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微服品春联
2013-11-14王树凡
● 王树凡
清乾隆皇帝是个文武兼备的“风流天子”,开创了清史上著名的乾隆盛世。在文化修养方面,他也是少有的全才,对于汉文化情有独钟,一生创作了不少诗词楹联。他还有个特殊爱好,每年新年刚过,就千方百计化装遛出宫去,挨家挨户读春联,发现好联,默默记下来,以备自己写联时参考。
这一年大年初一,宫中安静无事,乾隆秘密约了年年到外面读春联的“老搭档”纪晓岚,商量外出“采风”之事,说:“以往年年在京城里看春联,看来看去都是些老套路,没有什么新鲜趣味,朕听说江南水乡一些小镇,文风鼎盛,民俗也丰富。今年咱们就到江南地方看一看,也好借此散散心,卿意若何?”纪晓岚正想趁机到江南来一趟“公费旅游”,焉有不从之理?三日后,二人扮作富商及仆从,轻装上路,沿途观山玩水,晓行夜宿。不几日,来到杭州地界。为避免杭州府官员接驾干扰,便绕过杭州城,寻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住了下来。第二天,二人赶早吃了早饭,来到一条长街,街上行人稀少,商店及住户都还未开门,但见家家户户门上,红红绿绿的春联琳琅满目。二人一面看一面品,正行之间,忽见街中央一家门上贴着一副奇妙的春联:
北往南来,平民官府躬身请;
红镶绿裹,帝子皇孙跪地求。
横批:天下独尊。
乾隆皱眉道:“这是什么人家如此大胆!出言狂傲,岂不是欺君之罪?”纪晓岚敲开门,见一年青女子,正坐在案前用各色彩纸包裹着线香,一问才知是一间香烛店。说起门上的春联,女子道:“每到年节,不论官府民间,谁不躬身哈腰来‘请香’?任你是皇帝太后凤子龙孙王侯将相,谁不得跪在它跟前,拜天地祖宗祈求保佑?我们这里有个人人皆知的谜语:‘红纸包,绿纸裹,南京北京都请我,人人都说皇帝大,皇帝爷爷跪着我!’乾隆听此言不敬,但又无理由挑剔,也不敢暴露身份,只好讪讪地笑着,命纪晓岚把这对联和谜语都记了下来。二人出门刚走几步,又见一家春联是:
说短道长朝染指;
拈花惹草晚折腰。
横批:好色之家。
乾隆冷笑道:“早听说江南文风鼎盛,民俗纯朴,看来此言大有出入,你看这一家,分明是个不良之辈,竟然公开写了贴出来。”于是敲门问个究竟。主人笑道:“二位是远道来客,本地谁不知我这是本镇有名的染坊?天天顾客盈门,染的布要量长记短,我天天要‘染指’,你看我这手都染成花的了。我白天忙着劳作,晚上才有空侍弄这院里的花花草草,浇水修枝,不‘折腰’怎么行?凡是来的,不都是好‘色’的吗?”一番话又把乾隆说的乐滋滋的,连连点头说“对对对”。离了这家又走几步,看一家门联是:
纸糊篾扎,难遮风,难挡雨,天天哄鬼;
泥捏火烧,不盛饭,不装茶,夜夜贪脏。
横批:兼管阴阳。
乾隆扑哧一笑说:“这不分明是骂自己吗?”即命纪晓岚向前询问,一看这家主人是个老者,见他二人一身富贵气,忙倒茶让坐。问起门上的春联,老者笑道:“小老儿是个扎纸匠,专门制作送殡用的纸人纸马之类,又顺便代卖瓦盆尿壶。这纸扎的人马,怕风怕雨,一把火烧了,有什么用?不明明是哄‘鬼’吗?下联指尿壶,专管夜间便溺,不尽是贪些‘脏’物吗?这两样东西,人鬼都用得着,岂不阴阳俱备乎!”二人听得入迷,连声赞叹这民间文化风趣幽默。辞别老汉,二人信步拐入一条小巷,抬头看巷口头一家门联是:
一门三进士;
四代五郎中。
横批:有名无实。
又看这房屋低矮破旧,门庭冷落,乾隆疑惑说:“朕怎么从未听说过江南有这么一个显赫又清贫的高官之家呀。”遂推门进屋,见一白发老者,问起门上的对联,老者说:“我一家有三个近视眼,人们都说我家出了三个‘进士’。我家四代人有五个懂一点草药单方,十里八乡给人治个小毛病,人称‘走方郎中’。新年里,写个吉利话过过瘾,其实连个官味儿也没沾上,有名无实也。”二人忍俊不禁。眼前一户春联是:
能解燃眉之急;
善为刎颈之交。
横批:舞刀弄棒。
乾隆赞曰:“此武侠之家也!且问一下,若果为侠士,当擢用之。”二人进门,只见一个粗黑大汉迎了上来,一问才知此人是个屠户,兼做柴行,终日杀猪宰羊,劈柴烧炭,“刎颈”“解燃没之急”“舞刀弄棒”正是他的“本职工作”二人忍住笑,忙告辞而去。走几步见一处宽敞明亮的房舍,黑漆大门上贴的春联是:
红芽大戟将军府;
紫草重楼国老家。
横批:功同良相。
乾隆喜道:“此乃重臣之家,不妨在此吃茶休息片刻。”纪晓岚笑道:“这不是什么重臣之家,乃是一间药铺。此联是由红芽大戟、将军(大黄)、紫草、重楼(七叶一枝花)、国老(甘草)几味中草药组成的。医者仁术,常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老爷再看那边窗户还有一副联是‘花开东园寻仲景;水流河间接丹溪’,东园是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园),仲景是汉代‘医圣’张仲景,河间是元代河间府名医刘完素,世称刘河间,丹溪是元代名医朱丹溪。这是两副中医药用的趣联。”乾隆连赞“好联!好联!”说着,继续往前走。走到巷子尽头,看一间破屋,篱笆门上贴着是:
敢效郑元和,他日官居一品;
也学吕蒙正,有天位列三公。
横批:时来运转。
乾隆惊叹道:“好大的志向!定非凡俗之人,有此胸怀,焉能不成大器!”纪晓岚笑道:“此乞丐之家也!”乾隆说:“你又胡猜,何以见得?”纪晓岚上前推开篱笆,果见一少年乞丐,蓬头垢面,盖着破被,蜷卧草铺上。询问得知其曾饱读诗书,但不幸家遭回禄(失火),父母双亡,孤身无依,饥寒难耐,只好沿门托钵,苦度光阴……乾隆问他何以写这样的春联,他说:“客官难道不知唐朝郑元和,少年浪荡不羁,被迫流落街头,卖唱行乞,后来发愤图强,终于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宋朝吕蒙正,青年落魄时,也曾乞讨流浪发愤读书,终于高中状元,官居一品之事乎?小子不才,但人穷志在,只要一息尚存,乞讨读书,以求进取,将来或可步前贤后尘,亦未可知也!”一番话说的二人甚为感动。乾隆即命纪晓岚赐银二十两,助其读书上进,乞丐感激不已。又走了一会儿,看看天将近午,正欲寻个吃饭的去处,忽见一家小饭铺开门营业,门上贴的是:
铛圆糊薄摊开大;
酱少葱多卷上来。
横批:越吃越短。
乾隆觉得好笑,进门一看,原来是个卖煎饼铺子,店主人忙招呼上坐,上了饼粥,那葱油煎饼酥软喷香,蘸点甜酱,就着糯米粥,十分滋润爽口。乾隆边吃边夸,大呼过瘾,说从来没有领略过这诗意般的口福。又看那对联写的贴切风趣,甚觉舒畅。
回来的路上,乾隆感慨万端,说此次江南之行,增长了不少见识,特别对这些民间文化的清纯朴素,风趣幽默,倍感新鲜,看来今后还要多走多看,体察民情,既知天下事,又得舒心惬意,不亦乐乎!二人边走边谈论着所看的春联及见闻故事,遂一路游山玩水,谈笑风生,迤逦往京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