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研究

2013-11-15王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2期
关键词:肌瘤腹腔镜子宫

王文

在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就是子宫肌瘤, 在30~50岁的妇女中比较多见, 发生率在20%~30%左右[1]。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具有伤口较小, 切口也较为美观, 术后的恢复也比较快等一些特点, 同时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更多的妇女都晚婚晚育, 对于子宫具有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方面的完整性都更加的重视[2], 所以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的剥除术越来越受到更多患者的青睐。本次的研究选择在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龙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 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传统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 治疗组患者则选择腹腔镜下剥除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的天数,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 将其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即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患者年龄24~45岁之间, 平均年龄(36.9±2.3)岁;27例患者已经有生育经历;21例患者为单发肌瘤, 9例患者为多发肌瘤, 13例患者为肌壁间肌瘤, 16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 没有患者为宫颈肌瘤。治疗组患者年龄25~47岁之间, 平均年龄(37.2±2.1)岁;24例患者已经有生育经历;17例患者为单发肌瘤, 13例患者为多发肌瘤, 12例患者为肌壁间肌瘤, 15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 3例患者为宫颈肌瘤。手术指征为要求生育妇女,年龄在40岁以下, 以避免肌瘤生长过大;不需生育的妇女患的肌瘤发生子宫异常出血、压迫症状、肌瘤超过12周妊娠大小、黏膜下肌瘤、肌瘤生长迅速有恶变可能、宫颈或阔韧带肌瘤等, 均可以考虑行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均行术前常规全套检查, 尤其注意盆腔检查, 病例选择标准:有子宫肌瘤的手术指征;临床有保留子宫的要求和可能;术前常规性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排除癌性病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传统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方法为对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全麻的的方式, 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 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然后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为:在患者月经干净的第5~7天进行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的剥除手术, 患者采用的位置是头低膀胱截石位, 在对患者弯身全身的麻醉之后,接下来进行常规的气腹穿刺, 压力控制在13~15 mmHg范围内, 然后在患者腹部的位置取穿刺点四个, 选择其中的一个穿刺点用来脐部置镜, 剩下的三个穿刺点可以用来放置其他要使用的器械。在引导内还需要放置一个举宫器, 目的是将子宫进行固定, 这样操作时可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来进行手术操作。向子宫肌壁内使用常规的穿刺针将20 U的催产素注入, 主要是为了让患者的子宫的肌肉组织可以得到收缩,然后依据患者肌瘤存在的不同位置使用对应的手术方法。患者的肌瘤如果是肌壁间肌瘤, 那么就在其肌瘤最为突出的位置借助单极电钩沿着起投影线斜行将子宫肌层慢慢地切开;患者的肌瘤如果是宫颈肌瘤, 那么就需要避开动脉的位置以及血管的部位, 将肌层纵向切开;患者的肌瘤如果是浆膜下肌瘤, 那么就采用梭形的切口, 目的是利于患者的创面平整;患者的肌瘤如果是阔韧带肌瘤, 首先需要做的是确定输尿管的位置以及其具体走向后, 再在与子宫体部位紧靠处行纵向的切口, 创面使用电凝进行止血, 用大抓钳夹持肌瘤并向上方提起, 钝性分离后将肌瘤暂时放置在子宫直肠的凹陷地方,检查患者的刨面后并进行止血, 最后缝合切口。将患者的肌瘤使用电动齿缘状的组织粉碎器将肌瘤粉碎成条后取出, 然后进行常规的病理检查。冲洗并且吸净盆腔内的液体, 经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 放出腹腔内气体并取出穿刺鞘, 缝合创口。术后要及时进行肌内注射催产素, 配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实验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其中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卡方检验, 最后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 在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 治疗组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 另外在术后排气的时间以及住院的天数方面治疗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s)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的出血量(ml)术后的排气时间(h)患者住院天数治疗组 30 98.43±26.61 24.32±1.13 4.82±1.67对照组 30 116.78±41.66 32.23±3.99 8.59±1.11

3 讨论

开腹子宫肌瘤适应证[3]用于45以下, 特别是40岁以下患者。肌瘤较大, 直径>6 cm, 月经过多, 药物保守无效,或有压迫症状, 黏膜下子宫肌瘤, 肌瘤生长较快者。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适应证旧:①症状较为明显:如月经过多、疼痛及肌瘤所致压迫症状;②因肌瘤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③直经4~8 cm的单发肌瘤;④3~4个多发子宫肌瘤,且位于子宫表面或肌层;⑤阔韧带肌瘤;⑥阴道狭窄及未婚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依靠术前B超结果及妇检情况确定肌瘤的特性, 从而决定镜下手术的可行性, 因此进行术前的B超检查十分重要。本研究提示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①在病例的选择上面。子宫的大小对于手术的影响自然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进行手术时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确定肌瘤存在的部位以及在子宫内具有的活动度, 如果是肌瘤位于前壁、宫底的部位或者是具有明显的凸起的浆膜下子宫肌瘤, 这些子宫的体积都是较大, 但是手术起来相对容易, 但是像是阔韧带肌瘤的体积即使不是很大, 但在手术过程中的难度以及出现分险的几率却较大。②术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腹腔镜操作技巧, 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子宫切口的处理,是肌瘤剥除后创面止血和切口缝合, 如在手术后患者伤口出血较多, 肌层受到的缺损较深时就需要进行两层的缝合。④患者在手术后复发的问题。术后出现复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些小肌瘤在手术进行前、进行中没有及时的发现, 而术后又在卵巢激素的作业下不断地长大;患者本身存在着一些肌瘤致敏的因素[4,5]。

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 在进行肌瘤剔除的过程中造成较多的出血, 盆腔也因此容易出现粘连的问题,这样会对患者的受孕带来一定的影响。腹腔镜在妇科的手术中的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其具有传统手术不具有的优势,像是对患者腹腔具有较小的干扰, 保证了患者内环境的稳定等一些独特的优点, 手术的安全性以的及治疗的流程效果已经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6]。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保留患者生育的能力, 维持了起子宫具有的生理功能, 对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也具有更好的保障。总之, 在腹腔镜的帮助下进行子宫肌瘤患者的剥除手术, 是一种效果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还具有出血量较小, 恢复快、缩短住院的等优势, 更加有利于患者在术后早日得到康复,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应该采用何种的手术方式, 应该依照患者的肌瘤的类型、位置、大小以及有无其他的并发症而做最后的确定, 对于子宫肌层深部肌瘤、宫颈肌瘤及阔韧带肌瘤, 特别是靠近内膜甚至黏膜下肌瘤不宜行腹腔镜手术, 但随着腹腔镜器械更新及术者镜下缝合技术的不断提高,能够熟练进行体腔内缝合和打结, 使对深入肌壁间的大肌瘤进行处理已成为可能。也使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必然趋势。

[1]姚玮.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研究.中国基层医药, 2012,19(5):656-658.

[2]王天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58例疗效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24(1):114-115.

[3]仇燕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37例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23(5):557.

[4]万莉洁.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09(18):90-91.

[5]包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分析.河北医药, 2012,34(11):1695.

[6]狄海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80例疗效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19(3):13-15.

猜你喜欢

肌瘤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