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2013-11-15周铃孙浩陈刚陈利辉
李 卫 周铃 孙浩 陈刚 陈利辉
我院针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旨在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76 岁,平均年龄为(56.0 ±7.6)岁;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为(60.8±5.9)岁。以上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明确诊断,同时经腹盆腔CT检查评估为可切除胃癌。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营养状态、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治疗,每天给予患者的总输入液体量为50 ml/kg,其中包含热量105 kJ/mg,补氮量0.15 g/kg。补充的氮源由凡命氨基酸注射液供给,20%热量由脂肪乳剂供给,60% ~70%由10%葡萄糖及5%的葡萄糖盐水供给,而维生素采取水乐维他及维他利匹特供给,同时采用安达美补充微量元素。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治疗疗程共7 d。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术后不留置鼻肠管,术后第1天先给予患者适量的水,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嘱咐患者分次口服佳维体500 ml,同时也需饮用适量清水,此后每天照上述方法分次口服佳维体1 000 ml,同时还应增加适量的半流质饮食,以保证患者每日的能量供应,治疗疗程为7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一般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指标 CD3+、CD4+、CD4+/CD8+、NK的活性及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进行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发热时间(h)肠功能恢复时间(h)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50 85.4 ±7.7 86.3 ±7.9 84.6 ±8.7 9.3 ±2.5观察组 50 68.7 ±5.9 69.4 ±6.4 67.3 ±7.9 6.8 ±1.9 t对照组10.003 9.374 9.370 13.381 P <0.05 <0.05 <0.05 <0.05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态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
术后第1天2组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且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态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免疫指标的对比情况。
2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 CD3+、CD4+、CD4+/CD8+、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CD8+无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营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CD3+、CD4+、CD4+/CD8+、NK 各免疫细胞活性接近于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各项指标的对比情况(s)
注:*为2组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P<0.05;#为术后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CD3+(%)CD4+(%)CD8+(%)CD4+/CD8+ NK(%)对照组术前 36.3 ±4.9 42.9 ±3.3 24.2 ±2.4 1.74 ±0.28 21.5 ±3.3术后第1 天 22.9 ±2.3* 30.7 ±2.6* 22.5 ±2.6 1.36 ±0.44* 17.4 ±2.8*术后第7 天 26.8 ±4.7 34.5 ±2.5 24.7 ±2.3 1.40 ±0.37 22.6 ±4.1观察组术前 36.8 ±4.5* 43.2 ±3.7* 24.4 ±2.5 1.78 ±0.30* 21.8 ±3.5*术后第1 天 22.0 ±2.5 30.4 ±2.7 3.8 ±2.3 1.33 ±0.42 17.2 ±3.0术后第7 天 35.6 ±4.2# 42.2 ±3.0# 24.1 ±1.8 1.72 ±0.27# 27.3 ±5.3#
3 讨论
近年来,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均明显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可能原因是术前患者由于自身的疾病因素导致的营养不良,或是手术创伤导致的营养不良,或是术后患者进食困难导致的,这些因素的综合或单独作用均会大大降低患者的营养状况,导致血中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明显减少[1-2]。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也明显降低,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明显提高[3]。免疫功能的评价与 CD3+、CD4+、CD8+、CD4+/CD8+、NK细胞的活性有关[4]。CD4+、CD8+细胞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具有协同功能,两者的协调作用可有效地维持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5-6]。实验检查发现,胃癌患者体内CD4+、CD8+的比值明显降低,提示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目前,临床上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营养支持疗法,营养支持又分为肠外和肠内2种营养支持疗法[7]。随着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肠内营养治疗在外科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有研究显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效较好,且患者术后6 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较为安全,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体内会出现负氮平衡,血清中ALB、PA、TFN等含量水平明显降低,还伴有明显的体重减轻[8]。近来的研究显示,对于上述患者术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9-10],本研究针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甚好。有研究认为,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与经口服肠内制剂有紧密的关系。肠内营养制剂由于具有含热量高、肠道吸收快等优点,从而对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具有较快的促进作用,这就对机体术后营养不良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11]。在免疫功能指标方面,采取肠内营养治疗较肠外营养治疗具有更好的优势。有研究显示,肠内营养治疗后CD4+免疫细胞活性增加及CD8+免疫细胞活性降低较肠外营养治疗明显,这些免疫指标的变化可促进机体抗体的合成、分泌及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加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12]。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均优于肠外营养治疗,这主要与营养制剂的吸收情况、吸收速度及部位有关。肠内营养制剂在患者术后可较快地补充大量脂肪酸及氨基酸,并能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及胃肠激素的分泌从而发挥一定的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在这些方面肠外营养发挥作用较慢,作用较弱。此外,肠内消化液及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可因肠内营养的刺激而不断增加,肠内营养可促进肠黏膜的生长及肠蠕动的恢复,而肠外营养则作用较弱。综上所述,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肠道功能恢复、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较肠外营养治疗好,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对肠黏膜功能恢复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生。
[1]杜 映,吴晓玲.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两种术式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7.
[2]梁鸣来.参麦注射液静滴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6):81.
[3]赵得新,朱甲明,陈云波.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3):428.
[4]许晓东,孙元水,邵钦树,等.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6):436.
[5]吴崇杰,余 雄,万焱华.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0):72.
[6]张理水,王宏星.胃癌患者术后八珍汤辅助肠内营养的经济学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22.
[7]周飞燕,许 勤,陈 丽,等.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1):62.
[8]汪志明,李国立,王震龙,等.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伴幽门梗阻患者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1):1182.
[9]刘景田,俞建平,章 勇,等.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1):35.
[10]喻光懋,倪一鸣,崔 健.围手术期序贯处理对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的术后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08,23(5):496.
[11]Jones NE,Hayland DK.Implementing nutrition guidelinesin the critical care setting:a worthwhile and achievable goal〔J〕.JAMA,2008,300(23):2798.
[12]Zhao Y,Wang Q.Three kinds of nutrition support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J〕.Shandong Medical Journal,2008,48(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