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与肢体动作组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2013-11-15云南省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000
李 艳 (云南省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过后可留下运动等方面后遗症,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运动功能康复对脑梗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而在康复治疗中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关键。本文观察躯干和肢体动作组合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脑梗死患者80例,上述患者均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所选患者能够交流、神志清楚。同时排除心、肾功能障碍患者、不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他疾病所致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脑血管畸形患者、肢体畸形影响运动功能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本文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51~71岁,平均(62.1±5.9)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肢体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给予躯干和肢体动作组合训练:①坐位下骨盆、脊柱和头部的侧弯、屈和伸、旋转等常用的动作进行自由组合锻炼;②上肢的常用动作和躯干的常用功能动作进行自由组合锻炼;③骨盆、脊柱以及头部的通常的功能动作和重心转移时负重下肢进行自由组合锻炼;④骨盆、脊柱和头部常用动作和非负重下肢进行自由的组合锻炼;⑤上肢、躯干与下肢的常用功能动作的进行自由组合锻炼。
1.3 观察指标: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变情况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
表1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 例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0 30.5±9.6 44.6±8.7 39.6±7.4 63.4±6.9观察组 40 29.7±10.4 70.6±8.1① 40.1±6.4 82.3±7.1①
3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发生后,局部神经功能缺损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在对脑梗死治疗中,常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抑制脑梗死梗死面积进一步发展,但是对大脑的可塑性影响较小。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神经突触生长出侧芽,有助于激活预先存在的神经通路,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4]。而在常规的康复治疗中,对运动功能障碍肢体的训练较为集中,而头颈、躯干和肢体的组合训练较少,所以长期常规的康复治疗下不能够有效的纠正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本文所用的躯干和四肢自由组合训练模式能够使每一种动作主动参与,有利于躯干运动和四肢运动组合成统一的训练机体,有利于使关节运动达到相应目的和保持身体处于平衡状态。此种组合训练有利于躯干和肢体的痉挛得到有效缓解,能够为患者建立多方向的负重和运动力线,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躯干与肢体常用动作自由组合训练,观察组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躯干与肢体动作组合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146.
[2]吴颉言,赵康仁,徐 平.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肌阵挛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17(5):526.
[3]黄 兴.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3):367.
[4]陈 丽,赵 华,房迎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6(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