黄三,得知自己竟已死去多年。乍看之下,以为这是篇具有先锋色彩的小说,因为这类小说往往喜欢设计这样的情节。细读之后,会发现《死去活来》是一部批判现实之作。白小化“被死去”,因为有人操作,他被下了套,他所还的贷款遂落入他人之手。白小化为此四处奔走,希望通过官司讨回公道,但真是祸不单行,他千辛万苦、再婚才得的宝贝儿子却因为保姆失言、失误,竟然死去。

《告诉我哪儿是北》写城市外来者,以文成卓寻妻的故事为主体,共写了三个故事。文成卓与妻子六年前来北京结婚旅游,他们在车站走散,妻子不知所终,文成卓遂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寻找了六年。终于某天,他在包子店碰上一位与妻子长得几乎一摸一样的人——胡梅子,然而这不是他妻子。胡梅子也有较为悲惨的遭遇,她所嫁非人,遇人不淑,于是离婚。胡梅子颇似白流苏,但比白流苏境况更为悲惨,她离婚后不见容于家人,于是赴北京打工。胡梅子遇上了痴心人文成卓,境况或有好转,但是却遇上同行的打砸抢;为了保护胡梅子,文成卓被刺死。《告诉我哪儿是北》还包含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你在木星上有多重》、《纸环》等类似。文成卓的表哥和表嫂,他们较早即来北京,且事业逐渐有成,已经脱贫致富。但是其表哥一有钱就变“坏”,包养小三,他与表嫂的婚姻岌岌可危。《告诉我哪儿是北》可谓第一类与第二类小说之结合,常芳或许想表达这样的判断:卑下者高尚,富贵者卑鄙。但这个故事巧合太多,戏剧性过强,不若《一日三餐》来得自然。

常芳创作势头正健,希望其作品能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常芳”。

猜你喜欢

周宁文成小说
背诗学写话
LARPing in China
周宁生态茶园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靳文成作品欣赏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三千世界
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