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腋下小切口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11-15杨军英阮俊刚侯军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肩关节根治术肺癌

魏 民 杨军英 杨 浩 阮俊刚 侯军辉

肺癌是所有癌性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1种疾病,死亡率也较其他癌性疾病高[1]。受吸烟、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该病的发生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2]。对其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后外侧切口是以往临床治疗该病的标准性切口,但给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大[3]。腋下小切口是治疗该病的1种新型的手术入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肿瘤外科2009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27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09年4月之前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1例肺癌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47~72岁,平均(59.9±3.9)岁。其中鳞癌8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5例,大细胞癌4例。临床分期:Ⅰ期15例,Ⅱ期12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49~69岁,平均(59.6±2.8)岁。其中鳞癌6例,腺癌9例,小细胞癌3例,大细胞癌3例。临床分期:Ⅰ期11例,Ⅱ期10例。患者均经病理、痰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肺癌,且肿瘤仅位于单侧肺叶内,排除癌肿转移病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取健侧卧位,将患侧上肢固定,均行全麻。研究组于腋下第3、4肋间作长约10 cm的常规切口,切开分离后,使用开胸器将肋骨撑开,然后将癌变的肺叶切除,常规结扎、缝合、置引流管等。对照组行后外侧切口:沿锁骨中线至肩胛线第5、6肋间行切口,切断肋骨后切除癌变的肺叶,然后缝合、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引流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死亡率以及生存患者肺功能、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1.3 疗效标准

1.3.1 术后疼痛[4]采用VAS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判定,于术后第3天进行调查,最高10分。分值越接近10分,疼痛越明显。

1.3.2 肺功能[5]采用FEV1及FEV1%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判定。测定值越高,肺功能恢复越好。

1.3.3 肩关节功能[4]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判定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情况,共12分。分值越接近12分,肩关节功能恢复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及术后情况

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疼痛程度较轻,住院时间较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VAS评分(分)住院时间(d)27 106.3 ±25.7 163.9 ±37.8 6.6 ±1.2 13.9 ±1.8对照组 21 137.8 ±31.4 195.5 ±26.1 8.5 ±2.7 15.9 ±2.3 t研究组3.8229 3.2690 3.2718 3.3818 P <0.05 <0.05 <0.05 <0.05

2.2 引流时间及引流量

研究组引流时间较对照组短,且引流量较少,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比较(s)

表2 两组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引流时间(d)引流量(ml)27 2.8 ±0.6 165.7 ±19.2对照组 21 3.5 ±0.9 189.3 ±19.6 t研究组3.0528 3.9662 P <0.05 <0.05

2.3 死亡情况

研究组随访3个月内死亡3例(11.1%);对照组死亡 2例(9.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4,P >0.05。

2.4 肺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研究组FEV1、FEV1%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肺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FEV1(L)FEV1(%)肩关节功能评分(分)24 2.6 ±0.5 105.1 ±8.9 10.6 ±0.3对照组 19 2.1 ±0.3 95.6 ±9.2 9.2 ±1.8 t研究组3.8403 3.4248 3.7565 P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癌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安全的1种疾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以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为表现,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最常用的术式为肺癌根治术。后外侧切口是行肺癌的标准切口[3],临床使用时间较长。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将癌肿及其周围完全暴露,主刀医生的视野较好,有利于将癌变彻底的清除。但其术中常需将肋骨切断,给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6]。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创手术也较好地运用到了对肺癌的治疗中,腋下小切口就是其中1种[7]。根据资料显示,其切口长度多在9~15 cm之间,与后外侧切口相比,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切口较小,有利于预后及减少感染。②既能达到后外侧切口暴露肿瘤部位的效果,又不用切断肋骨,能有效减轻对呼吸肌及相应神经的损伤;③无须撑开,对肩关节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本次选择27例经腋下小切口及21例经后外侧切口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腋下小切口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优势主要为:①能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腋下小切口无需过多的分离组织,故操作方式较简单,能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本组资料内使用腋下小切口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106.3±25.7)min、(163.9 ±37.8)ml;而使用后外侧切口的则分别为(137.8 ±31.4)min、(195.5 ±26.1)ml。②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多与肋间神经损伤的程度有关,腋下小切口对组织的分离较少,故对神经的损伤也较小,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术后疼痛的减轻,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本组行腋下小切口的一组患者手术的VAS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6.6 ±1.2)分、(13.9 ±1.8)天;行后外侧切口的一组分别为(8.5 ±2.7)分、(15.9 ±2.3)天。③能缩短引流时间,减少引流量。经腋下小切口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故分泌物较少。本组资料内使用腋下小切口的一组的引流时间为(2.8±0.6)天,引流量为(165.7±19.2)ml;而使用后外侧切口的一组引流时间为(3.5 ±0.9)天,引流量为(189.3 ±19.6)ml。④能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后外侧切口对肺的挤压较严重,使肺的损伤更加严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肺功能恢复多不理想。而腋下小切口能较好的克服上述缺点,不会对背括约肌造成损害,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故术后肺功能恢复较好。本组资料内使用腋下小切口的一组患者3个月后的 FEV1、FEV1%分别为(2.6 ±0.5)L、(105.1 ±8.9);而使用后外侧切口的一组则分别为(2.1±0.3)L、(95.6±9.2)。⑤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腋下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时不会切断肋骨,对肩胛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也较好。本组资料内使用腋下小切口的一组患者的3个月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为(10.6±0.3)分;而使用后外侧切口的一组则为(9.2±1.8)分。故经腋下作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较令人满意。

[1]王欢元,匡裕康.肺癌组织中微血管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209.

[2]丁 罡.microRNAs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3):312.

[3]杨学宁,廖日强,聂 强,等.后外侧和腋下保留胸肌切口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879.

[4]雷 海.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1):14.

[5]陈 达,徐旭东,叶 波.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51.

[6]王 培.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切除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74.

[7]罗国军,张 利,凃 东,等.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58例胸部肿瘤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683.

猜你喜欢

肩关节根治术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