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年前想建怎样的重庆城——解读《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2013-11-14■任竞
■任 竞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之长江大桥图
67年前,也就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国民政府当局对重庆城市建设进行了一次规划,形成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未来城市建设所作的全面规划,在重庆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深远影响。
重庆曾是“全国罕见”的“支离破碎”的大都市
两江环抱的山城重庆,整个城市起伏不平,陆道少且曲折、狭窄,自由建造的木架砖柱楼房、平房参差不齐,杂乱无章,交通无次序,下水道经常堵塞,公共设施落后。30多万人口拥挤在十三四平方公里的半岛上,这就是20世纪初的重庆城市状况。
1926年至1935年潘文华主政重庆期间,虽然进行了多方建设,如开辟新市区、新修公路、新建码头、打造公园、整理旧街等,但由于缺乏总体规划,不可避免地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局面。1937年底,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各种机关、学校、企业等也相继迁入,人口急剧膨胀与有限的社会资源使重庆市区乱搭乱建现象特别严重。据《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记载,“抗战期间,人口突增,国库支绌,因而一切设施,因陋就简,勉应急需。既乏通盘之发展筹措,遑论配合之计划实施……其最严重者:(一)交通之设施不足。以云公路,则无整个系统,绕城之环道未通,贯通市中心之干道仅中正路一线,其他各路,线道分歧,宽窄不一。江北及南岸沿江,只有崎岖之人行道。以云水道,则无停靠巨轮之现代码头,及客货上下之起卸设备。近市之珊瑚坝飞机场,只容小型机起落,且与公路不相衔接……(二)卫生上,则全市尚无有系统之上下水道,公厕垃圾,迄无适当管理。医防设备,尤待增设充实。(三)建筑上,因物力财力不足,更多未合标准。竹笆蔑棚,触目皆是。总之全国大都市中如今日重庆之破碎支离者,实属罕见。”
■有关“陪都十年建设计划”的新闻报道
1938年至1944年,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近6年的轰炸。尤其是1939年到1941年,从初夏到深秋,从白昼到黑夜,持续无差别的狂轰滥炸,使重庆竹木等易燃材料构筑的密集街区损毁严重。人们便建设新的迁建区、居民区、学院区、工业区,但由于时间仓促,很多临时修建的建筑都没有正规的规划设计,更加重了重庆市区整个建筑、交通、卫生等的支离破碎与凌乱。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战时重庆“中国首都”的地位开始向“大西南经济建设枢纽”转移。1945年12月,蒋介石还都南京前夕,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命令重庆市政府研究一个为期十年的建设计划,并指出“以交通卫生及平民福利为目标”。从此开创了重庆城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科学合理规划。
确立重庆“大西南经济建设枢纽”地位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山川雄伟,民物丰殷;而重庆绾毂西南,控扼江汉,尤为国家重镇……今行都形势,益臻巩固,战时蔚成军事、政治、经济之枢纽,战后更为西南建设之中心。”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明定重庆为陪都”的《国民政府令》中如此表述重庆的地位。1946年5月1日,国民政府颁布的还都南京“令”中也称:“……重庆襟带双江,控驭南北,占战略上之形胜,故能安度艰危,获致胜利。其对国家贡献之伟大,自将永光史册,奕叶不灭。”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对重庆的重视。无论在经济建设上,还是对国家的整个战略部署中,重庆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1947年10月,在“精神堡垒”原址修建的“抗战胜利纪功碑”
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上可达川、陕、滇、黔,下可至鄂、沪。而以长江为主流外,嘉陵江、沱江、岷江、乌江、綦江、赤水河、永宁河、长宁河、横江等直接或间接都可通航重庆。20世纪30年代初,通过岷江已通航至乐山,嘉陵江已通航至合川。抗战期间,渝万、渝涪、渝叙、渝嘉、渝津、渝白、渝木等定期航线开通,共有轮船220余艘。抗战胜利后,航线更可大力延伸。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水路交通枢纽名副其实。
在陆路交通方面,已修成的川陕、川黔、川滇、川湘、成渝5条公路线路,连接起重庆与西南西北各重要城市。此外,国民政府拟建的成渝、渝昆、川黔、川汉四条铁路线路,均以重庆为辐集点。水路与陆路交通逐一改善后,重庆将成为上溯陕、甘、川、康、滇、黔,下达武汉、南京、上海的一个交通总枢纽,内陆良港。
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由于交通的便利,重庆日益成为西南地区进出口物资集散地。重庆及其周边内陆地区,拥有丰富的特产可输出国外——生丝与江苏同居第三位,仅次于浙江、广东,占四川出口贸易的首位;桐油输出量在1926年达70万担,占全国输出总量的30%;猪鬃品质特佳,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5。其他如牛羊毛皮、药材、茶叶等,都可经整顿改良后争取海外市场。此外,四川省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水稻产量居全国各省第2位,小麦产量居全国第6位,高粱居第7位,棉花居第8位,甘蔗产量在广东、福建之上,仅次于台湾。其他特产如榨菜、银耳、白蜡、黄蜡等,在国内其他地方罕见,纸、麻等的产量也非常可观。而四川西部与西康东部的天然森林,木材产量之大,甚至超过了东北。据1926年重庆市进出口货物金额统计,进口共计53 610 000元,出口共计37 600 000元。如此庞大的数据证明,重庆作为内陆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重庆城区主要街道排水沟渠施工现场组图
“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阵容强大
抗战胜利后,国家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根据蒋介石的手令,1946年2月6日,以市长张笃伦为首的“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奉命成立,其成员主要有黄宝勋、张继政、王正本、张人隽、陈伯齐、吕持平、张锜、车宝民、段毓灵、罗竟忠等,由周宗莲主持。
周宗莲,字泽书,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去英国留学,获工程博士学位。周宗莲对国外各大城市的规划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作为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负责总体规划和《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全书的统筹。“况今后都市人口,益趋集中,倘不为之计划建设,则日常生活中,时间金钱,均多浪费,精神物质,交受损失,使朝野上下,贫病交加,遑言建国……”在《草案》一书的序言中,周先生首先提出了市政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并认为交通开发与市政建设是一个城市规划中的首要任务,重工业与制造工业应为其次。
计划委员会的主要委员都是当时城市规划建设各方面的专家,具体负责重庆市交通、卫生、建筑、公用、教育、社会等的调查与规划设计。如黄宝勋是著名的建筑学家、规划专家,1947年在重庆亲自设计建成了抗战胜利纪功碑(即今解放碑)。罗竟忠,建筑专家,曾在比利时攻读土木建筑科道桥专业,1946年任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下水道工程处处长兼重庆大学工程建筑系主任。他与重庆下水道工程处副处长张人隽一起,主持设计并建成中国城市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化意义的下水道工程——重庆下水道工程。两人合著的《重庆市下水道工程》一书,于1948年成为中国与外国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图书。陈伯齐曾先后留学日本、德国学习建筑,并到过欧洲许多国家考察。1940年回国后,在重庆大学受命创建建筑系并任首届系主任,曾任重庆浮图关体育场总工程师。此次出任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建筑组组长,对《草案》中的绿地系统、居室规划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之交通计划总图
委员会还邀请中央卫生实验院美国顾问环境专家毛理尔(Arthur.B.Morrill)及都市计划专家戈登(Normon.J.Gorden)参加筹划。在这个实力强大的组委会队伍之外,市长张笃伦还邀请了当时的社会名贤如胡子昂、卢作孚等作为顾问,参加规划设计。
此次规划设计分城市计划、交通、建筑、卫生、公用等5个小组,另加研究与秘书二室。每组设主任1人,组员2-3人。初步工作为收集参考资料,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凡是地质、交通的各项地图,出入口货物的统计,水文、风向、水位,气候的记录,人口、风俗、习尚的调查,交通工具、卫生设施、绿地面积的勘察等,都在本委员会收罗调查的范围之内。资料收集好后,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专题讨论,并征询各方意见,然后拟写计划,绘制图表。
在市属各机关团体和社会贤达多方协助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草案》最终于1946年4月28日拟成,并交付出版。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之临江门集体住宅远观图
规划内容科学合理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以半岛为中心,沿江两岸60平方公里为本体,傍及300平方公里之全市,主要目的在于求平时工商业之健全发展,战时国防之灵活调度。此计划为短期计划,主要针对现实需要立即付诸实施的项目,主要内容有:
(一)完成交通系统,发展交通工具,建立港埠设备,兴修两江大桥。具体来说有长江中正桥,公路北区干道、通远门和平路衔接线、菜园坝珊瑚坝衔接线,黄桷垭电缆车,千厮门太平门码头及起重设备。
(二)加强卫生建设。完成上下水道,改善环境卫生,增强医防设施,推广卫生教育。如半岛中的上下水道系统、绿化系统。
(三)建设平民福利。兴建平民住宅,彻底迁移棚户,削减平民负担,救济失业人民。如修建沿江平民住宅、标准住宅等。
此次规划,虽然调查编写的时间短,但各位专家根据重庆的沿革、地形、人口分布、腹地资源等因素,并参照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先进规划,进行了合理设置。《草案》全文20余万字,内分《总论》、《人口分布》、《工商分析》、《土地重置》、《绿地系统》、《港务设备》、《公共建筑》、《居室规划》、《卫生设施》、《公用设备》、《市容整理》、《教育文化》、《社会事业》、《计划实施》等16章,另附有56幅图和79张表,对涉及重庆未来发展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周密完备的规划。为让规划能真正落实,计划委员会还详细制定了实施原则、最近十年之进度与概算、实施办法、计划实施之利益等。如在实施办法上,就列出了由政府指挥监督,人民遵照协助;政府与人民合作,组成官商合办公司,作企业性之经营者;政府倡导协助市民组织公共服务团体作社会事业经营者;政府自行举办,以供全市使用等4种办法。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之民权广场鸟瞰图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之朝天公园灯塔纪念堂俯视图
同时,《草案》也提出了许多重庆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新理念、新名词,如工厂、学校、住宅、商业区的划分,绿地系统的建设,卫星市镇的设置,两江防护堤的建设,穿城隧道的开辟,地下防空洞的利用等等。它们在当时的条件下虽未能付诸实施,但却给重庆后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留下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宝贵经验,高速电车的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30年代,重庆道路本就狭窄,却有2137台黄包车、几十辆公交车,交通拥堵不堪。当时的国民政府在限制黄包车的同时,开始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城区交通工具。1944年2月,重庆着手缆车建设,这在国内属首次。缆车缓解了市民爬坡上坎的辛苦,但对缓解交通堵塞却没什么作用。1946年4月28日,国民政府拟订《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首次提出要建高速电车。《草案》称,当时重庆有人口120万,每天约5万人往返于市郊,城区道路狭窄,公共汽车受速度、运量限制,每天只能运5000人。拟修建的高速电车初步规划三条线:甲线从小什字到磁器口,途经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李子坝、小龙坎、沙坪坝,全长14.75公里;乙线由龙门浩到南温泉,途经烟雨堡、大坪溪、二塘、董家湾、刘家湾等;丙线则由龙门浩到大田坎。其建设标准也作了统一规划:采用每米重47.77公斤的钢轨;轨距为1米;最大坡度9%;弯度最小半径80米;主城区车速25公里/小时,郊区45公里/小时;车辆长8米,宽1.8米,双电机,每台分别为35马力;带拖车,每列乘240人;初定10分钟发一班,三线每天总运量约10万人次……此举在当时国内城市交通规划中是很超前的。2007年,重庆市启动了首条地铁线——轨道交通1号线,东起渝中区朝天门,西至大学城,具体走向为:朝天门—小什字—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大坪—石桥铺—沙坪坝—大学城。这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高速电车规划中的甲线线路十分接近。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把关系市民文化建设的图书馆等公共建筑,放在了和市政府及所属各局处、市参议会、市社交会堂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认为应该将这种市民公用的建筑与市政中心建于一处,地点应位于市中心,地势要宽敞,建筑应该坚固壮丽。在具体规划地点的选择上,图书馆选在了和市行政中心同在的较场口,其修建所需金额预算高达150 000元。在陪都卫星市计划市中心的规划中,图书馆的位置也是紧依城市参议会和重要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的。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它对人们的重要性不亚于人们到各大政府机构办事,从这一点看,《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的规划理念也是非常超前的。
《草案》完成以后,经过多方努力,于1947年1月印刷出版。由于内战爆发,国民经济衰退,《草案》的规划只有少部分——下水道、抗战胜利纪功碑、图书馆等建设完成,其他大部分重要规划,如兴修两江大桥、道路交通网的改建、修建高速电车、危旧房改造都被迫停止。但是,其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及理念却深刻影响了以后重庆城市发展的市政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