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州市2013年7月四次区域性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2013-11-12于竹娟江秀娟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武都变型达州

于竹娟 江秀娟

(达州市气象局,四川 达州 635000)

2004年以来,达州暴雨频发,暴雨日数以及暴雨强度的变化趋势都呈明显增加趋势。2013年以来,截至7月份,达州已经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或大暴雨天气过程。频繁的暴雨给达州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结合达州市汛期区域性暴雨天气分型(钟光荣、罗贵冬、曹德全等)以及探空资料中高层温湿特征空间分布作为预报指标,对7月的四次区域性暴雨进行了分析,探讨达州暴雨预报的着眼点,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服务参考。

1 四次暴雨的特点

“7.5”暴雨从5日早晨开始,下午16点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强降雨位于达州的中南部,有21个站点达大暴雨,达县斌郎186.1毫米,5日7时降雨量大竹县川主乡达82.5毫米。7月16日开始,达州出现持续性降水,主要降雨时段有两段,一是从16日到17日(简称“7.17”暴雨),此次过程主要位于达州西部,最大降雨量渠县岩峰190.3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达县石梯82毫米;二是从7月19日晚到20日(简称“7.20”暴雨),达州共有61站大暴雨,达县河市乡190.6毫米,达县石梯再次出现79.6毫米的短时强降水。7月22日傍晚前后开始,达州再次出现区域性暴雨,全市共有133个站点达暴雨,最大出现在渠县汇东144.1毫米。强降水主要出现在22日夜间。四次暴雨均具有降雨时间集中、短时强降雨大等特点。

2 环流形势分析

2.1 高空环流特征

“7.5”暴雨:亚洲中高纬地区两个低涡逐渐北抬合并,盆地内低槽也随之东移北抬,副高东退。500hPa青海境内是一个高压环流,九龙附近有一低涡;700hPa盆地东北部为减弱的低涡。

“7.17”暴雨:亚洲中高纬地区为两槽一脊形势,新疆到河西走廊为偏北气流,曲嘛莱到那曲有一低槽、安康—南充有一切变线,副高588线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边缘一线。700hPa云贵高原经四川盆地为偏南气流,陕南到川北有一切变线。

“7.20”暴雨:19日08时500hPa川西高原的北部有一切变线,盆地主要为偏南风,副高584线位于重庆附近。700hPa巴中-凉山州东部有一切变存在,盆地东部边缘存在西南低空急流。

“7.23”暴雨:22日08时500hPa图上,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多短波槽活动,陕南到盆地西北部为一低槽;700hPa盆地内受西南急流控制合。

2.2 暴雨开始前一天物理量特征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了达州探空站的K指数、SI指数、对流有效位能(Cape)、Θse 500-850 以及 300hPa露点温度和 850、700hPa比湿几项指标。K指数是日常预报业务中最常用的代表水汽和大气层结的综合强天气指数。K指数能反映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的层结状况、温度和饱和程度,即大气的潜在能量[1]。常用于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预报。而暴雨常发生在K指数大值区附近,且暴雨发生前K指数有一个聚增过程[2]。经研究表明,K指数与未来24h强降水呈弱的正相关,主要是因为K指数与降水量并不是线性的关系,但K指数的小变化会引起降水量的较大变化[3]。因此K指数在7月的暴雨预报中有比较重要的指示意义。

表1 达州探空站(57328)指数变化趋势

从表1可知,动力条件:达州的暴雨特别是夏季暴雨需要一定的能量条件和位势不稳定,在这四次暴雨过程的前一天达州探空站的K指数均大于35,越是临近,K指数越大,一般大于40;SI指数一般为负值,临近时刻一般小于-1;CAPE值没有明确的指标,但一般越大越有利于强降水。Θse 500-850的值均小于0,越大说明达州的层结越不稳定。

水汽条件:300hPa露点温度代表着湿层的深厚程度,在这四次暴雨中,由于7月4日前一直晴热高温,所以7月4日08时,300hPa露点温度较高,其余时段300hPa露点温度均较小,一般都在5℃以下。在20时的探空资料中300hPa以下的温度露点差均<=4℃。850hPa比湿大于15 g/kg,700hPa比湿大于 9g/kg。

2.3 水汽输送

在提供暴雨区水汽的过程中,低空急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低空急流是水汽的主要输送者,它可以造成明显的湿舌和水汽集中。低空急流不但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其左前方的正涡度区为暴雨区也提供了动力条件[4]。低空急流也是四川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四次暴雨过程前的08时我市均有较强的偏南风存在:“7.5”暴雨达州在700hPa为6m/s西南风,850hPa为10m/s南风;“7.17”暴雨达州700hPa为10m/s的西南风;“7.20”暴雨达州一线在700hPa有12m/s的西南低空急流存在,850hPa为8m/s西南风;“7.23”暴雨700hPa达县有12m/s的西南风,850hPa有10m/s的南风。

2.4 主要影响系统

“7.5”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槽、低涡切变和地面弱冷锋。“7.17”、“7.20”、“7.23”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均为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且都是在副热带高压东退过程中,高原上低槽随之东移影响达州,中低层在四川东部均有切变存在。

3 达州7月暴雨三种分型

在钟光荣、罗贵冬、曹德全等人的研究中,达州暴雨主要分为三型:一是武都/汉中切变型(A型):主要特征:在700hPa图上武都与汉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竖切变,切变线与纬线相交≥45°。二是合作/武都或汉中/安康切变型(B):主要特征:在700hPa图上合作与武都或汉中与安康存在一个明显的竖切变,切变线与纬线相交≥45°。三是横切变型(C型):主要特征:在700hPa图上秦岭以南存在一个明显的横切变,切变线与纬线几乎平行;主要在汉中/西安、达县/汉中、重庆/达县、达县/成都之间。

4 2013年7月四场区域性暴雨的具体特征

“7.5”暴雨属于A型:武都汉中切变型,在700hPa图上武都与汉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竖切变,切变线与纬线相交大于45度。环境特征:500hPa上重庆风向为西南风,且风速达8米/秒;700hPa达县、重庆、贵州均为西南风,风速贵州达22米/秒,重庆8米/秒;850hPa汉中为东风,重庆为南西南风。地面14时达县3小时变压为-2。

“7.17”暴雨属于C型横切变型,主要特征是在700hPa达县、汉中间有一明显的横切变。环境特征表现为:500hPa达县高度为584,且露点温度差为0.3;700hPa重庆和贵州均为偏南风,达县站风速为10米/秒;850hPa重庆为西南风,重庆、贵州风速之和为15米/秒,贵州温度露点差0.8度;地面14时达县3小时变压为-16。

“7.20”暴雨既有B型暴雨特征也有C型(横切变型)特征,700hPa汉中、安康有一切变,切变线与纬线相交大于45度,达县和成都之间也有一切变。环境特征500hPa达县高度为582、露点温度0.3;700hPa达县为西南风、重庆和贵州均为南西南风,重庆风速10米/秒,达县风速12米/秒,贵州14米/秒;850hPa重庆为西南风,重庆、贵州风速之和为16米/秒,且重庆、贵州温度露点差均小于2;地面14时达县三小时变压-6。

“7.23”暴雨和 “7.5”暴雨一样,属于A型 (武都汉中切变型)。500hPa重庆风向为西西南,风速10米/秒;700hPa达县、重庆、贵州均为西南风,风速达县、重庆 12米/秒,汉中16米/秒,贵州 18米/秒;850hPa汉中有12米/秒的西风,重庆为12米/秒的西南风;地面14时达县三小时变压-2。

从2013年7月出现的4次区域性暴雨可以看出,和我们本地总结的三种模型基本上相吻合,具体的指标上有一定差别,所以怎么利用好这些模型对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小结

5.1 达州7月份的暴雨常在副高偏弱或周期性变化东退时产生。

5.2 达州7月份暴雨一般都为A(武都汉中切变型)、B(合作武都或汉中安康切变型)、C(横切变型)三型,主要特征和环境特征大多满足一些具体指标,综合四次暴雨的主要特征对今后的预报有重要指导意义。

5.3 动力条件:达县探空站K指数均大于35,越是临近K指数越大,一般大于40;SI指数一般为负值,临近时刻一般小于-1;CAPE值没有明确的指标,但一般越大越有利于强降水;Θse 500-850的值均小于0,越大说明达州的层结越不稳定。

5.4 水汽条件:300hPa露点温度代表着湿层的深厚度,一般都在5℃以下。850hPa比湿需大于15g/kg,700hPa比湿大于9g/kg。需要特别说明的是300hPa露点温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转折性天气中有明显的突变。

[1]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天气预报技术文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23-69.

[2]《暴雨文集》编委会.暴雨文集[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40-41.

[3]马晓刚,李月安,李丽光,等.K指数和低空急流在暴雨过程中的预报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19-19622.

[4]王川,李萍云.2010年陕西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陕西气象,2011(4):12-16.

猜你喜欢

武都变型达州
变型数独7月挑战赛
吉尼斯世界纪录
武都地区张家坪钴矿地质特征及意义
陇南市武都区无刺花椒考察报告
西南地区三种天麻变型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比较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达州行十三首(录五)
基于邻接矩阵变型的K分网络社团算法
武都区裕河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厚积薄发大有可为
达州农商银行:借平台营销金融产品