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时代

2013-11-14柴岚绮

读者·原创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落伍闺密聊天

文 _ 柴岚绮

微信时代

文 _ 柴岚绮

某天我不甘落伍,在手机里下载了微信。打开,里面有个“朋友圈”,和微博一样,可以写点心情小花絮,还可以配个图,显得很文艺。同在朋友圈里的可以相互看见,相互评论,但只有同在这个圈内的才可以看得见第三方的评论—所以,还是很有些私密性的。

刚好,对微博有点审美疲劳,觉得微信这块新地盘更适合存储点个人小情绪。置身“朋友圈”里的几位闺密似乎也是这么想的,对微博不抛弃不放弃,同时开辟微信新战场。

不过,还是没弄明白微信到底好在哪里—对于一个中年主妇来说,能下载这个软件并且还能在里面写只言片语已经自我感觉非常了不起了。人的岁数和对科技的畏惧感是成正比的吧?某天闲聊,用微信用得较娴熟的技术派闺密科普道:“微信,其实最重要的是语音功能,比打字速度快,另外,走的是移动上网的包月套餐流量,省通话费。”

为了显摆下我也与时俱进地用上语音聊天功能了,有天晚上,丈夫出去赴饭局了,我挺无聊地对着手机说:“喂喂,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松开手指,发送。当然,没有回音。此人深夜归来得知后,一脸茫然:“手机没连网络,不知道你发微信了啊。”当面打开听了,然后觉得可笑:“干吗不直接打电话?”

微信里有个“语音提醒”账号,我立马添加了。于是,家里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我对着手机,郑重其事地说:“10分钟后,提醒我关闭热水器。”微信毕恭毕敬答:“好的,10分钟后提醒你。”放下手机,背着手缓行几步,真想大笑啊—这也太能干了吧?好像家里没花钱养了个机器人似的。我为终于用上了高科技沾沾自喜。不过,看到家里买的好几个没用过的定时器又有点心虚。

同学兼微友发来一段话:“以后不打字了,直接说话吧,方便啊!”我清清嗓子,对着手机打算也回以一段语音—然而,不知为什么,总也不好意思发出声音。最后,还是生生回到打字方式。那是一种奇怪的感觉,从敲字到直接说话的方式,做不到从容自如地切换。并且留言似乎和直接通话的感觉又有所区别—面对那一块小屏幕,无论如何都觉得发出的声音不像是自己的,觉得把情感藏在一个个方块字背后更安全一些。

微信还可以语音聊天,很多人参与的群聊,大家听到的是彼此的声音—上回我们几个人围绕做手工的一些乱七八糟的琐事很热烈地各抒己见,好几十段语音,当然,没有结论。唯一可喜的是,消耗了一些用不完的网络流量。

至于那些叫做摇一摇、扫一扫、附近的人的功能,嗯,碍于上了年纪,完全不感兴趣。

现代人沟通的工具是越来越多了—短信、彩信、飞信、博客、微博、微博私信、QQ、MSN、淘宝旺旺,以及微信……所有的这些刚一出炉,我们便热切地飞快披挂上一个ID,冲锋在线,或者,在线隐身。我和朋友们每天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对话,键盘上噼里啪啦一路敲下去,在现实中见面的机会反倒并不太多。

有一天,在我加入的一个非常沉默的摄影爱好者的QQ群里,除了管理员,一长排的头像都是灰色的,突然,一个人打出一行字:“有人吗?我在上班,这一天在单位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句话让我有那么一点小忧伤—这一天,我似乎也马不停蹄奔波在网络上,似乎在各个地方表达了各种意见,但在真实的世界里,竟也是如此沉默。

“这里没有Wi-Fi,放下手机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网络世界的喧嚣永远代替不了现实中有语调、有温度的一句问候,但仅仅依靠纸面交流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杂志也不甘落伍地开通了微信。

原创模范,途经心灵。

官方微信号:duzheycb,欢迎关注!

猜你喜欢

落伍闺密聊天
江湖茶室
青岛“落伍”了?
说瞎话
分手的理由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够意思
敞开门聊天
巧妙玩拆字
剩女笔记
落伍的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