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分布式发电中的逆变系统设计

2013-11-14孔德政

电子测试 2013年14期
关键词:桥式晶闸管蓄电池

孔德政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7061)

1 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发展

2013年的国内外市场显示,中国光伏产业目前正遭受欧美“双反”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双重考验。人们不禁担心,中国的光伏产业的春天是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实际上,这仅仅是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并不能因此看衰整个光伏产业。

2013年光伏需求将会同比增长7%,达31GW。中国将首次超过德国变成最大光伏市场。而亚洲也将变成需求最旺盛的大陆。中日印三国需求将占到全球需求的36%。2013年又将成为另外一个转型之年,光伏业将适应后欧洲市场的疲软。目前,光伏产业的总体趋势在走下坡路,而其中电站开发环节的趋势是上升的,2013年必将迎来光伏发电电站建设的一个春天。

当前我国政策鼓励方向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区别于集中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方法,一般建在用户侧,所生产电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电压等级低、接近负荷、对电网影响小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上。分布式光伏发电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广泛存在的特点,并且避免了集中建设的场地限制因素,具有建设灵活的特点。

2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2.1 光伏发电的类别

光伏发电一般按照与电力系统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独立光伏发电和并网光伏发电。独立光伏发电不与电力系统连接在一起,独立于整个系统,发出的直流、交流电直接供给负载。而并网光伏发电则像发电站一样,可以向电网输送有功、无功的电能。

2.2 独立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组件、控制器和负载(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组成。因为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为直流,但是由于光照强度实时变化,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压也不稳定,这时也需要蓄电池来起到一个滤波的作用,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压稳定在蓄电池的电压值上,在另外一种意义上,用蓄电池也有储能的作用,可以将过剩的电能储存起来供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时候使用。如果是直流负载就可以直接接在蓄电池上工作,如果是交流负载,那么需要经过逆变器的DC-AC变换,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供给交流负载。

2.3 并网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组件、控制器和负载组成。因为需要将光伏发出来的电回馈给电网,这就需要将直流电转换为电网要求的220V、50HZ的交流电,并且在相同相位的情况下并网,像电网供电。

无论是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系统对于交流负载和并网发电都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我们主要就光伏分布发电中的逆变系统的相关设计进行研究。

3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设计

3.1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的组成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主回路、控制电路和负载组成。主回路主要包括DC/DC电路、DC/AC电路、滤波器组件。下面主要对于主回路部分的设计做介绍,其中包括主回路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介绍一下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逆变器模块的选型,以及相关保护的设计。

3.2 光伏发电逆变系统的拓扑结构

通常单相电压型逆变器主要分为推挽式、半桥和全桥逆变电路三种。这三种方式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推挽式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比较简单,如图3-1 所示。其上电路只需要两个晶闸管,基极驱动电路不需要隔离,驱动电路比较简单,但是晶闸管需要承受2倍的线路峰值电压,所以适合于低输入电压的场合应用。

同时变压器存在偏磁现象,初级绕组有中心抽头,流过的电流有效值和铜耗较大,初级绕阻两部分应紧密藕合,绕制工艺复杂。因为推挽式逆变电路对于晶闸管的耐压要求比较高,不适合作为光伏发电的逆变系统主回路。

图3 -1 单相推挽式逆变电路

相比于推挽式逆变电路,单相半桥式逆变电路中所使用的晶闸管的耐压要求就相对较低,不会有线电压峰值2倍这么多,绝对不会超过线电压峰值。其逆变出来的波形也相对推挽式比较接近于正弦波,所以滤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由于晶闸管的饱和压降减小到了最小,所以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半桥式逆变电路的结构决定,如图3-2所示,其集电极电流在晶闸管导通时会增加一倍,使得在晶闸管选型的过程中,要考虑大电流、承受高压的情况,就难免会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不适合作为光伏发电的逆变系统主回路。

全桥式逆变电路就是介于推挽式和半桥式之间,兼顾其各自优点的一种逆变电路。其既有推挽式电路的电流性质,也有半桥式电路的电压性质,其结构详见图3-3所示。全桥式电路可以使得晶闸管期间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而且其逆变出来的波形更加接近于正弦波。所以,这次这次光伏发电的逆变系统主回路选用了全桥式逆变电路。

其中VT1-VT4为晶闸管,VD1-VD4为四个反向并联的二极管。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3 -3 单相全桥式逆变电路

3.3 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首先,VT1和VT4是一对同时开关的晶闸管,VT2和VT3是另外一对同时开关的晶闸管,VT1、VT4,VT2、VT3各受两路控制电压的控制。首先,VT2、VT3的控制电压为负值,那么VT2、VT3关断,处于截止状态。VT1、VT4的的控制电压为正值,那么VT1、VT4导通,电流流通路径如图3-4所示。如果忽略晶闸管自身的压降,那么输出电压就等于Uout=EN2/N1。

然后,VT1、VT4关断,四个功率开关都处于截止状态。

图3 -4 电流流通路径

第三个时刻,VT1、VT4的控制电压为负值,那么VT1、VT4关断,处于截止状态。VT2、VT3的的控制电压为正值,那么VT2、VT3导通,电流流通路径如图3-5所示。如果忽略晶闸管自身的压降,那么输出电压就等于Uout=-EN2/N1。

最后,VT2、VT3关断,四个功率开关都处于截止状态。

这就是一个周期内,晶闸管的开关变化情况。按照这种工作方式,则可以获得交变的电压。

图3 -5电流流通路径

3.4 逆变器的设计

逆变器组件的设计

根据某地的用户载荷分析,用户的用电载荷平均大概为3.2kW。根据某地全年品均月辐照强度5.4KWh/m²/天。总共需要的电池板方阵功率计算公式为:

Wl:负载的消耗功率

F:蓄电池放电效率的修正系数(通常取1.05)

Tm:峰值日照时数,其值与辐照强度的值基本相同,这里取3.6h

:方阵表面由于尘污遮蔽或老化引起的修正系数,通常可取 0.9~0.95

:方阵组合损失和对最大功率点偏离以及控制器效率的修正系数,通常可取0.9~0.95

L:蓄电池的维修保养率(通常取0.8)

Ka :包括逆变器等交流回路的损失率(通常取0.7,如逆变器效率高可取0.8)

本方案选用230W的单晶硅电池板,则总共需要8块,总功率为1.84Kw 。

由于当地的用电电压为22OV,所以选择输出电压为22OV的离网逆变器,经过用户用电器统计可知,用户的最大功率约为716W,考虑到用户负载中有感性负载,在启动过程时有较大的冲击电流,同时考虑系统的临时增加负载的情况,所以逆变器功率应相对选择较大的。在逆变系统中要求系统响应快,可靠性高,保护功能强等。本次设计的逆变电路中蓄电池通过DC/DC变换最大提供给逆变器400V的直流电压,所以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耐压也为400V,考虑到电压波动和留一定的余量的关系,最终将晶闸管的最大耐压设定在150%的输入最大输入电压,那就是600V。

逆变器的额定输出功率为3kW,输出电流的峰值为18A,隔离变压器的变压比为1:1。考虑到留有一定的余量,每个晶闸管的耐流值设定在30A。然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选型了。

最后,选择了PM200CLA060型号的三菱公司出品的IPM模块,其耐压600V,耐流200A,符合我这次设计的光伏发电逆变系统对于模块的要求。

3.5 逆变器支流侧电容的设计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直流侧需要增加电容保证直流侧电压稳定,不出现电压突变。那么需要设计出符合以下公式要求的电容。

其中P为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按照此项目每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80W±3%计算,那么40块太阳能电池组成的阵列,其输出功率可达3.2KW。

f为电网的频率,取50Hz。

K为波纹系数,取0.1。

U为直流母线电压,取400V。

所以,我们只要选用大于1273.89的电容即可,我选用2200。由于考虑到直流侧电压为400V,那么选择500V/2200的电解电容。

3.6 交流输出滤波电路设计

由单相全桥逆变电路逆变出来的电压不是标准的正弦波,而是直流斩波电压。如下图所示。

为了使得输出的波形更加接近正弦波,以保证负载和电网获得高质量的电能,滤波电路是影响波形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滤波电路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电感和电容的设计。

其中,由于逆变器的输出为220V/3kVA,那么所以Poutmax=3kVA。Uout=220V。

设定逆变器效率为96%。波纹电流系数为17%。

那么而电容的设计如下:

其中K为谐振频率/基波频率,设定为12.

f为基波频率,就是50Hz。那么

所以根据设计数据,滤波电容选择40,滤波电感选择2mH。

图3 -2 单相半桥式逆变电路

4 总结

光伏分布式发电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其中在并网和交流负载的使用过程中,逆变器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于逆变器部分的结构和原理的分析,简述了光伏发电中逆变器设计的总体思路。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依靠于各个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滤波部分、控制部分、并网控制部分的配合。所以在实际的逆变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他部分的配合和影响。

[1]董密,罗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20):97-102.

[2]吴巍.基于波动低压输入的独立光伏逆变器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3,21(4):963-971.DOI:10.3788/OPE.20132104.0963.

[3]杨水涛,丁新平,张帆等.Z-源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7):112-118.

[4]张红超,马春英,李全喜等.环境对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6):135-138.DOI:10.3969/j.issn.1674-3415.2011.16.025.

[5]安树怀,王明渝,邓威等.可用于光伏并网的双频逆变器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1):84-88.DOI:10.3969/j.issn.1006-6047.2011.01.021.

[6]于晶荣,曹一家,何敏等.单相单级光伏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3,34(1):18-25.

猜你喜欢

桥式晶闸管蓄电池
一种晶闸管状态和极性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基于SolidWorks桥式切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PLC变频控制系统在桥式卸船机中的应用
电容降压桥式整流LED恒流电源仿真与实验
聊聊蓄电池的那点事儿(1) 汽车蓄电池的前世
蓄电池去哪儿了
蓄电池去哪儿了?VOL12.雷克萨斯RX450h
挑行天下——Goldhofer FACTOR 5桥式梁运输车探秘
蓄电池去哪儿了?
改进式晶闸管电容无功补偿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