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金汤加味配合耳穴压豆防治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2013-11-14远庚彦李其信
远庚彦 李其信 凌 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男科,广东 深圳 518133)
泌尿系结石也称尿路结石(简称尿石症),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10%~12%[1],且其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体外震波碎石、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取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等新技术的开展,90%以上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不需传统的切开取石即可除去结石,但体外震波碎石法可能会造成肾损伤,而且碎石后的结石碎片和可能的感染给结石治疗也会带来一些严重问题[2]。因此,消除残余结石和防止结石复发,仍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只有很好地解决上述两大难题,才能使患者达到终身预防的目的。我们采用四金汤加味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和预防泌尿系结石50例,并与采用总攻疗法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2009—2010年我院泌尿、男科门诊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45例,女5例;年龄18~65岁;病程1 d~3年;肾结石18例,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4例。对照组50例,男43例,女7例;年龄19~67岁;病程2 d~3年;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25例,膀胱结石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医石淋诊断标准。①腰部及肾区或下腹部疼痛不适,尿频、尿急、尿痛,经肾脏B超、X线或肾盂造影确诊为尿路结石;②结石直径<10 mm;③肾功能正常;④结石以下无尿路梗阻。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③单发结石。
1.2.3 排除标准 ①存在心、肺等严重疾病;②有明显肾或输尿管积水;③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四金汤加味配合耳穴压豆治疗。①四金汤加味。药物组成:金钱草30 g,海金砂20 g,鸡内金20 g,郁金15 g,枳壳15 g,滑石15 g,石韦15 g,瞿麦15 g,王不留行15 g,川牛膝15 g,桃仁15 g,冬葵子15 g,茯苓15 g,黄芪30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加减:肾结石加制附子10 g、肉桂5 g、巴戟天15 g、仙茅10 g;梗阻时间久者加三棱15 g、莪术15 g。每日1剂,共煎汁1 000 mL,分早晚2次服用;②耳穴压豆。取穴:结石相应部位(如肾结石取肾,输尿管结石取输尿管,膀胱结石取膀胱)、交感、神门、下焦配肝、神经系统皮质下,肾结石加腹外穴),用王不留行贴压各穴(把生王不留行粘在宽1 cm胶布上,然后粘贴在所选耳穴上),各穴每日按压5次,每次1 min,1周后换另外一侧耳穴压豆。③每次服用中药30 min后再饮水500 mL;④饮水20 min后,肾结石患者轻轻叩击腰部肾区15 min,肾下盏采取膝胸卧位,肾上盏采取坐位或直立位,肾中盏采取患侧在上侧卧位;其余部位尿路结石不用叩击;⑤叩击后,足跟着地跳跃30 min。以上5个步骤,每日2次,治疗30 d。
1.3.2 对照组 采用总攻疗法。①8:00饮水500 mL;②9:00速尿20 mg肌肉注射;③9:30 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快速静脉滴注;④10:00 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⑤10:30 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⑥11:00 654-2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⑦11:10肾结石患者轻轻叩击腰部肾区15 min,具体体位同治疗组;⑧11:30 足跟着地做跳跃运动30 min。以上8个步骤,每日2次,治疗30 d。
1.3.3 2组预防治疗及随访 30 d后如结石未排出,立即采用体外碎石,或各种腔镜,或开放手术,排出或取出结石。结石排出或取出后治疗组仍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每个月治疗7 d,对照组采用多饮水,多运动,即每日维持尿量2 000 mL以上,每日足跟着地做跳跃运动30 min。2组均观察2年,统计复发率。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订。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结石完全排出,经B超或腹部X线平片显示结石影消失,无肾积水,尿常规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B超或腹部X线平片显示结石影下移>2 cm或结石影缩小或排出部分结石,尿常规可见少量红、白细胞;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B 超或腹部X线平片显示结石影无变化,无结石排出。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多种学说,肾钙化斑、过饱和结晶、结石基质、晶体抑制物质、异质促进成核学说是结石形成的基本学说。尿路结石的人群分布与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地理环境和气候、饮食成分和结构、水分摄入,以及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有关,并且结石复发率高,因而合适的预防措施有重要意义[4]。近20余年,尿路结石的治疗虽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90%的尿路结石不再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创伤,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因为价格较昂贵和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在贫穷的农村及偏远的山区大多数患者不能得到快速合适的治疗,而且这些新技术并没有解决结石的复发问题[4]。
目前,泌尿系结石虽然在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预防上还没有重大突破,因此寻找预防结石形成或复发的有效药物仍是医务人员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中医药疗法凭借无创伤性、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疗效明显等优点,逐渐成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重要治疗和预防手段。中医中药因为其简、便、效、廉的优势,在治疗较小的泌尿系结石中疗效显著,并且在泌尿系结石的预防中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相关医务人员的重视。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尿路结石的中医药疗法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尿路结石属中医石淋、血淋、热淋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砂石从便道出,甚者令闷”,“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从中可以看出其发病成因有内因与外因2种。内因指机体的正气不足,即“肾虚”,特别是肾的气化功能减退,对机体水液代谢不能发挥蒸腾气化作用,有失主水之权,而导致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全部排出体外,以致积聚结石。外因主要有水质与食物的因素,如饮食不节,嗜烟好酒,或嗜食肥甘,湿热内生,加上饮水量过少,运动量不及,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结晶等,即“膀胱热”,此为能否发病的条件。
国医大师郭子光治疗尿石症主张按结石部位分阴阳、腑气结滞先通下、结石不动当化瘀。郭老认为按照中医“脏为阴,腑为阳”的学说进行辨治。结石在肾,在脏属阴,是阴寒凝滞,水结而成;结石在输尿管、膀胱,在腑属阳,为热灼津液煎熬而成,因湿性重浊趋下,常与热结,这种热多为湿热。故治疗输尿管、膀胱结石概从清热利湿、通淋论治,肾结石应当温阳与清利兼施。另外,要注意大便通畅,因为六腑以通为用,通大便使腑气畅通可以通利小便有助结石的排出。另外,郭老认为结石滞久不动或引起梗阻、积水等是气滞血瘀所致,治疗上强调活血化瘀一法。临床观察证明,活血化瘀药对结石所致的局部水肿、炎症、粘连有抑制和裂解作用,并能增强输尿管的蠕动,有利于结石的裂解和排出[5]。
本研究即是根据郭老治疗尿石症的经验方—四金汤加味进行治疗和预防。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利水通淋、行气活血、溶石排石为君药;滑石、石韦、瞿麦、茯苓利尿通窍、化石排石,枳壳、王不留行、川牛膝、桃仁、冬葵子行气活血、润肠通便共为臣药;黄芪、白术补气健脾,既可防止前药伤气损脾,还可推动结石以利排出共为佐药;炙甘草缓急止痛、健脾养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肾结石加制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补肾助阳,加强肾的蒸腾气化功能,避免水湿停留形成结石;梗阻时间久者加三棱、莪术加强行气活血的作用,促进结石的排出[6]。
耳穴贴压有针刺加电针相似的效果,并且更加方便,治疗作用更持久。其具体机制为交感穴可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神门有镇静作用,神经系统皮质下可解除因绞痛所致神经紧张状态、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痉挛,有利于结石的排出。肝经行于少腹、绕阴器,取肝穴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及脏腑功能。而相应部位、下焦、腹外穴均是不同部位结石在耳穴的反应部位,取此类穴位可以解痉止痛,促进结石排出[6]。
本临床观察显示,中药内服配合耳穴贴压无论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还是预防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而中医中药在泌尿系结石的防治尤其是预防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1] Barros ME,Schor N,Boim MA.Effects of an aqueous extract from Phyllanthus niruri on calcium oxalate crystallization in vitro[J].Urol Res,2003,30(6):374-379.
[2] Begun FP,Knoll CE,Gottlieb M,et al.Chronic effects of focused electrohydraulic shock waves on renal function and hypertention[J].J Urol,1991,145(3):635-63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27.
[4]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01.
[5] 杨俐,李翔.国医大师郭子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2-66.
[6] 黄丽春.耳穴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