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你那奔波的身影
2013-11-14霍金林
● 霍金林
春节放假才几天,我的案头又堆放了一摞厚厚的稿件。这些稿件的地址,多数是边远的乡村;稿件的作者,多数是年迈的长者。看着这些来稿,我看到的不只是一行行文字,而是暗夜里那一盏盏不熄的明灯;是在灯光下,那一张张伏案思索的苍老面孔;是在乡间小路上,那一个个蹒跚行走、去投寄稿件的父辈身影。
是的,我看见了无数奔波的身影。
《对联》杂志从创刊到现在,已整整地走过二十八个春秋。记得杂志初创时,我们的老总编郭华荣先生,曾忧心忡忡地说过这样一段话: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传承、光大这一国粹艺术,是我们当代文化人责无旁贷的一项使命!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的对联传承,却面临着艺术缺乏规范、人才青黄不接等诸多问题。我们的《对联》杂志,同样也面临着读者面过于狭窄、订阅量很难突破的实际困难。《对联》杂志虽然创刊了,但能坚持多久?这还是悬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号。我想说的是:一定要依靠专家办刊,依靠读者办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尽力点燃民族文化复兴的燎原之火!
如今,二十八年过去了,在传统文化类报刊面对市场挑战,纷纷因生存问题而改弦更张的背景下,《对联》杂志却屹立不倒,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依靠专家办刊,依靠读者办刊,编辑和读者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二十八年来,梁羽生、马萧萧、赵云峰等一大批文化巨擘和联坛大师,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引领和关怀;常江、谷向阳、余德泉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给了我们循大道而行的智慧和规范;而万千个普通的对联爱好者,更以他们不计成本、不辞辛苦的执着追求,从社会各个层面、角落,挖掘对联遗产、研究对联理论、繁荣对联创作,不断丰富着杂志的内涵。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广大农村,有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作者,面对交通不便、文献匮乏的艰难环境,为了撰写一篇文章、一副对联,不惜四处搜寻资料,呕心沥血创作,还用种田的微薄收入,购买信封、邮票,甚至奔走数十里,把稿件邮寄给我们。
对于作者的这种付出,《对联》杂志受财力所限,所能支付的稿酬真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始终明白,即便是没有采用的稿件,也饱含着像爱心一样无法称量的帮扶与期望!所以,多年来,我们的编辑不约而同以感恩之心,铸就一种传统,即:对于每一份稿件,都要像对待父母的每一次叮嘱一样,倍加珍惜。对于经过汰选,已放进废纸篓里的稿件,也要捡回来再看一遍,以确保没有遗珠之憾!
正是万千作者心血和智慧的凝聚,给《对联》杂志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给中国楹联事业发展史,留下一份丰厚的文化遗存;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一个靓丽的窗口。据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对联》杂志刊登的对联史料挖掘和理论研究文章,每年的检索频次都达数百次。其中,一些作者的研究成果,还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印度德里大学、埃及开罗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的东方文化研究学者,作为结论性成果,在研究中国文化时加以引用。去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蒋建国来山西日报报业集团调研时,也充分肯定了《对联》杂志在传统文化阵地上的坚守和所取得的成就。这份荣誉,是杂志社的,更是大家所共有的。
作为《对联》杂志一名老编辑,多年所感,形成此文。敬请各位作者、读者,接受我深深的敬意和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