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子仁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便秘20例

2013-11-15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麻子汤加减帕金森病

罗 虹

浙江省荣军医院老年科 嘉兴 314000

帕金森病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神经变性性疾病。多在50~60 岁后起病,年发病率为0.1%,患病率达1%[1],患者除有锥体外系症状外,还常伴非运动症状,其中便秘发生率最高,为93.8%[2]。目前西医主要用泻药通便,但常会引起肠功能紊乱。笔者采用麻子仁汤加减方治疗帕金森病胃肠积热型便秘,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 年5 月—2012 年6 月本院老年内科收治帕金森胃肠积热型便秘患者4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 例,女8 例,男12 例;年龄69~82 岁,平均(72.32±4.3)岁;帕金森病病程1.5~12 年,平均(7.26±2.1)年;便秘病程0.6~8.3 年,平均(3.12±1.3)年。对照组20 例,女6 例,男14 例;年龄67~83 岁,平均(71.98±4.5)岁,帕金森病病程1.3~11 年,平均(7.39±1.9)年;便秘病程0.7~8.1 年,平均(3.02±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3]诊断标准;②且符合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4]:必须包括以下2 个或2 个以上症状,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有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等);每周<3次排便,如果不使用泻剂,很少出现松散便;③所有病例除具有帕金森病症状外,同时伴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符合胃肠积热型便秘。

1.3 排除标准 ①消化道疾病肠结核、肠息肉、肠道肿瘤等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患者;②精神病患者;③伴随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④有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继续服用原抗帕金森病药物,观察期间维持原有药物剂量。治疗组给予麻子仁汤加减方:火麻仁15g,大黄5g,杏仁、芍药、枳实、厚朴、黄芪、生地、白术、麦冬各10g,1 天1 剂,加水500mL 煎汤至200mL,早晚分服。对照组予枸椽酸莫沙比利片5mg,1 天3 次,餐前30min 服。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停用其他可能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及泻药。两组均以2 周为1 疗程,2 周后及4 周后评价疗效。

治疗期间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及其他富含粗纤维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每日定时排便。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5]。治愈:大便正常,与排便有关的自觉症状(腹胀、腹痛、便意感觉下降,便难等)消失,每周排便3次以上。好转: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每周排便2 次。无效:便秘症状无改善,每周排便少于2 次。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 周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 两组便秘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便秘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便秘复发率比较 例

3.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腹泻2 例,停药1 周后腹泻消失;对照组出现腹泻5 例,停药或服用药物治疗1 周后腹泻消失。

4 讨论

帕金森病伴便秘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异常,胃肠道平滑肌过度紧张,运动缓慢,相互协调不良,而引起相应症状。也可能与直肠、肛门的肌紧张异常反应以及耻骨直肠肌、盆腔平滑肌功能不良引起肠麻痹相关。帕金森病的胃肠功能障碍是疾病本身的结果[6]。同时也可能与老龄括约肌功能减退有关,或与使用抗帕金森药物相关,尤其是抗胆碱药,有明确致便秘的作用。此外,腹肌肌力低下,饮食、水分摄取减少及活动减少等亦可能是便秘原因。

西医治疗帕金森病便秘多使用肠道促动力剂或渗透性缓泻剂,促胃肠道动力药物如莫沙比利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 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的运动达到通便效果,但在帕金森病便秘的应用中也有争议。且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津液丢失加重大便干结,治疗作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将减弱,第4 周时有效率仅为50%,而药物不良反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帕金森病属中医“颤震”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该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不足、气血两亏为本,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亏则大肠不荣,肠道失润,大便干结不能下行而致便秘。胃肠积热型便秘患者素体阳盛,或肺热肺燥,下移大肠,或过服热药等,致积热于内、耗气伤津,故大便干结且气虚鼓动无权、大肠传导无力。本组采用补气润肠泄热的方法,使用麻子仁汤加减方治疗帕金森患者便秘胃肠积热型有效率95.0%,复发率为15.8%,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腹泻不良反应仅2 例,对照组中为5 例。治疗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麻子仁汤加减方中,火麻仁润肠通便为君药,白芍养阴软坚,大黄通便泄热,杏仁降气润肠,瓜蒌仁滑肠通便,枳实、厚朴破结除满均为佐药,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生地、麦冬滋阴润燥,诸药合用,具有润肠泄热,行气养阴通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麻子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在润滑肠道的同时对大肠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白术、白芍能调节和促进肠道的蠕动[7-8],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蠕动,抑制肠内水份吸收,促进排便;枳实能加强消化道平滑肌收缩,且能显著改善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协调性。综上所述,麻子仁汤加减方兼顾标本,通下而不伤正,治疗帕金森病便秘胃肠积热型疗效确切、安全。

[1]李世绰,程学铭,王文志,等.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2.

[2]陈生弟.帕金森病临床诊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3]陈生弟.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2 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5):352-355.

[4]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6]习予样,秦玉翰.帕金森病的胃肠功能障碍8 例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62-63.

[7]马晓华,樊雪华,陈忠,等.白术对动物胃肠的作用及其机理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5):261.

[8]王道芳.浅述桃仁与苦杏仁的药理及临床运用[J].基层中医药杂志,2002,16(5):57.

猜你喜欢

麻子汤加减帕金森病
鼓师高麻子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窗边的媒人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演状元
“黑麻子”香蕉能吃吗?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