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对“图书馆是学习中心”这一命题的学理分析

2013-11-14颜务林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3期
关键词:藏书楼图书馆学后现代

颜务林(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李亚芬(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 引言

图书馆已经走过了古代藏书楼时代和近代图书馆时代,进入了现代图书馆时代。目前,正处在现代图书馆向后现代图书馆转变的转型期。

上世纪初本世纪末,图书馆学术界提出后现代图书馆概念,并开展相应研究,内容涉及定义、分期指标及特点等。但是,对后现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研究不够,缺乏学理上的分析。在这里,提出后现代图书馆,是把它相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的,它的产生是以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为基础的。笔者认为,图书馆分期问题除了考虑社会背景的变化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图书馆本质(如核心职能等)的变迁。发展阶段不同,图书馆的职能也不同。探索图书馆发展的历史,分析后现代图书馆的特征,判断其功能定位,对于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后现代图书馆是什么?

2.1 再问图书馆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定义,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管并提供图书文献服务的机构。现在看来,这一定义有点粗浅,它基本描述了图书馆作业形态,但对图书馆本质的反映显然不够。

图书馆不是文献中心。在图书馆领域的语境中,文献是图书概念的扩展,因此说文献中心本质是说图书中心。图书中心只是藏书楼的现代语言表述,是同义词。藏书楼是图书中心,也可以说是文献中心。有关图书馆与古代藏书楼的关系,在图书馆学领域是早已定论了的,即藏书楼是图书馆的前身,图书馆不是藏书楼。另外,从图书馆的基本要素来说,文献中心也不足以反映图书馆本质。图书馆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读者(人)、馆藏文献(书)和制度(组织)。文献中心只强调了馆藏文献这一项,忽视了读者和制度这两项更重要的要素。因此,把图书馆定义为文献中心没有反映图书馆的本质。

那么,图书馆究竟是什么?图书馆不同发展阶段,本质不同,描述也应不同。图书馆前身是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是文化中心,以民众识字,提高文化素养为目的。

2.2 现代图书馆是什么?

现代图书馆是信息中心。图书馆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信息职能突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信息中心的地位被动摇了。与Internet相比,图书馆的信息量小,在信息发布这个功能上图书馆显得更弱。作为社会信息中心,信息量和信息发布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图书馆信息中心的地位事实上已经被Internet取代。

2.3 后现代图书馆是什么?

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已初露端霓。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麦迪逊大楼大门上悬挂的门牌就是LearningCentre。学习中心已经成为美国各图书馆的核心内容。笔者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图书馆看到,该馆的学习中心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且大有扩展之势。当然,对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的定位,还需在学理上做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

3 对“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这一命题的学理分析

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虽然已初具端倪,但是,要做出科学有力的判断,还必须从学理上做深入分析。图书馆职能、图书馆职业以及图书馆学科内容的结合,能够反映图书馆这一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以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核心职业和图书馆学核心为要素,分析它们变化的脉络,判断后现代图书馆的本质。

3.1 第一职能

图书馆的职能反映图书馆的本质。不同发展时期,图书馆的职能不同。同一时期,图书馆的职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同时具有多个职能。同一职能又常常出现在不同的图书馆发展阶段。但是,图书馆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最主要的职能。其作用最大,地位最高,影响其它职能及其发挥,规定着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图书馆本质的决定因素。我们把它称为图书馆的“第一职能”。

古代藏书楼的第一职能是文献保存,第二职能是文化。近代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是文化,第二职能是教育。现代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是信息,第二职能是教育,居第三位的是文化职能。后现代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是教育。教育职能在近代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两个时期都是居第二位的职能。进入后现代图书馆,信息职能减弱为第二职能,文化职能仍居第三位。交流(知识交流)职能在这一时期明显增强,地位上升迅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某代图书馆的第一职能通常是上代居第二或第三位的重要职能,且很有生命力,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某个职能上升到第一职能后,接下来不可避免的是地位开始下降。根据上述规律,我们可以预测,后现代图书馆之后的“未来图书馆”的第一职能将是知识交流。关于图书馆交流职能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图书馆学家谢拉就有论述,他认为图书馆是一个社会交流机构。上世纪80年代,北大图书馆学家周文俊先生也有论述,他认为图书馆的本质是文献交流。近年来,关于图书馆交流职能的研究重新为人们重视,并且取得新的进展。实践上,图书馆交流职能发展很快,图书馆讲座、沙龙、展览及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读者互动交流活动就是最好的佐证。

终极图书馆(图书馆发展的最高阶段,终极形态)的第一职能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可因遥远而被忽视。因为,终极意味着目标,意味着发展方向,必然影响图书馆的发展路径。如前所述,未来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是交流职能。交流是知识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最终是灵魂的交流。至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终极图书馆的第一职能将是灵魂职能。

对此,我们也可以从图书馆与宗教两者的密切关系得到旁证。宗教与图书馆的关系源远流长。宗教图书馆是最早的图书馆类型之一。宗教藏书是古代藏书楼馆藏的重要成分。通观世界各国,宗教风格的图书馆建筑比比皆是。如美国的耶鲁大学图书馆,英国的杜伦大学图书馆等等。地理位置上,图书馆与教堂也常常相邻为伴。当然,这些都是表象。最本质的还是在社会功能的作用机理上,图书馆与宗教十分相似。它们都是作用于人的精神和灵魂层面的东西。

全世界60多亿人口47亿信教,说明宗教自身的交流推广方式是很有效的。宗教的交流推广方式值得图书馆借鉴。以佛教的交流推广为例,我们归纳如下:理论指导,信念坚定;修养自身,感化他人;切身关注,融入生活;形式简单,一以贯之;平节协同,适时造势;包容不同,普渡众生;走出寺庙,泛在事业;虚实结合、与时俱进。

3.2 核心职业[8]

图书馆核心职业从侧面反映图书馆的本质,图书馆核心职业的变迁反映图书馆本质的变化,也是图书馆分代的标志。

UNSCO和IFLA共同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指南》将图书馆职业分为专业馆员、图书馆助理、专业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四类。专业馆员中对训练和学习要求最高,在图书馆业务活动中居核心地位的那部分职业就是图书馆核心职业。

藏书楼的核心职业是文献整理与保存。近代图书馆的核心职业是文献分类编目。现代图书馆的核心职业是文献检索。后现代图书馆的核心职业是基于图书馆的教育,可称做图书馆教育(终身教育)。未来图书馆的核心职业是知识交流(讲座、沙龙等)。终极图书馆的核心职业是心灵层面的事。

3.3 图书馆学核心内容

图书馆学从学理上反映图书馆的本质。其核心内容的变化反映图书馆本质的变化,它的变迁是图书馆分代的又一重要标志。

藏书楼时代,古代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是版本学、校雠学。近代图书馆时期,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是目录学。现代图书馆时期,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是文献检索,以及基于文献检索的参考咨询等。后现代图书馆,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将是图书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即图书馆教育学。未来图书馆,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将是基于图书馆的交流学,即图书馆交流学。终极图书馆,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图书馆的心灵科学,即图书馆心灵学。

3.4 推论

综上所述,后现代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是教育职能,核心职业是图书馆教育(终身学习),图书馆学核心内容是图书馆教育学。据此,我们可以初步推论,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

图书馆有实体馆和数字馆之分,相应地,学习中心也有实体中心和E-learning中心之分。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是“人—读(有效组织)—书”的地方,是组织人读书的机构。对人读书进行有效组织是后现代图书馆的本质,也是其生命力所在。与课堂教育相比,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有独特优势,包括灵活、自由、个性和人性。

后现代图书馆需要大批有能力组织和服务于读者学习的馆员,这样的馆员可以称作“学习馆员”。他们不但要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教育学。

4 图书馆建设学习中心十分迫切

4.1 社会背景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终身学习极端重要。知识老化不断加剧,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不断加大。过去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几乎可以享用一辈子,如今成了过眼烟云,转瞬即逝。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更趋多样,学校教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答案只能是一切仰仗终身学习。对此,图书馆责无旁贷,必须成为学习中心,强化终身学习的教育职能。

4.2 学校教育转型对图书馆带来的新挑战

面对网络时代,传统的课堂教育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传统教学急需模式变革。为了应对挑战,学校教育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和开放性等新特点。数字化校园、智能教室和智慧教育快速发展。教学部门建设E-learning学习平台,直接应用网络数字化教学,融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于一体,大有取代图书馆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课外学习平台之势。这是对图书馆带来的新挑战。

4.3 图书馆急需转型

现代图书馆的第一职能是信息职能。图书馆实现信息职能的渠道有两条,一是依靠本馆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一般可以满足读者(用户)80%的基本需求;二是依靠参与的联盟,开展协同服务,可以解决剩下的20%的稀缺需求。也就是说,现代图书馆发展到今天,信息职能几乎“完全”实现了,这就是现代图书馆信息职能发展的“天花板现象”。要破解这一僵局,惟一的出路就是图书馆转变职能,重新寻找出路,从信息职能向教育职能转变,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传统的教学单位和部门,如教务处、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以及作为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辅导机构学校条件装备中心等,纷纷介入网络学习中心建设,从图书馆的合作者变成了图书馆新的竞争者。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当然,图书馆也不必过于悲观。在网络学习中心建设上,图书馆是有独特优势的。这些优势包括文献资源、服务传统、建筑空间和图书馆制度等。图书馆制度已经延续数千年(包括古代藏书楼),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5 后数字图书馆是E-learning中心

数字图书馆已经历了数据库单库使用、单馆服务、履行信息职能和满足基本需求的早期阶段。现阶段数字图书馆是多库统一检索、多馆协同的联盟服务,履行信息职能,但是重点已转向满足稀缺需求。后现代的数字图书馆是E-learning中心,履行教育职能。

5.1 E-learning的功用

E-learning有两大功用。一是辅助学校教育。单个学校名师资源是有限的,建设E-learning平台,组成联盟,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作用十分明显。二是支撑终身学习。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社区学院力量薄弱,体系不健全。社区图书馆情况也是如此。E-learning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5.2 E-learning的六大特点

包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student-centered)、互动及动态的学习(interactive and dynamic)、用团队方式解決实际问题(group work on real life problems)、多元学习路径(multiple learning routes)、強调知能的学习(emphasis on competencies)、支持终身学习(supporting lifelong learning)。

5.3 E-learning的构成

笔者认为,广义的 E-learning应包括E-reading、E-learning(狭义)、E-education 和 E-study(书房、书斋、学习空间)。E-reading即网络阅读、听书等。需要全媒体电子书,要求有良好阅读体验。E-learning(狭义)指借助网络课件(网络公开课等)的学习,无教学管理的要求。E-education指网络教学,在E-learning(狭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管理环节,各校教学部门建设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属此。市面上的E-education软件有Blackboard、德实等。E-study是指用户学习的“e环境”,是用户的“e书房”。

5.4 E-learning联盟

E-learning联盟是由多个E-learning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形成的网络学习合作共同体,是后数字图书馆协同创新的新平台。E-learning联盟中心平台设计思想应包括:不改变各馆(校)单个平台及其运作、在各馆(校)单个平台之上作整合、基于元数据的整合(核心)、统一认证(与数字图书馆无缝链接)、导航与搜索并举(学科、专业、课程等)以及强化后台管理。E-learning联盟中心平台核心是基于元数据的整合,包括:课程元数据、专业元数据、学科元数据、教师元数据、学校元数据、课件元数据、教材元数据、参考文献元数据、题库元数据、用户元数据及其它元数据。

6 结论

综上所述,后现代图书馆是学习中心,后数字图书馆就是E-learning中心。当前,图书馆“第一职能”急需从信息职能向教育职能转变,迫切任务是建设学习中心。E-learning由4E构成(E-Reading、E-Learning狭义、E-Education、E-Study)。E-learning联盟是后数字图书馆协同创新的新平台。有效组织读者学习活动是后现代图书馆的本质,也是生命力所在。

1 吴稌年.图书馆分期三问题.图书与情报[J].2004(2)

2 赵庆禹,陈艳华.后现代图书馆及其主要特征散论.情报资料工作[J].2006(1)

3 阮朝辉.基于后现代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5)

4 王嘉陵.图书馆的历史分期[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9(4)

5 杰西.H.谢拉.张沙丽 译.图书馆学引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

6 周文俊.文献交流引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7 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颜务林.图书馆学核心职业的变迁与图书馆学发展[J].新世纪图书馆,2008(1)

9 E-learning特点[EB/OL].http://www.m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6-01/16/45023/,2012-12-01.

猜你喜欢

藏书楼图书馆学后现代
2023 年宁夏图书馆学会年会顺利召开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藏书楼开出一朵花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城南袁氏及其藏书楼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