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聚居区灾后重建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

2013-11-12勇,梅燕,钟

关键词:羌寨羌族分值

唐 勇,梅 燕,钟 洁

(1.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2.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1]。羌族聚居区是汶川地震核心区,汶川县、茂县、理县、北川县为羌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松潘县、平武县为有羌族民族乡的地方。地震给羌族聚居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羌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遭受毁损,大批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房舍、羌族碉楼及祭祀台等建筑遭到了程度不一的坍塌和毁损,部分处于半山、高半山的羌族民众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羌人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古羌文化损失惨重[2],如汶川萝卜寨房屋全部垮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羌藏碉楼部分垮塌。以大禹文化为特色的民间传说载体、民族信仰及相关遗址受到严重毁坏。代表性传承人受到损失,在羌族社会中享有很高地位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中的“释比”有一定伤亡,一部分民族文化传承人不幸遇难或为生计所困[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承问题受到日益关注。重灾区北川县城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首先受到关注[4]。创造具有深厚传统羌族文化精神及体现强烈现代时尚的新北川羌族建筑文化环境对羌族文化的保护意义重大[5]。国家层面“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设立后,“羌文化生态旅游区及文化空间的重构”成为重要话题[6,7]。张金玲、王洪亮(2009,2010)探讨了“灾害与重建语境中的羌族村寨文化与旅游重振”,并运用系统思维,指出了实现羌寨文化保护和旅游振兴的路径[8]。2009年,四川茂县首届羌族“瓦尔俄足”国际学术研讨会[9],为依托“瓦尔俄足节”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平台出谋划策[10]。

(二)羌族文化的现代变迁

震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3],特别是羌族建筑如何适应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是羌寨重建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前期研究从羌族聚居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性需求出发,探讨了原地重建及异地重建中“复制、变形、变异“等羌族文化建筑表达的基本建筑语汇及模式[11]。喇明英(2009)认识到“羌族村寨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羌族文化重构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指出了村寨重建的四种模式[12]。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问卷由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羌族文化感知因子及羌族文化真实性因子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羌族文化感知因子反映了羌族对羌寨重建与羌族文化的感知,包含30个封闭式选项及一项开放式问题;“羌族文化的真实性”又称为“羌族文化的原真性”,即是建筑、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是否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羌族文化真实性评价反映了羌族对其文化真实性的认知,包含17个封闭式选项,其中1项为“羌文化真实性总体评价”问题。问卷以5分制Likert量表为度量尺度,请受访对象依照其认识做出选择。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体验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以SPSS19.0处理数据,分析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考察当地居民对羌寨重建及羌族文化的认识;随机选取调研对象进行深度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三)数据搜集

调查小组先后到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和北川县的羌族聚居区对羌族群众进行问卷采集和调研。第一阶段:2012年1月25日至2012年1月28日;第二阶段: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3日。两阶段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问卷有效率86%。克兰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对30项羌族文化感知因子及17项游后满意度因子进行信度检验显示,问卷总体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53及0.722(a>0.5),说明问卷具良好同质稳定性。样本含不同性别、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信息,随机性强,数据可靠(表1)。

表1 人口学特征

四、数据分析

(一)羌族文化感知

以“1”为一个步长,将羌族文化感知因子划分为3个分值段,并以受访对象“基本或完全同意”(4

处于第二分值段(3

处于第三分值段(1

表2 羌族文化感知因子重要性排序

(二)羌族文化真实性

以“1”为一个步长,将羌族文化真实性因子划分为2个分值段。处于第一分值段(4

处于第二分值段(3

表3 羌族文化真实性因子排序

五、结语

国内外已经积累了一批有关羌族文化的重要研究成果。首先是对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般性研究,这是羌族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的学科基础;其次,在交叉学科的指导下,延伸至基于保护前提下的羌族文化合理开发利用的层面;再次,伴随着羌族村寨的恢复重建的进程,羌族文化的异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等问题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主要调研结论如下:

首先,当地居民对于羌寨重建基本呈肯定的态度。80%以上的受访对象认同“羌寨重建工作进展顺利”(M=4.28),96.6%的受访者认为羌族居民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M=4.72),71%的受访者认为“羌寨重建有利于羌族文化传承”(M=4.25),“对自己的新家很满意”(M=4.07),仅27%的受访者“更习惯于住在以前的寨子”(M=2.55)。然而,75%及其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羌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M=4.14),且“羌年等传统节日没有以前热闹了”(M=4.24)。

其次,羌族居民的民族文化及身份的认同感较强烈。全部受访对象均认同“羌族传统服饰很漂亮”(M=4.93);90%以上的受访对象认同“传承释比文化很重要”(M=4.86),“为自己是羌族而感到自豪”(M=4.71),“认为自己有责任传承羌族文化”(M=4.71)、“有必要保护羌族文化的传承人”(M=4.62);80%以上的受访对象认同“羌族女孩应该学习羌族刺绣”(M=4.59)、“传承羌族传统文化很重要”(M=4.59),“愿意参加羌族民俗活动(表演、集体舞)”(M=4.57)、“保护和传承好羌族文化意义重大”(M=4.57),“愿意学习羌族传统文化”(M=4.46);70%以上的受访对象认为“羌寨的民族氛围浓郁”(M=4.28);仅32.1%的受访对象认为 “穿羌族传统服装的时间比以前少了”(M=2.86)。

再次,羌族聚居区重建基本符合羌族文化空间重构的需要。84%以上的受访对象对羌文化真实性总体评价均值(M=4.36)位于第一分值段;全部受访对象均基本或完全同意“羌族语言”(M=4.89)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表述;80%以上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基本或完全同意“羌族宗教文化”(M=4.72)、“羌族歌舞表演”(M=4.63)、“特色旅游商品”(M=4.61)、“羌族特色饮食”(M=4.59);“羌族多声部民歌”(M=4.36)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表述;70%以上的受访对象认同“羌笛制作/演奏”(M=4.46)、“羌族刺绣技艺”(M=4.38)、“羌族传统服饰”(M=4.27)、“羌族传统节庆”(M=4.18);“羌族婚丧嫁娶”(M=4.17)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表述。

最后,部分聚居区异地重建或原址重建与羌族文化传承之间存在冲突,加速了羌族文化的现代变迁进程,不利于羌族文化原真性、完整性的保护与传承。仅60%以上的受访对象认同“震后羌寨遗址”(M=4.11)、“羌寨传统氛围”(M=3.81)、“羌寨传统建筑”(M=3.79)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表述;仅48.2%的受访对象基本或完全同意 “羌寨传统布局”(P=48.2;M=3.55)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表述。

参考文献:

[1] 邹和平,刘玉亮,郑卓,李出安,刘伟东. 5·12汶川大地震极震区灾害致因初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8(2):131-135.

[2] 郭凤鸣.断裂与链接——灾后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9(4):70-73.

[3] 肖琼.地震灾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5):171-174.

[4] 郭凤鸣.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调查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0(2):17-21.

[5] 李明融.北川现代羌族建筑的发展策略——北川地区灾后重建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5):281-283.

[6] 马琳.灾后汶川羌文化生态旅游区文化空间的重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4-38.

[7] 徐学书,喇明英.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3):146-150.

[8] 张金玲.汶川地震灾后精神家园重建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汶川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0(1):77-82.

[9] 陶斯文.共谋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首届羌族“瓦尔俄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5):287-288.

[10] 喇明英.关于依托传统节庆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平台的思考——以羌族“瓦尔俄足节”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12-15.

[11] 郝占鹏.基于灾后重建探索羌族文化的建筑表达[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280-282

[12] 喇明英.羌族村寨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羌族文化重构的影响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9(3):111-114.

猜你喜欢

羌寨羌族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寒池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有趣的羌寨婚礼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守望的花朵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